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董丽丽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以家乐福为例,分析了零售商和供应商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认为零供关系紧张的根本原因在于零售商畸形的盈利模式,零供关系中零售商和供应商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我国市场法制不够健全。解决零供矛盾需要政府、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律,加强市场监管;另一方面供应商要不断增强自身力量,同时零售商也要变革盈利模式,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共赢的零供关系。 相似文献
2.
孙艺军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5):11-16
通过分析可以认定大型零售商已经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并且滥用其优势地位,导致供应商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生存状况十分严峻。因此,应当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谈判机制,引入公益诉讼制度,在现有法律框架下帮助中小供应商维权。 相似文献
3.
许亚萍穆阳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8-10
供应商与零售商的矛盾长期存在。当前,供应商自建经销渠道、零售商发展自有品牌是各自的重要对策。供应商通过自建经销渠道掌控市场、维护自身品牌,但也存在弊端。对此,应该从政府、供应商自身以及行业协会等方面积极采取现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和谐的零供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消费者需求快速变化、个性化要求日益增加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消费联盟的逐渐形成,供应商和零售商在工业品供应链中的博弈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而呼之欲出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是使双方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双赢的最佳选择。从这一关系形成的本质出发进行研究,可揭示出形成这种关系的三个主要原因,和其形成的主要条件,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保证其成功实施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交易与国有企业的契约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建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0(2):7-14
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导致了其使用的交易性,因而企业不能消除人力资本交易。企业不能替代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存在着人力资本交易费用。企业和市场的均衡主要是企业里人力资本交易费用和市场上物质资本交易费用的均衡。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之间是一种交易性的契约关系,市场规制可能使其更有效率。国有企业当前面临的基本矛盾之一就是人力资本契约关系的非市场化,这一问题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7.
杨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1):33-40
国际贸易行为的环境效应已经引起各国重视,多边环境协定和各国环境政策对贸易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一问题的研究显得更有意义。从深层次来看,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无限性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确立环境安全战略、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等方式才能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秀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1(3):110-112
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明确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类型与性质,从而剖析关联方利用交易价格、所得税、管理费收取、无形资产交易等手段,来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情况,对于自身确认正确的利润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实质是契约式债权债务关系,这种交易关系经历了由外在的借贷交易向内在的股权交易的演变。这种演变决定了银行必须发挥对企业的监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唐鸿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提出不同依赖类型对零售商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在家电行业的抽样调查,证明零售商对主要供应商的两种依赖类型,即核心类依赖与对承诺的依赖,对供应商权力、零售商信任与关系承诺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一结论对供应商在供零关系管理,构建零售终端竞争优势中的启示在于,随着零售商规模化发展,供应商应放弃运用渠道权力的传统做法,只有采取沟通与关系承诺去赢得零售商的信任与关系承诺,才能获取长期的优势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费威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27
基于博弈理论模型研究不确定的短期和长期供应链中供应商和零售商的策略机制。结果表明:在短期供应链中零售商不会分享真实的预测信息,而供应商在决策时不会相信零售商的预测信息,因而短期供应链均衡是帕累托次优的;在长期供应链关系中利用特定的审查策略,预测信息被真实地传递,同时供应商会相信该信息,使最优均衡得以实现,这使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境况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12.
刘亚龙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11-113
谭恩美是当代美围著名的华裔作家。1989年她发表处女作《喜福会》后即享誉美国文坛。母女矛盾的产生和最终冰释是小说《喜福会》的重要情节,凸显了撞击与交流的中美方文化,交织与融合的梦幻和现实。 相似文献
13.
中美贸易摩擦的未来趋势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我国经济增长、总出口增多、对美出口增大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总出口增多,中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激化是不可避免的。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长远之计是转变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短期之举是采取扩大从美进口、自愿限制出口、出口多元化、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等措施。 相似文献
基于2013—2015年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相关数据,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将国际货物贸易商品分为10个类别,并采用地理区域划分法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划分为7个区域,通过测度相对贸易优势指数与双边贸易综合互补性系数,分别从时点、时段两个角度以及区域、国别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相对于初级产品部门而言,我国工业制成品部门的对外贸易竞争水平较高;在对外贸易相对优势方面,仅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动植物油脂及蜡2个类别逐年上升,其余8个类别均处于下降或波动态势.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产能合作的可拓展空间较大,双方贸易互补性产业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我国对外贸易的风险,并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5.
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贸易保护问题新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野青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3,40(2)
传统的贸易保护理论大都以不存在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为前提,主张对本国的幼稚产业或战略性产业进行保护。这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贸易投资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在贸易投资一体化条件下,贸易保护政策应由单纯注重商品流动转向兼顾商品和要素流动;保护政策的手段应是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综合;保护的对象是国内产业或国内企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产业。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瑞士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模型等工具对中国与瑞士贸易的互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瑞士在比较优势上存在明显差异,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是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瑞经济的持续增长会推动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两国的贸易增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黄辉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4-17,55
环境保护国际化与自由贸易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潮流,两者既互相影响又互相冲突,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才可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重点论述实现环境保护国际化与自由贸易协调的主导思想,并对两者的协调思路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在WTO框架下制定类似于“与贸易有关的环境保护协定”,使WTO与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共同协调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产业内贸易理论看中韩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利用统计数据分析中韩贸易情况就会得出,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贸易已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迅速发展为以产业内贸易为主。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韩两国外贸企业竞争加剧,其主要原因有中国外贸竞争力不断增强、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中韩经济发展模式大致相同等。 相似文献
19.
于淑云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3):77-81
在60年代,中苏关系最低落的时期,两国边界出现严峻的武装冲突的同时,也有许多重要的利益相互重叠;两国不仅避免了战争的爆发,而且建立了相当频繁的接触;两国关系的改善,是由于两国谈判达成的谅解,对缓和中苏关系注入有限的、可贵的成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