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出现的城市形态,海湾型城市逐渐受到重视,成为沿海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以湛江为例,分析海湾型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经过研究发现,湛江市城市空间布局从滨海双中心式逐步发展为环海湾多组团式格局,在地理、政治、城市规划和交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最后,本文提出从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协调城市组团功能定位及推动交通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其城市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利用空间基尼系数、行业集中率和区位商指数,分别从地理空间、市场空间和地区竞争力视角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状况进行系统性分析;进而从资源禀赋、交通便利性、政府行为、市场环境以及农业现代化五个方面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深入探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集聚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在2007-2017年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各省的空间分布整体有均衡化发展趋势,但各细分行业呈差异化发展态势;2.中部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竞争力不断提升,以东部地区为中心并向中、西部地区延伸的新发展格局业已形成;3.资源禀赋、经济开放度、政府行为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空间集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2000多年历久不衰。目前又是我国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广州城市的形成,可以为广州市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提供历史依据,也有助于认识岭南地区古代城市形成的模式和演变规律,以及岭南地区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与特点。关于广州城市的形成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广州作为一个聚落(村或城)出现于何时?广州作为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城市何时形成?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是全国比较发达的省份,但省内南、北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也十分突出。从根本上讲,这种经济梯度差异格局是在历史上奠定的。而交通变迁、特别是江苏近代交通的发展,在这一格局的历史形成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是对我省经济南北差异真正产生持久影响的条件因素,这一因素与近代江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沿交通干线扩散、辐射的特点相结合,初步奠定了江苏近代工业沿江、沿铁路线分布的格局和南、北经济的区际差异。这一方面使苏南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同时也造成省内近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边际性,并长期制约着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在优先发展苏北腹地交通网络建设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苏南经济的树化效益和苏北经济的后发优势,应当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大思路。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学快速发展的时代,以国立中山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为代表的岭南地区院校进行了大量社会学的知识实践,嵌入早期社会学社会调查和平民化、大众化取向的浪潮中,形成“到民间去”的研究风格,是学术日常化的建构,与知识社会学“回到社会”的理念契合。本文在知识社会学的建构主义视角下展开分析:岭南地区的社会学构建一方面是社会学本土化的一部分,从课程教学到调查研究,嵌入在社会学本土化进程中;另一方面建立在岭南地区强烈的“现代”城市/社区特点基础上。由此,岭南社会学形成社区和群体两方面的重要研究实践,彰显了岭南地区的民间社会学调查风格。  相似文献   

6.
兵团体制作为国家政治决策的产物,因其产生的族际人口数量变化,打破和改变了新疆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同时,居住空间格局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一直是影响新疆多民族交往的重要因素。各民族在长期戍边实践中,创造了增强兵团群体认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屯垦戍边文化,其对民族关系发展有着重要的整合力和影响力。汉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多种经济类型;民族分布格局受区划、经济类型、宗教文化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界限;文化传统上形成了以屯垦戍边文化为特点的民族交往心理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沿海地区已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等城镇密集区,在中西部地区已形成长株潭、成都平原、江汉平原等城镇密集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城镇密集区如何发展都市农业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长株潭地区为例,尝试探讨城镇密集区的都市农业发展。这不仅有助于长株潭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港口-腹地与中国现代化的空间进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松弟 《河北学刊》2004,24(3):160-166
1840年以来,中国的绝大部分区域,通过开放港口及沿边商埠,不同程度地卷入了世界经济体系.港口-腹地对中国近代交通和贸易体系、城市格局、经济区域以及现代化的区域差异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包括指向贸易港口已成为近代交通和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由于沿海沿江一些港口城市的发展速度超过其他城市,在不少区域实际已成为经济中心,从而发展为与政治中心城市二元并立的状况;20世纪前期形成的港口-腹地的格局至今仍在大体维持着;按照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和近代的启示,当前的港口-腹地格局实际已预示着新的经济区的即将形成;远离东部港口城市和指向港口城市的交通道路是中西部落后于东部沿海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三峡地区是我国科举时代学校教育较为落后、科举人才较为匮乏的地区之一。宋代以降,学校勃兴,人才辈出;明清之际,学校普及,人才蜂起。该地区科举时代教育与人才呈现出整体落后性、区域差异性、人才中心的变异性、教育发展的渐进性等特点。这种情况的形成,不仅归因于多种政治因素,而且也与当时三峡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就得到开发,是我国西南边疆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变化,却一直是西藏重心所在,在西藏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影响古城形成的因素很多,诸如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但地理因素在拉萨的形成过程中,无  相似文献   

11.
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演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经验表明,交通条件是城市空间格局演变最主要的引导因素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的历史和现状特征均表现出明显的交通制约与引导性。明清时期,城市基本沿运河和长江两条水运主轴线展开;现代社会,城市基本沿铁路与高速公路集聚,形成了H型的城市空间格局。未来,交通条件引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空间格局将呈现出轴线 圈层的空间特征,并发生三大变化沿海城市发展轴逐渐形成,沿沪宁—沪杭—宁杭高速公路和轻轨形成城市空间“金三角”,与上海可达性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四个新圈层出现。  相似文献   

