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华 《浙江学刊》2007,2(5):132-135
中国市民社会的兴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思想启示我们:市民社会是人类自由发展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经历史环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辩证对待市民社会的生长,充分依靠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克服市民社会的弊端,在国家与市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人的本质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抓好人的"教"与"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紧密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文明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王诗堂 《社科纵横》2009,(9):35-37,44
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诗堂 《社科纵横》2011,(12):15-17,33
作为一种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的学说,社会系统论本身就是"和谐哲学",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社会系统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原则与理论指导,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充分体现和实践了社会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劳动是幸福的源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幸福的主要内容;自我实现和无私奉献是幸福的终极归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全体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我们才能最终创造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和谐的社会是个体获得幸福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在劳动创造和谐、促进身心和谐与价值实现建社会和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迈新 《探求》2005,(Z1):8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笔者认为,提高学习力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此问题谈点认识. 一、"和谐社会"与"学习力" "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今后一段时期内致力实现的目标,和谐社会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特征:和谐社会中每个社会个体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具有造就和谐个体的现实条件;人与自然共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人在既竞争又合作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人际氛围,为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际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定春 《社科纵横》2006,21(1):23-2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并多次使用“和谐”一词,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把它作为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再一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并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当前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和谐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与精神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雁 《浙江学刊》2008,(2):130-13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关系.而对人、自然、社会的关心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其直指和谐人格的道德理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充满仁爱的群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透视人文情怀的和谐生态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儒学底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党根据时代的需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而倡导“和谐”思想的传统儒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因此,在21世纪,弘扬传统儒学文化,吸取儒学智慧,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