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明尼苏迭松树岛,躺在威廉·达菲农场的吊床上》是美国“深层意象”派代表诗人詹姆斯·赖特的名作。谈诗突兀而抽象的结尾句“我浪费了我的生命”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实际上,诗人的生命之叹消融于其物质生命、艺术生命与情感生命的历史轨迹。反过来看,当我们了解赖特的成长过程、艺术风格的形成与转变、以及浓烈的家因意识后,就能从本质上全面领悟该诗的意蕴和结尾句的旨趣。  相似文献   

2.
在典型的古希腊文化语境中,荷马时代的英雄主义所体现的崇尚荣誉、勇气、友谊、尚武等特征是古希腊文化中世俗特性、人本主义和追求荣誉的典型特征。荷马的两部史诗巨著,塑造了鲜明的英雄形象。展示了不同的英雄主义特征。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荣誉感源于自然环境和贴近世俗的宗教,荣誉感从保卫家园以及个人的尊严中获得。这种英雄主义荣誉感在古...  相似文献   

3.
贝多芬在不同的时期分别创作出了九部不同风格和意义的交响乐作品,他的音乐中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本文主要从英雄的诞生、英雄的成长和英雄的涅槃三个方面来阐述贝多芬交响乐作品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65年前,即1942年5月27日,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这两个德国保护国的纳粹总督莱因哈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光天化日之下在布拉格郊外被化装成平民的捷克斯洛伐克伞兵乔瑟夫·加布茨克(Josef Gabcik)和简·库比斯(Jan Kubis)杀死。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作为20世纪世界著名的作家,其作品大部分都在描写人物形象与经历,以塑造硬汉式的悲剧英雄形象而著称。以其著名作品《老人与海》《丧钟为谁而鸣》及半自传体小说《永别了,武器》为例,对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式的悲剧英雄主义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海明威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6.
英雄主义文学的兴起适应了我国50年代至60年代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由于极“左”路线的干扰,英雄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一些弊病并没有及时纠正。发展到文革十年,英雄主义文学走到了极端,失去了读者.进入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加之文学社会功能的全方位实现等因素,英雄主义文学并没有得到作家的重视和读者的青睐.但时代需要英雄,文学也应呼唤崭新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昌耀诗歌中最显著的精神品质是英雄主义和悲剧意识。昌耀的英雄主义精神是诗人为战胜生存的艰辛而进行搏击努力的内在动力,是诗人进行自我拯救的途径之一。昌耀对于英雄主义的颂赞是低姿态的,苦难使诗人不自觉地选择了低姿态。昌耀诗歌的另一精神品质是悲剧意识。昌耀的悲剧意识的形成既来自于诗人多舛的人生经历和深刻的生命体验,也与诗人价值观念的轰毁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昌耀的悲剧感接近于存在主义的悲剧观。英雄主义和悲剧意识这两种思想意识在昌耀诗歌中既相分离又相融合,统一在昌耀悲壮的苦斗精神中。  相似文献   