12.
唐五代岭南道交通路线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一个空前鼎盛的时代,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交通事业相当发达。史称“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且如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则“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贸往来,昧旦永日。”随着整个国家交通事业的繁荣兴旺,地极边远的岭南道交通也相当发达。据《元和郡县志》所述岭南道各州县的“八到”情况,每一州县大都四通八达,形成了紧凑的交通路线网。如把网上的路线四至延伸,则北通长安,洛阳,南至海南岛,西接南诏,东达闽浙。另《新唐书·地理志》记载了七条国际路线,其中一条就是以广州为起点。本文仅就唐五代岭南道对内交通的四至情况,分别叙述于后。北路交通岭南地形背山靠海,北有五岭,南濒大海。在当时海运不很稳定的情况下,岭南道与中原及江南的联系,主要依靠北路交通线。按《元和郡  相似文献   

13.
唐代岭南内陆交通,若以广州为轴心,北可抵汴洛,东北与江南沟通,西出大理,东通闽浙,初具全方位的交通格局。至宋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岭南交通基本格局除沿袭唐代之外,又有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交通道的增辟;二是交通路线的整治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宋代岭南交通道的增辟,主要集中在东西方向,即东通闽浙与西出大理的交通路线。东路交通,向为落后,尤其是陆路交通。唐代有两路可通福建。若从广州始,可经循州(今广东惠州)至兴宁(今广东兴宁县北),若到漳  相似文献   

14.
远儒性是岭南文化其中一个种重要的文化特质。岭南文化具有重商性、开放性等特点。从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以及历史积淀来看,远儒性是岭南文化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突出表现在精神层面。远儒性产生,首先是因为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地理隔离;其次是在此基础上造成的心理隔离;第三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星级饭店空间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玲 《社会科学家》2007,(2):127-130
星级饭店是旅游供给的主要要素之一,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广州城市中,在对外交通的主导方式、商业网点分布、土地利用、历史因素、主要吸引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广州星级饭店分布格局总体上呈集聚分布、区际差异显著;不同规模、档次星级饭店形成不同分布格局;由城市中心逐步向近郊扩散。  相似文献   

16.
<正> 逶迤的五岭(又称南岭)山脉横亘阻隔,形成粤湘赣三省自然分界线,致使粤北古代的水陆交通承担着中原吴越经济、文化南来以及岭南和海外文化北传的重任.与此同时,随着粤北交通的不断改善,粤北地区社会经济相应发展,并直接影响到珠江三角洲.粤北成为岭北省份与岭南交往的重要门户.  相似文献   

17.
“百越”一名,首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扬汉之南,百越之际。”高诱注:“越有百种”,可知其族类之多。《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瓒言:“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说明百越是分布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古代越族的泛称。 现代史学界普遍认为,百越民族的历史前后绵延数千年,分布范围从东南沿海的江、浙,直至岭南的两广地区,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凡百  相似文献   

18.
郭建琳 《社会科学家》2003,107(3):156-160
桂林自古以来位于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要冲,南北文化的碰撞以及独特的地理风貌,促成了桂林古城形成与演变。长久以来,桂林因其漓江山水之盛名,而忽略了古城的存在。作为我国历史悠久、中外闻名的旅游城市,也是第一批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一,研究其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和轨迹具有重要而典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正处于都市群发展的扩张阶段,泛长三角的形成不仅是核心区域生长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带动全国发展的客观需要。城市群的发展实际上是交通格局演变和空间发展相互推进的过程。未来泛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黄金海岸和沿江黄金水道呈T字型展开的综合交通体系。上海的辐射功能将沿交通主轴以梯度推移的方式不断向外扩散,并且通过次级中心城市的辐射传递和接力作用影响到苏北、浙南、安徽及闽北的城市,最终形成以沿江的经济带与城市带为"一体",以上海南北沿海城市带为"南翼"和"北翼"的"一体两翼"新格局。新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后,长三角南北两翼的受困局面得以改变,"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框架才得以基本形成,泛长三角的区域整合力、外在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幅提升,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主力区域。  相似文献   

20.
泛长江三角洲: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未来"一体两翼"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颢瀚 《社会科学》2007,(10):34-39
长三角正处于都市群发展的扩张阶段,泛长三角的形成不仅是核心区域生长的必然趋势,而且是带动全国发展的客观需要.城市群的发展实际上是交通格局演变和空间发展相互推进的过程.未来泛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黄金海岸和沿江黄金水道呈T字型展开的综合交通体系.上海的辐射功能将沿交通主轴以梯度推移的方式不断向外扩散,并且通过次级中心城市的辐射传递和接力作用影响到苏北、浙南、安徽及闽北的城市,最终形成以沿江的经济带与城市带为"一体",以上海南北沿海城市带为"南翼"和"北翼"的"一体两翼"新格局.新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形成后,长三角南北两翼的受困局面得以改变,"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框架才得以基本形成,泛长三角的区域整合力、外在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将会大幅提升,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的主力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