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叶向高(1559-1627),字进卿,福建福清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万历、天启年间,他两次入阁为首辅,长期主政,维持明王朝国家机器的运转。对叶向高在明末政局中作用的考察,无疑是研究明本历史的重要部分,不应忽视。一、叶向高与皇帝1、以首辅维持政局。叶向高中进士后,授庶吉士,进编修,历官南京国子司业、南京利部右侍郎等,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擢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政府中枢。次年,因其他大学士或卒或辞,叶向高遂成独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始得致仕。天启元年(1621年)至四年(1624年,叶向高复入…  相似文献   

2.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正月。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试进士,唱名第二。历任翰林院编修、左春坊中允等职。熹宗继位,又迁左庶子,充日讲官,拜詹事府少詹事,加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后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在明清辽东战争中,他两次督师,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整顿边务,招抚辽  相似文献   

3.
李金镛(1835~1890),字秋亭,号丽卿,江苏省无锡县石塘湾陡门李巷人①其父李廷发贸迁吴会,以信义称。咸丰六年,李金镛师事余孝惠。②。咸丰十年(1860)由监生捐资得同知衔③。同治元年(1862),李鸿章率淮军到达上海,李金镛谒见李鸿章言事,李鸿...  相似文献   

4.
蔡襄诗与闽中宋调的确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土,时年十九岁.为西京留守推官。明道至景初(约1033-1036)任漳州军事判官。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七年(1047)改福建路转运使.皇四年(1052),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至和元年(1054),迁龙图阁直学土、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上再知福州。嘉三年(1058),移泉州;五年,召为翰林学土、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卒后一百多年访忠惠。有《蔡忠惠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为《端明集》)四十卷传世。宋初至…  相似文献   

5.
论周敦颐对儒学哲理化的历史贡献李锦全周敦颐,字茂叔,原名实,"后避英宗旧名改颐"(《伊洛渊源录·濂溪先生事状》)。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谥元,称无公。生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终年五十七岁。他曾建书堂于...  相似文献   

6.
早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前209),在徽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黟(黝)、歙二县,属鄣郡。汉元狩二年(前121),改鄣郡为丹阳郡。汉建安十三年(208),吴将贺齐析歙县东部地区为始新县,南为新定县,西为黎阳、休阳县(今休宁县),加原歙、黟二县,建新都郡。晋太康元年(280)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治始新(今淳安县西),辖境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及婺源等地。隋开皇九年(589),改新安郡为歙州,治休宁(今休宁县万安镇),后移治歙县。  相似文献   

7.
卷七三《薛元超传》:“永徽五年,丁母忧解。明年,起授黄门侍郎……三年,(元超)拜东台侍郎。右相李义府以罪配流州,旧制流人禁乘马,无超奏请给之,坐贬为简州刺史。……弘道元年,以疾乞骸……其年冬卒,年六十二。”(2590页)按:“三年”之前记“水微五年”、“明年”事,水徽六年已尽,此“三年”当冠年号。据新旧《唐书·高宗本纪》、《资治通鉴·唐纪十七》所载,李义府流州,事在龙朔三年;且“东台侍郎”之称,亦为龙朔二年所改之官名,是其上脱“龙朔”二字甚明。又《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云:“(光宅元年)十二月,前中…  相似文献   

8.
东坡南迁词考辨薛瑞生西北大学中文系东坡于哲宗绍圣元年(1094)四月南迁,先贬惠州,后贬儋州。元符三年(1100),徽宗立,始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此八年间,朱祖谋编《强村丛书·东坡乐府),龙榆生撰《东坡乐府笺》,仅收编年词八首...  相似文献   

9.
《徽州社会科学》2006,(9):11-12
汪应蛟,字潜夫,号登原,婺源段莘村人。少能诗。明万历二年(1574年)中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后历任南京礼部郎中、兴泉宪副、济南参政、山西按察使、右都御史代天津巡抚与保定巡抚、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累迁至南京兵部尚书。其为人亮贞有守,视国如家。  相似文献   

10.
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公一岁九月初一日子时生于衡州府城南回雁峯王衙坪时武夷公年五十谭太孺人年四十有三明万历四十八年庚申公二岁八月光宗即位诏以明年为泰昌元年九月熹宗即位诏以是年七月以前为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十二月初一日大凌武夷公五十齿满杯盂凝冱七十自定稿庚申腊月一日寒雪有作注是为先征君弧辰闻之先慈云泰昌  相似文献   

11.
江宁经济起飞的启示陆剑杰“江宁”,一个好古老的名字!史籍记载:南唐元元年(公元931年)设金陵府,治所即在上元、江宁。宋初,金陵改名州,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复名江宁府。这个“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中,此地置县则始于秦,称秣陵;晋置临江县;唐上元二...  相似文献   

