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蒙古族狩猎文化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狩猎文化是蒙古民族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该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感情、信仰诸领域起着支配作用。随着民族文明的不断提高,为保护牧业经济,防止野兽、猛禽对畜群的侵害,狩猎逐渐发展成为防害和锻炼身体与尽兴娱乐为一体的集体活动。  相似文献   

2.
3.
狩猎文化是以狩猎活动为中心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及其相关思想观念组成的文化系统。由于自然生态系统中野生动物资源的日益枯竭,有数千年历史的狩猎文化逐渐走向式微。狩猎文化在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均有表现。在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狩猎文学在新世纪出现了勃兴的局面,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狩猎小分队     
《新少年》2016,(4):36+25
用两条直线把下面这幅画分成三部分,保证每一部分都有三个猎手、一只长颈鹿、一匹马和一只驼鹿。非洲南部的岩壁画非常丰富,人们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岩壁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0年。画面内容要么是手持弓箭的猎手,要么是用写实手法画出的动物。  相似文献   

5.
台湾是我国美丽富饶的宝岛,属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宝岛上约三分之二的山地覆盖着莽莽的森林,海岸平原地区绿郁葱葱。这种优越的生态环境,十分适宜各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因而台湾的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这就为高山族人民提供了从事狩猎活动的广阔天地和充足的食物来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高山族的狩猎业作一般的概述。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十一世纪至十二世纪)蒙古人看来,财产①主要意味着马、绵羊、山羊、骆驼等家畜。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牧民中也大体如此。然而,因此就认为他们的经济生活只是依靠牧养牲畜,这是非常错误的。家畜对于游牧社会来说,确实是重要的财产。然而,他们的日常生活未必全部依靠畜牧。狩猎也曾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手段。象  相似文献   

7.
昆明苗族的狩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苗族自称“阿卯劳”,他称花苗,语言属滇东北方言区,主要聚居在禄劝、富民、西山、安宁等县较为分散的高寒山区,共有26000余人,占全市总的人口0.8%左右,为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第四位。 苗族迁入昆明的历史较晚,有关方志记载是“明初由黔迁入”,据笔者调查访问,昆明苗族老人均说,是清末或宣统年间从贵州威宁迁来的,只有五、六代人。  相似文献   

8.
狩猎是先秦诗歌表现的重要主题.先秦狩猎诗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一幕幕多姿多彩的狩猎图画,勾画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狩猎人物素描,具有深厚的狩猎文化底蕴.不仅艺术特点鲜明,而且对汉代狩猎大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图案是一种特殊的装饰语言,它必须依附物质材料,借助生产技术来体现。将民族风格中的某些因素剖析、取舍后进行的有根据的再创造体现在它的载体上,是保持地域风貌、民族特色,使人类历史文脉得以延续的有效途径。门经过历代的完善、演变,其功能已经不仅仅是居住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越来越朝着纹饰雕琢的方向发展,展示古今风俗,体现审美追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本论文研究蒙古族图案和蒙古族门,民族符号与文化载体的完美结合,体现一种精神功能,反映出一种理念和追求,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相似文献   

10.
蒙古族民歌在蒙古族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民歌的形式与内容与蒙古族传统的审美方式与审美观点紧密相联。蒙古族民歌中表达了把骏马作为美的象征、视白色和青色为高贵、珍重父母的养育之恩、崇尚勇敢有力的英雄好汉、以朝西方向和西南面为尊贵等方面的主题,它反映了蒙古族的审美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付可 《可乐》2011,(4):62-63
晚上8时整,香港西贡一个偏僻村落附近,陈更和五名队员举着猎枪蹲守着,静候目标出现。在一片草丛中,他们已经蹲守了整整四个小时。队长陈更和队员们隶属西贡野猪狩猎队,这是一个由港府特准、专门对付野猪的民间狩猎组织。陈更拥有一支与香港防暴警察同样制式的步枪,从美国进口的子弹,一粒十港元,副队长则持有一支意大利制造、外表华丽的猎枪。在香港,只有32名平民获准持有枪支上街。这32人分属仅有的两支野猪狩猎队。香港西贡狩猎队和大埔狩猎队,均在邻近深圳  相似文献   