8.
《神秘英雄主义》是斯蒂芬·克莱恩创作生涯中一部有特殊意义的作品。小说取材于《撒母耳记》下卷中的一段叙事,与故事原型相倒置的情节安排影射了这位自然主义大师的另一个思想侧面。克莱恩以美国内战为背景,以士兵柯林斯取水为主线,通过深入探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两个层面诠释了一种崭新的英雄主义观。这种变迁的视野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其独特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缺乏具有诗意的直观外形。因此,以赫伯特为代表的很多英国诗人,尝试以形为"祭坛"的诗歌的建行形式来模拟事物,完善高度符号化的字母文字之间的无联系的组合形式,通过视觉来丰富诗歌的内涵,深化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贺拉斯》和《赵氏孤儿》被视为同样优秀的悲剧作品,一个来自处于"黄金时代"的法国,另一个却来自动荡时期的中国元朝。文章将从人物作用及其所代表的审美价值这个角度,对这两部作品中的英雄主义展开对比分析,为探究中法古典文学异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承志是中国当代特立独行的一位作家。在他笔下有两类特色鲜明的英雄形象。一类是浪漫激昂的青春英雄,一类是坚守信仰的悲剧英雄。本文将主要以他的小说《北方的河》、《心灵史》及90年代以来的散文随笔为中心,具体分析张承志笔下的英雄人物和其作品在后新时期展现的道德理想色彩,从而更好地把握他的英雄主义情结。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资本主义城市扩展产生了城市现实的"物化"以及人格的"异化",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虽能动摇城市的政治-经济宏大结构,却无法在根本上实现城市日常生活微观结构的革命,安顿人的精神。与之相比,发生在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艺术中的"城市英雄主义",则为城市个体在"物化"现实中重构现实、安顿自我开辟了一条审美重构之路。城市英雄主义是19世纪拿破仑精神的革命遗留,科学主义、凡俗世界与历史真实,是其对抗"物化"现实的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著名小说大师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故事背景的一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同时也是海明威中期作品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代表小说之一;主要研究了《丧钟为谁而鸣》这部小说中两名主要人物所呈现出的英雄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4.
英雄主义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始终激励着一个民族不断进取和奋进。英雄主义人物形象塑造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中经历了人与神、鬼、兽之间的挣扎过程。21世纪开端,中国文艺的后新时期到来了,主导文艺发展的既不是政治也不是艺术作品本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文艺发展的脉搏,中国社会进入市场化的消费型时代。“红色经典”的出现,使我们思考在无情的市场中如何显示出英雄主义有情的特色。新媒体艺术形式的发展,也给价值观的传播带来了新的课题。网络游戏和动漫,这些通过数码技术创造出来的新艺术形式中有许多可以渗透包含英雄主义价值观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西部军旅小说以大漠冰山的共同背景作为美与力的象征来表现英雄主义精神,小说中的英雄主义人格具体呈现为“苦难”、“孤独”、“崇高”的情结,在作品的自然风情里获得了独特的内涵与诗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张雨晗 《南都学坛》2005,25(3):77-80
在世界文学史上,英雄形象代代辈出。这些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衍化自文学原型中的原型英雄。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原型英雄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身负重任、力挽狂澜、无所畏惧、豪气冲天……其中,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与海明威笔下的平民英雄分别是中西方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光辉形象。虽然隔着时空的差距,这两位作家笔下的英雄可以说是惺惺相惜,颇有许多神似之处。他们既继承了原型英雄的气质特征,如勇敢、正直、有本领,又有原型基础上的进一步演变,即不分贫富贵贱,无论成败得失,只要战胜自我,服务百姓,就是英雄。总之,两位作家笔下的英雄都有平民化趋势,英雄本色依旧,而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则被扬弃。在这个意义上,两位作家都更注重“英雄”这一概念的内涵,因而扩大了其外延。两种英雄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研究文学、领悟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英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的英雄主义价值观。文章以中西著名魔幻故事-吴承恩的《西游记》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作为研究文本,对其主要人物孙悟空和哈利波特的英雄形象塑造进行对比,分别从出生背景,成长阶段和英雄结局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西方英雄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当今全球化下的文化共融起到桥梁式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国魔幻作家托尔金是古盎格鲁——撒克逊语言学家和史诗《贝奥武甫》研究专家,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其作品《魔戒》中融入了北欧神话和英雄史诗的英雄传统,且英雄形象塑造和情节发展方面都带有基督教的烙印.《魔戒》对古日耳曼英雄传统的沿袭和对基督教的皈依,使中世纪英雄主义和基督英雄主义在作品中同现,是日耳曼古老的文化传统与基督教文化的撞击融合.  相似文献   

19.
刘禹锡是吴文化塑造的一个重要个例。他的一生与吴地密切相关,吴地生活是其生命旅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具有刻骨铭心的影响,其个性、才华、思想都打上了深刻的吴地烙印。吴地的山水人文塑造了刘禹锡热爱自然、崇尚雅趣的文化性格,铸造了他偏爱南朝名士与诗人诗风的情感与趣尚。而刘禹锡牢靠的吴地文化自觉,也规范了他的诗美取向、题材撷取,形成了宏放而清绮的诗风。他在诗歌理论上提出的"境生于象外"的著名诗学命题,成为中国诗美学的意境理论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环节。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宋人精神的内在图式的英雄词 ,它表现的不单是个人的英雄主义情结 ,更多的是整个民族的英雄主义情结 ;它揭示的不仅是士人人格的挺立 ,更多的是全民族要求强健和复兴的渴望。词中的英雄形象不仅是词人的自许或者他许 ,更多的应是那个特定时代、社会、人心的一种普遍理想———国家权威与民族自信的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