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贫穷,像一副沉重的枷锁,钳着山林,压着土地,让湘西这片广阔的天地,除了沉默,还是沉默。湘西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有的人,思索之后默默认命:贫穷是我们农家人的命,世世代代都这样熬过来了,我也庸庸碌碌熬它几十年吧。于是春耕夏耘,冬种秋藏,日子过得不死不活;有的人,思索之后摇头叹息:土地让我们饱尝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却无法实现我们并不算奢侈的梦想。于是撂荒了田土,从此背井离乡;刘道行,这位平凡的土家汉子,经过无数次艰难的思索,却得出了惊人的结论:只要相信科学,大胆创新,我就不信泥巴里刨不出金子!敢为人先换一种思维争当脱贫致富的领… 相似文献
2.
早在商周时期,土家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湘、鄂、渝、黔四省接壤地区, 受地理环境、自然和经济条件影响,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习俗文化土家族习俗文化丰富,风格迥异,主要反映在其居住、服饰、婚娶、生育、节日、丧葬和日常劳动等方面,西兰卡普、吊脚楼等有很强的生活实用性,“过年”、“社巴节”、“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则带有很大的游乐性质。二、语言文化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羌语支。土家族有两个方言,即:南部方言(现有4千多人),北部方言(有17万多人)… 相似文献
3.
古丈县热溪村土家人保留了一种远古祭祀仪式“跳马”。岁首正月的第一个马日,鲁家寨及附近村落的乡民,在隆隆炮铳声中,结成上千人的游行队伍在梯玛(巫觋)率领之下奔向土地坪。沿途锣鼓频敲,炮仗不断。土乐队领先,彩旗队随之,接是山鬼子队,他们抬着纸扎的酋长老爷。扫尾的马队最引人注目,他们骑着竹扎纸糊的高头大马,分为八至十二组,每组三人:旗手高举彩旗,作前导;骑士由村里挑选的青壮年充任,他们戴凉帽,举篾刀,策马行进;赶马人护卫其后,戴的是纱箩帽,左手持蒲扇,右手举长刀。三五十人全是赳赳武夫装扮。这支队伍气势雄伟,如同与敌人进行一… 相似文献
4.
10月19日,杨静仁同志离开了我们。在深切怀念杨静仁同志的时候,20多年前陪同他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视察的情景,又涌现在我的脑海。 那是1979年秋冬时节,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的杨静仁同志来湖南视察民族工作。作为一名民族工作者,我有幸在原省革委副主任、省民委主任石邦智带领下,陪同杨静仁同志深入到湘西的土家苗寨。在10多天的视察中,杨主任那平易近人、耿直正气、热爱民族工作、关心各民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我,影响着我。我们是乘汽车去湘西的。那天,当我们在大庸(现张家界… 相似文献
5.
日本人把农历新年统统换算成了公历,1000年前清少纳言的《枕草子》里所描写的农历新年的场景,如今已变成了公历1月1日的盛况。元旦便是日本人的新年,他们跟着西方走。嫁到日本8年,老公长谷川和他的朋友们统统认为过年是件很乏味的事,什么都干不了,只有整天在家待着。唯一的乐趣便是不断收到如雪片一般来自四面八方的明信片和贺卡。那些整整断了一年联系的亲朋好友都会在那段时间寄上一张卡片,他们称为“年贺状”,寥寥数语,把这一年的大事统统交代一番。礼尚往来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到专门的商店去制作我们家的贺卡当然成了我这个家庭主妇在新… 相似文献
6.
7.
纽约是个被称作世界中心的地方,曼哈顿则是纽约的枢纽地带。为了迎接十几个小时后就要来临的新年,我早早收盘离开中央公园边的办公楼,去往曼哈顿最繁华的心脏区域——时代广场。在59街与麦迪逊大道的路口,我又看到每天在红绿灯下乞讨的那个黑人兄弟。他没有腿,一条也没有,每天“站”在天气恶劣的纽约街口,戴同一顶帽子穿同一件衣服,数着从他身边经过的那些6或8或10扇门的豪华房车。10美金加上一句“新年快乐”,就已经可以融化积压在他心头的一个严冬,但是他说从来没有看见过那些车停下,更没有穿裘皮大衣的人从车里下来给过他一块钱,更不用说…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卫生保健习俗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注重环境卫生,注意饮食,药物、生理卫生和孕育保健及求神拜佛等方面论述了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在此基础上从医学人类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以期对土家族卫生保健习俗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13.
语言与民俗是密不可分的,恩施地区土家族聚居村廖家坦村有不少表示婚恋习俗的语汇,如"女儿会、哭嫁、茶食"等等,这些语汇反映了当地曾经"以歌为媒"的婚恋传统和哭嫁的特殊婚俗。"换亲、开脸"等语词的消失又反映了当地土家族婚恋习俗的现代变迁。 相似文献
14.
15.
“一个人无事大街数石板,两个人进茶铺从早坐到晚”,一百多年前的大学问家黄炎培曾玩笑似地这样戏称成都人。黄炎培是个能真正品味出老成都“地道”的人。长街与茶肆,就像那老成都“城脉”的两条根。都说老成都人懂生活,晓情趣,善给自己找乐子。于是乎那些个长街胡同、茶肆店铺,也就成为了记录老成都人旧年习俗生活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6.
1965年8月,我参加了科右前旗的乌兰牧骑,开始了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生涯。
加入乌兰牧骑后的第三天,我就随队下乡了。当时的生活很有规律:早晨起床收拾行装,然后练功、练声,吃罢早饭就开始赶路。 相似文献
17.
18.
唱着长调、逐草而居的蒙古族人总喜欢在走过的水域旁欣赏自己牵马的倒影。当我试着把单位里的蒙古族女人们投影在她们各自的水域时,竟发现她们的故事是那么相似,兴许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每一轮都是那么圆满、明净吧。她们如水的心思是流动的。当她们由如花似玉的女孩成为人妇,她们可以把曾经的幻想放下,把一切希望和梦想都转移到孩子身上,这种转变就像一首生命的长调,自自然然地飘起、唱响,圆滑无痕。她们如月的心是皓洁的,在她们的生命里,孩子和家永远是至高无上的。不管她们曾经在草原上有过怎样的凌云壮志,在她们穿上红色的嫁衣成为别人… 相似文献
19.
20.
一路风雨送我到黄河边时,清真寺里传来阵阵邦开声。此处叫大河家——黄河岸边无数个小镇中的一个。黄河出积石峡自西而来,在大河家平静地向东而去。站在连接甘肃青海两省的大河家桥上,看到黄河上下两端都被夜幕吞没了,只有脚下的河面如一池泛着波光的大湖,平静而幽深。大河家镇可能算得上是中国民族聚集最多的小镇这一,有汉族、回族、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土族、藏族等民族。其中保安族是这里独有的民族,在全国其他地方再也没有定居地。但保安族的聚居地并非集中在大河家镇,而是集中在“保安三庄”。“保安三庄”位于大河家镇之西五六公…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