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汉语副词“可煞”的演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讨论了"可煞"在唐宋元明清以及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总结了它演变的三个明显特点一是由宗教文献向中土文献渗透,宋代是过渡时期,元明清时期完全确立;二是修饰对象由多样化向专一化演变,由最初的修饰动词、形容词及其短语到专一修饰形容词"作怪",明代是过渡时期,清代完成;三是语义逐步呈现相对统一性,由最初的可以用做程度副词、语气副词、或二者兼而有之到清代的语气副词与程度副词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2.
<型世言>是一部反映明代社会生活的拟话本小说集.<型世言>中最常用的多义程度副词主要有"颇、更、十分、一发"等4个.其中"颇"作为程度副词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示程度轻;"更"既可以是程度副词、范围副词、状态副词、语气副词,还可以是连词;"十分" 既可表示程度高也可表示程度超常,还可作为语气副词使用;"一发"既是程度副词又是方式副词、语气副词.它们彼时的用法同300多年后的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简直"的语法意义有基本义和派生义之分,其基本义是表示强调,派生义是表示夸张,强调和夸张又有一致性,二者都处在低层语义范畴,受高层语义——主观情态的制约;在具体的语境中通过考察"简直"的语义背景,发现"简直"主要出现在递进复句和结论性条件复句中;运用语义特征理论可以归纳出"简直"的三个语义特征,即程度大量、主观性和评注性。  相似文献   

4.
《睡虎地秦墓竹简》副词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有 1 1 5个副词 ,可分为描摹性副词、评注性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重复副词、否定副词七大类 ,新产生了 1 4个副词 ,6个副词有了新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程度、时间、情态、语气、否定和范围六个方面列举和描写吉县方言的副词,对与普通话不同的使用情况加以注音和解释,并进一步说明其句法环境和语义特征。吉县方言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句法使用环境扩大,承担了普通话中许多由语法结构所表达的意义,语义特征相对丰富,在程度、时间、语气上划分出了更细的类别。  相似文献   

6.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意义.芮城方言的副词有不少在读音上或用法上与普通话存在差异.本文将从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等方面研究芮城方言的副词,列举并描写一些普通话中没有或读音不同、用法不同的一些常用副词.  相似文献   

7.
程度副词可分为"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两类.本文对辽宁省黑山县方言中几个"很"类(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内容包括副词的语法特征,如句法功能、组合能力与重叠形式等;副词所表程度义的等级性及其对所修饰成分的选择性;该副词与其他方言中相关、相类词的用法的异同辨析.  相似文献   

8.
小议副词“真”和“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的"真"和"很"都是副词,都能够修饰形容词和动词作状语,曾经也都被认为是程度副词.文章从传信范畴的角度,通过与典型的程度副词"很"的比较,阐述了"真"并不是一个程度副词,而是一个表示传信的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9.
疑问副词“还”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疑问句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言环境,"复、又、仍然"义是疑问副词"还"生成的语义基础。正是在疑问句语境中"还"的"复、又、仍然"义弱化乃至丧失,"还"变成了一个疑问副词。这种虚化轨迹可以得到类化机制的支持。疑问副词"还"开始表示询问语气,后来主观性增强,具有了反诘语气。  相似文献   

10.
"好歹"是由表反义关系的形容词"好"和"歹"通过经常连用而逐步凝固成词的.根据功能的不同,"好歹"可分为名词和副词两类.名词"好歹"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通过其中一个成分语义的失落,形成偏义复合词;另一条则是通过转喻,代指事件或情况的结果.其中后者的语法化程度高于前者.副词"好歹"既可表时间,也可表语气.从认知角度看,概念结构的隐喻是时间副词"好歹"产生的根本机制,而转喻则是语气副词"好歹"形成的内在动因.语气副词"好歹"的主观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歹"出现的语言环境有了变化,二是"好歹"的句法位置变得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11.
应县方言的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法功能的角度划分可以把应县方言的副词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情态副词、语气副词、时间副词等六大类,体现了应县方言副词的性状、特点、功能、语义和用法的地方特色和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副词"真"的主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真”是一个多功能词,兼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性质。但是,对副词“真”的性质有认识不清的地方,存在着分歧。通过对副词“宾”的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考察,我们认为副词“真”从说话者的视角,表示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真实性”方面的主观评价,是评注副词,用来加强肯定,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3.
语气副词的功能及其词类归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常所说的“语气副词”只能出现于动态的句子中,不能出现于静态的短语中,在线性序列中与同现词语之间的句法、语义选择关系极弱,它们充当的是句子的语用成分。“的确”、“肯定”、“难道”等词的语法表现充分说明了“语气副词”与时间副词、范围副词、程度副词等典型副词之间存在的本质差别。从句法与语用区分的角度看,语气副词主要体现语用功能,将它们划归语气词更能充分揭示此类词的功能价值,同时也可以大大改变副词内部成员的异质性状况。  相似文献   

14.
笔者首先对成书于五代时期的《祖堂集》中的语气副词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类,然后从话语和语用的角度重点对《祖堂集》中出现的中古以后新兴语气副词的语义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从主观化、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角度对其形成过程做出了初步的探究,从而为汉语史语气副词的历时研究提供一个历史参照。  相似文献   

15.
中古汉语副词“更”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古汉语副词“更”语法意义比较复杂,既可表示转折或反诘语气,也可表示动作行为、情况反复、轮迭进行或出现,还可表示程度的加深;在语义指向上,副词“更”既可指向主语、谓语,还可以指向多个成分。在整个中古时期,各种用法的发展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6.
语气副词"千万"在明清时期表现出和现代汉语一些不同的特征,对这些特征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语言的发展演变历程,"千万"在语义、句法和句式中的表现都可以从语言的主观性上得到解释。在表达语气上,"千万"经历了从表确定语气与强调语气共存到以表强调为主甚至成为一种表叮嘱的主观标记这样一个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多半"先由述宾短语词汇化为数词,后又进一步语法化为语气副词。由于处于主语这一句法位置、使用频率不断升高,大约在元代述宾短语"多半"由陈述转向指称,被重新分析为数词。在处于状语这一句法位置、较强的主观性、较高的使用频率等诸多因素的推动下,数词"多半"的语义逐渐泛化,由描述客观物理量扩展到表示说话人主观的推测,到明代语法化为表推测的语气副词。隐喻与重新分析是"多半"语法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简论程度副词的程度等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认知和语义相结合的角度,将程度副词分为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单纯从语义的角度划分了客观程度副词和主观程度副词的程度等级。本文还引进传信范畴的概念,将传信副词从程度副词体系中分离出来另列一类。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明确的出土文献重新梳理副词"唯"。通过"唯"在殷商卜辞、两周金文、战国文献中的语法位置、语法意义的分析,发现语气副词"唯"向范围副词"唯"转化的过程。范围副词"唯"至迟在战国时期出现,语气副词"唯"仍继续存在,后者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汉语副词“果真”语法特征的基础上,考察了“果真”的语义、语义框架及语义指向。认为语气副词“果真”是表示推断语气的,推断的结果可能与所说所料相符,也可能不相符,在语义指向上不仅可以指向所修饰的动词、形容词,也可以指向整个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