12.
徐光启的军事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光启不仅是我国明代的科学巨人,而且是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活动大抵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三月——四十七年九月,上疏言“正兵”。二、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通州、昌平练兵;三、崇祯二年(1629)十一月——崇祯四年十一月,守城制器。  相似文献   

13.
《汉书·百官公卿表(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阳朔元年(前24)载:"陈留太守薛宣为左冯翊,二年迁."意为薛宣此年出任左冯翊,阅二年而升迁它职.按:任期有误. 考同表载,阳朔四年(前21)"左冯翊薛宣为少府,二月迁".《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阳朔元年亦载"陈留太守薛宣为左冯翊";阳朔四年则先载"少府王骏为京兆尹",继载谷永推荐薛宣为御史大夫之奏,奏中称"少府宣",则《资治通鉴》亦以为薛宣此年继王骏任少府,而这恰与"薛宣从左冯翊代(按:王)骏为少府"(《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吻合.又该表所载薛宣阳朔四年后的履历与《汉书·薛宣朱博传》、《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汉纪》、《资治通鉴》皆吻合.说明该表载薛宣阳朔元年任左冯翊、阳朔四年由左冯翊迁少府的履历无误,但二者相距三年,首尾合计四年,不应作"二年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明史》卷一八二《王恕传》记载“论功,进左副都御史,稍迁南京刑部右侍郎。父忧,服除,以原官总督河道”。  相似文献   

15.
袁浩 《南方论刊》2009,(9):96-96
乾隆元年(1735年),迁都察院左都御史孙家淦在清高宗弘历登基之初,就向乾隆皇帝上《三习一弊疏》,获乾隆“嘉纳,宣示”,满朝亦为之动(《清史稿.孙家淦传》)。《三习一弊疏》被后世称为“大清第一名疏”。  相似文献   

16.
与闽南地区不同,闽江流域不曾有过大规模移民台湾的历史记录。但在清代曾有大批文人以游宦、游幕、游学等事由闽江流域迁步入台,也有部分文人从台湾到闽江流域居官和求学。闽江流域同台湾地区文化人士的这种互动,直接带动了区域文化交流和文化品位的提升。例如,康熙四十一年(1702),陈焕由古田知县调任台湾知县。“玉田为七闽望邑,学之建,由宋元以来尚且”’“。古田是朱子过化之地(宋代庆元年间,韩瑰胄禁伪学,朱子乃迁寓古田。宗室请进士与其门人构书院,延而讲学),古田有朱子专调,书院亦相朱子‘”。这是陈滨在古田耳闻目德…  相似文献   

17.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宋真宗大中 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二日出生于福建泉州。祖父韩构,始自 河北赞皇迁居于相。韩构在五代时作过贝州清河县(今河北清河 县)令,入宋,曾知康州(今广东德庆县),以太子中允卒。父 韩国华,字光弼,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累官至右谏议大 夫。大中祥符四年(1011)三月,在从泉州知州任上被召返京途 中,病卒于建阳(今福建建阳)。韩琦幼孤,依靠诸兄抚养。 “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 邪曲,学问过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二十岁的韩琦考 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明 道元年(1032年)冬,迁太子中允。十二月,改太常丞、直集贤 院。翌年六月,监左藏库。景祐元年(1034)九月,徙开封府推 官。二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三年八月.除右司 谏。韩琦在担任右司谏的三年时间内,“凡事有不便,未尝不  相似文献   

18.
范金民 《江海学刊》2012,(4):15-22,238
应天巡抚署治事处所先在南京会同馆,自成化十八年(1482)起才建有独立衙署,直到万历二年(1574)一直在南京。同年,为居中调度,及时处理海警和江警紧要事务,驻地移往适中之地应天府句容县。万历三十一年(1603),因苏州发生生员和市民之变,兼因苏州日益重要的经济和交通地位,应天巡抚又由句容迁驻苏州,此后直到明末,一直驻扎苏州。  相似文献   

19.
谢涛(961—1034),字济之。宋淳化三年(992)进士,授梓州榷盐院判官,时王小波、李顺攻梓,涛预为守备,且“身与士卒守堑壁”①,以功迁观察推官。知益州华阳县,夺豪右所占之田尽归民户,太宗面谕,通判寿州、筠州。景德元年(1004),真宗考责能吏,...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万历《山西通志》的一些问题薛愈《中国方志大辞典》148页有这样一段话:“山西省部份,有明代万历《山西通志》一种,系明李维桢修纂,该志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脱稿未及时雕印,后由新任山西巡抚祝徽于崇祯二年(1629)作序并梓行。故著录学界对其纂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