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死亡”是北野武电影的至高命题,他对于死亡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无论是以静谧风格为显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还是以暴力因素为重的《花火》,无不彰显着北野对于死亡的深深迷恋.北野武的电影介于暴力气质与童话感性之间,是一种残酷的温柔. 相似文献
3.
蒋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6-69
余华是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依然是读者和文学批评家所津津乐道的对象。基于后现代话语支配下余华写作思路的起承转合,从消解人物和暴力叙述两个角度回顾了他在先锋小说创作时期对文本结构和内容的突破,并从暴力与温情的张力中彰显余华小说写作的当代魅力。 相似文献
4.
死亡重击下的生命承担与温情救赎——余华《活着》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9-121
《活着》是余华创作转型后第一部描写温情对死亡和苦难的救赎的长篇小说,接踵而至的亲人死亡无疑带给主人公福贵极大的失落、痛楚和遗恨,但主人公最后仍然能安适地活着。这部作品说明了人与命运的关系在于承担,死亡重击的考验让生命更为丰厚、坚韧;人要好好地活着,才能获得生命的尊严和温情的慰藉,才能超越死亡,获得救赎。 相似文献
5.
卢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60-63
长久以来,暴力问题一直是海明威的研究者所追寻的问题之一.海明威一生传奇的经历为"暴力"一词做了最好的诠释.暴力在海明威的世界中一直被人们认可为是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譬喻,其实暴力对于海明威而言不仅仅是对令人深恶痛绝的生存困境的表达,更是他作品成功不可或缺的基石.本文拟就海明威笔下暴力的二律背反性进行分析,指出其对海明威笔下"硬汉"生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和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00-103
暴力美学最早起源于香港,这类特殊的题材很快受到世界上很多优秀导演的青睐,吴宇森、北野武、昆汀·塔伦蒂诺,分别代表了香港、日本、西方三大暴力美学流派。但无论是吴宇森"英雄系列"传达的香港特定时代的美学感受,还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后现代嬉皮,再没有一个国家的电影能将暴力美学用本该纯真无垢的青少年世界如此极致地表现出来了。此类电影并没有一味地将孩子变成疯狂的恶魔,而是在残忍中透着温情,或者通过冷酷来讲述哲理。日本独有的暴力审美,反差鲜明而不留余地:从斑斓华丽到庞杂臃肿,从清净枯寂到纤毫不染,在致野蛮与致文雅之间打转。日本为什么在这一领域做得如此出彩?青少年暴力美学世界到底传达了什么意义?这与日本的社会环境、传统文化、意识形态都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性死亡”事件对当事人、网络空间乃至整个社会造成了莫大危害。“社会性死亡”现象的祛蔽,其实绕不开对于“为何”“缘何”“何果”“何为”四大问题的依次追问。其中,“为何”指向“社会性死亡”现象的本质探寻,“缘何”关乎“社会性死亡”现象的机理揭示,“何果”涉及“社会性死亡”现象的作用剖析,“何为”则聚焦“社会性死亡”现象的防治举措。四者既体现了“社会性死亡”现象研究依次递进的逻辑进路,又因应了对其进行理论探析与现实应对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电影承载与表现上的毫无疑义的人文形态和大众传播方式,决定了电影命题的社会性,也就从本质上规定了电影的意识形态属性。但是,有些以暴力为内容的电影本丈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意识形态的缺失。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的缺失具有严重的社会丈化后果,缺乏精神内核指引和人文价值支撑的暴力不可能具有教化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晓云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34-137
暴力成为当代电影中出现最频繁的元素之一,暴力的表现在不同维度和层面上体现了创作者的意图。笔者从电影音乐的角度探讨音乐在暴力表现中的作用,并从视听结合的角度分析暴力的场面对音乐本身所起的反作用,试图从深层心理和接受层面探讨两者相互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胡军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4):48-50
对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和历史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以及暴力的深层精神结构和运作机制.但其虚无主义创作精神使其过分的迷恋暴力的激情、死亡的灿烂,批判历史与现实的暴力的力度就此被稀释. 相似文献
11.
李汇群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2):21-24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用他的那支生花妙笔,建构了一个奇妙虚幻的女性世界.然而,浮现在这个女儿国中的,不仅有天使,还有魔鬼;不仅有善良美丽的菊花仙子,还有泼辣淫荡的悍妇妖女.但不论是刀还是菊,不论是禁忌还是膜拜,实际上都只是作者的男权意识在女性群体中的一种投射. 相似文献
12.
孙志鹏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3-98
从问题意识转换的视点可将战后日本学者对待《菊与刀》的文化心理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对《菊与刀》史实和方法的批判、对"耻文化"和"集团主义"的肯定式评价、问题的解构与重构、对《菊与刀》的多元文化分析。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日本学者的基本观点与研究思路的分析,可探究日本学者对待《菊与刀》的文化心理历程及其内涵。 相似文献
13.
杨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2,31(3):16-23
美国女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以其卓著的成就在人类学学术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菊与刀》所作日本文化模式的经典个案研究来看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理论的特点,并论及《菊与刀》之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文化模式理论所引发的争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24-28
邓小平在设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为了中国获得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与国际舆论特别是西方舆论进行卓有成效论战。邓小平与国际舆论交锋论战不仅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且在交锋论战中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具有鲜明的政治特色。由于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国和平崛起也离不开世界,特别是要营造有利于和平崛起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席格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2):97-101
余华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文坛以来,对暴力与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而且在和读者阅读期待的冲突中体现出逐步向纵深处挺进的彻底性。这种倾向与余华的成长经历、从医生涯、阅读经验及80年代的社会环境有关。而暴力与死亡作为先锋作家借助文本寻找力量的隐喻,实是对新时期文学中人道主义精神过于泛滥和矫情的正本清源,也是对真正人文关怀的重新提倡。 相似文献
16.
李培培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49-51
作为二战后英国文坛上涌现出来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特德.休斯在他的诗中展现了世界大战的残酷和人类世界弱肉强食的掠夺。本文试论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对休斯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在休斯诗中的体现,讨论休斯诗歌与英国当代社会历史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姜莎莎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14):101-103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人类所始料未及的负面效应。运用博弈论原理对产生科技双刃剑效应的根源进行分析,以期为解决科技双刃剑的负面影响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左高山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2):125-130
“萨达姆之死”作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凸显了国家安全、国际秩序与全球正义等方面的问题。“萨达姆之死”和伊拉克作为“失败国家”问题,一方面将进一步危及伊拉克的国家安全、破坏国际秩序和损害全球正义;另一方面它又为维护国家安全、建构国际秩序和伸张全球正义提供了种种可能。“萨达姆之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终结伊拉克的乱局,因为没有民族和解与政治宽容就无法实现“永久和平”。 相似文献
19.
盘剑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52-56
中国武侠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上海极度繁荣之后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的蛰伏,然后于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得以延续,并于60年代通过一次现代化转型走向新的发展历程,再在八九十年代反过来影响大陆的武侠电影创作。因此香港武侠电影在整个中国武侠电影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或桥梁的作用,而邵氏兄弟公司的武侠片创作则是这种承上启下或桥梁作用的集中体现者。张彻的《独臂刀》和《新独臂刀》能体现邵氏武侠片的现代转型和创作走向,并能进而揭示香港乃至中国武侠电影创作的某些内在机制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