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改革的路径需要从单方面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运而生。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集聚辐射、结构转换、经济拉动、体制示范等作用,应建立创新型的试验区管理体系、构建创新型的发展环境、注重建立试验区的"集群战略"、构建试验区创新系统和"学习型区域"。  相似文献   

2.
3.
制度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政策法律制度是正式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政策法律逐步完善基础上的改革,和早期区域经济发展缺少政策法律保障不同,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都有明显表现.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进行解决,也需要试点区域进行推动.  相似文献   

4.
从制度关联的共时性上看,在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区域性资本市场必然成为一种外生变量加以关注.一个有区域性资本市场安排与一个没有相应安排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前者更能提高决策效率并且更能保证整体制度的稳定性.从历时性上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视为对原先制度关联方式的重新组合或者捆绑.过去在经济地理意义上相互分隔的各项制度在试验区范畴内得以进一步融合,使得局内人可以有机会更有效地进行策略的组合选择,这会使得原先各领域中的旧制度加速消失、改进或替代.  相似文献   

5.
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地区协调平衡发展的支点之一[1].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其核心在于"先行先试"权.试验区在社会经济领域的"先行先试"可能会引发种种社会经济问题与冲突,造成试验区的"不稳定",妨碍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顺利进行.文章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机制进行研究,并就试验区的风险应对与风险防范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新时期国家改革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探索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绩效评价是任何一个试验区都无法回避的课题.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目标出发,根据综合配套改革涉及的主要内容,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设计了衡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绩效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改革的绩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5年以来,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随着四批试验区的设立,尤其在天津滨海新区试验区设立后迅速展开,相关理论问题基本都有所涉及.重庆、成都、武汉、长株潭四个试验区的设立,对之前的认识和研究成果提出挑战,相关理论研究有待深入.总体来看,当前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能适应迅速开展的改革试验实践,存在一些重要不足,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人才引进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引进是人才资源集聚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试验区"的建设,应该遵循"立足培养、选择引进、趋于稳定"的原则,理性建构"试验区"人才资源集聚的科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才引进是人才资源集聚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试验区”的建设,应该遵循“立足培养、选择引进、趋于稳定”的原则,理性建构“试验区”人才资源集聚的科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创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新时期国家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综合配套改革对于天津滨海新区而言是难得的历史机遇,其基本思路应服务服从于主导功能建设,主要立足于现代制造业、航运物流业的发展。但需要指出的是,滨海新区的改革发展并不能够自发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脚踏实地地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11.
全球旅游业已经步入区域旅游空间竞争阶段,“一带一路”为新时代下国际区域旅游合作以及我国区域旅游发展空间的拓展提供了有益探索。目前,我国区域旅游已初步形成“三横两纵”的空间格局,但存在如下局限性:(1)旅游区域缺乏对空间异质性的考量,在经济合理性上有所缺失;(2)缺乏对沿线国家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层次和协同效应不高;(3)客源地和目的地高度重合,“东强西弱”的非协同发展格局难以得到有效缓解。基于“高大全”、空间异质性和合作共享协调发展三大原则,我国应以城市群为载体,构建多中心次区域旅游空间系统;以异质性为依据,打造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体系;以网络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区域旅游联结效率;以产业公地建设为抓手,强化沿线各国旅游合作基础,以此来优化我国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提升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是云南建设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云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试验区的建设进程,既是一个经济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制度调整、变迁的过程。在此背景下,如何强化试验区建设的制度保障、促进改革建设进程的法治化,是亟待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有必要从试验区建设的既有实践出发,从规范、促进、创新等法治维度上检视和发现其所涉及的制度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和破解,以增进试验区改革建设的制度性保障,促进各项改革建设措施的法治化运行。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了明显的流域特征,但对流域综合管理的认识仍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且流域管理的实施效果也并不理想.在回顾流域综合管理最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流域在中国和谐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一个资源环境压力多元指向的体制框架和具体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探索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创举。整体性是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精髓和特色。我国现有"整体性保护"和"区域性整体保护"两个表述。目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整体性保护的探索主要有对文化形态实行综合保护,注重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和建设,讲求文化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三种方式。而保护区的建设要有所成就,最终仍倚赖于区域内政府整体协调规划机制的构建和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在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宏观背景下,重庆在推进改革的关键时期承担了三次国家意义的"先行先试".重庆改革开放实践.既成为重庆经济社会在30年间发生巨变的强劲动力,又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历史瞬间释放光彩,折射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走过的光辉而坎坷的历程.无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启动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之际,重庆率先成为计划单列市并进行大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还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际,重庆作为中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进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沿阵地;抑或是在21世纪初中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际,重庆作为国家批准的唯一省级构架下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肩负起为全国率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之路的历史使命,重庆都对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高度,理性回顾和总结重庆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经验教训,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陇海地区是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未来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根据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本文着重分析了该区域的空间结构特征和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尽管东陇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但其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其经济空间结构并没有成熟,表现为低水平的多核心空间结构,区域内部城市职能交叉重复.针对这一特征,本文提出了强化核心城市建设、完善区域点—轴系统、建立复合型双核结构、实现海陆联动等促进空间一体化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的对策,目的是为三峡库区产业发展与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黑龙江省伊春市对林业林权体制改革进行了重大探索,变林权国有制为职工承包制,实行职工自主经营和政府监管服务新机制,让职工拥有林地经营权、林木所有权和处置权。实践证明,实施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是有效增强林业发展动力、转变林业增长方式、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实现林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所在和必然选择,这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国有林区林业林权体制改革找准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惠州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惠澳和惠南大道的修建,联系惠州市南北两个中心城区的沿线地区区位优势彰显,城市开发进程加快,对这一地区土地的高效利用和空间开发战略的研究,是在新一轮发展阶段中保证惠州城市功能继续提升以及城市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鉴于此,作者依据空间结构研究的经典理论,提出惠州市南北城区沿线地区空间开发策略:将惠州市区内部的城市发展轴融入到珠三角大都市区中;对区域发展优势条件进行合理组织、优化,形成系统集成的城市综合发展走廊;形成一轴两带、两个城市服务中心、九个发展单元的空间形态。这将对惠州的城市建设和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地区的发展及整个珠江三角洲的网络化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