12.
敦煌壁画中的狩猎图像资料十分丰富,跨越的时间界限较长,为研究狩猎图像的发展演变提供了绝佳材料。通过对史前岩画、先秦青铜器、汉画像砖中类似图像的考察,可知敦煌狩猎图像表现出鲜明的世俗特征,并与佛教思想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渔猎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初级阶段,然而,黎人更是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既渔又猎。狩猎在黎人的经济活动史上占有首位,所以史书上屡有记述。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方舆志》:“生黎……射猎为常事”。清萧应植《琼州府志》:“生黎……以射猎为生”。明顾(山介)《海槎馀录》:“黎俗二月十日则出猎。当其时,各峒首会遗一、二人赴官告知,男女齐行。有司官兵及商贾并不得入,入者谓犯禁,用大木栅颈及手足,置死而不顾,何其愚也。猎时,土舍峒首为主,聚会千余兵,携网百数番,带犬几百只,遇一高大山岭,随遗人周遭伐木开道,遇野兽通行熟路,施之以网,更密置弓箭,熟娴之人与犬共守之。摆列既成,人犬齐奋叫闹,山谷应声,兽惊鸟怖,向深岑藏伏。俟其定时,持铁炮一二  相似文献   

14.
蒙古韵书籍印刷术始于8世纪。这一事实本身就说明蒙古文字的起源是很古老的。保存到今天的一些资料,使我们有根据推测,蒙古文字出现于8世纪后半叶。芬兰蒙古学学者Γ·兰司铁于1922年在大库伦(现在的乌兰巴托市)出版的《回纥汗国史》一书中摘录了下面一段引文,这段引文是他在回纥人古代编年史(注明日期为公元751年)中发现的,引文如下:“回纥人掌握粟特文字,就成了蒙古人的导师,粟特文字成为最早的蒙古文字”。  相似文献   

15.
16.
17.
汉代狩猎是一种体育性游乐活动,又称田猎、狩猎、羽猎、校猎、畋猎等。狩猎者猎取野生动物使用猎马、猎车、戟、猎犬、猎禽、弓箭、罗、网等捕兽专用工具,采用了围猎、射猎、游猎、捕猎、渔猎、巡猎、伏猎、诱猎等狩猎方法,猎获了虎、牛、鹿、兔、野猪、雁、鱼、鳖等动物。狩猎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祭祀天地神灵与祖先、招待宾客、丰富庖厨生活的需要,还可以练兵、娱乐,可以满足兴趣、锻炼身体。  相似文献   

18.
狩猎权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依照法定程序取得,在特定狩猎场所猎捕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取得猎获物所有权的权利。在法律上确立狩猎权具有权利创设、生态保护和经济激励三重功能。狩猎权属于"特别法上的物权",兼具公法和私法的双重性质,其权利的行使受到限制,权利的设定应主要采用拍卖等市场化方式。  相似文献   

19.
狩猎赋是赋这种文体中的“大家族”。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萌芽于《诗经》中的狩猎诗 ,成熟、定型于汉大赋 ,汉以后仍绵延不绝。狩猎赋的发展、繁荣与古代的狩猎习俗、制度密切相关。狩猎赋不仅是赋这种文体的典型代表 ,而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姜雯雨 《中国农村》2011,(10):121-128
<正>Vale Do Manantio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知名居所;是兼具自然灵动与狩猎文化的山谷美宅;是让心灵自由放飞的灵魂归宿……来到Vale Do Manantio,与Bravo家族一起体会山谷溪流带来的野性与感动。Vale Do Manantio别墅坐落在葡萄牙南部城市阿连特茹的中心,别墅名字的涵义是淡水河谷,换言之,是拥有充足水源和盎然绿意的肥沃山谷。别墅房产经代代相传,占地面积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