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陶渊明有着因理想追求和恶浊社会现实相背离、对情感的期待和期待实现程度之间相差太大,以及对时间和死亡十分关注却又无可奈何而产生的孤独。同时,陶渊明又以“自然”、“顺化”的思想来超越孤独;具体的方式有:引古代贤哲为知音,借酒排遣并超越孤独,以诗书自娱,在躬耕劳动中体验人生并超越孤独。  相似文献   

2.
在中古诗坛上,陶渊明的诗歌十分光彩夺目,陶诗中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孤独意识.而以"饮酒"为题的组诗,更将这种孤独意识强化,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不愿随波逐流的精神目标:做一个不愿苟合的独游者、一个追求独立的孤赏者,孤独带给诗人的并不是消极情绪,因为其在思想上可以被消释,获得截然相反的高洁品格与怡然自得的人生态度,精神上具有...  相似文献   

3.
《小王子》的象征意义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王子》是一部富有深刻哲理的童话故事,作家运用二项对立模式,诠释爱与责任对人生的意义,彰显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充分展示了作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家摘下成人看待世界的附色眼镜,以儿童最原始、最纯真的视觉看世界,借童话的形式,对现代文明中的荒诞现象给予了深刻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电影<金刚>在票房上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精细的特技效果和宏大的视觉场面,情感也是动人的因素.本文对比解读童话<小王子>与电影<金刚>,发掘出影片多种内涵下孤独与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电影《金刚》在票房上的成功不仅得益于精细的特技效果和宏大的视觉场面,情感也是动人的因素。本文对比解读童话《小王子》与电影《金刚》,发掘出影片多种内涵下孤独与爱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著名童话《小王子》是第一个以宇宙空间为背景,以多个星球意象表现成人与儿童生存境遇和对二者关系进行深入思考的作品。作者通过宏大的外空间背景,将成人与儿童放置在相互对立的位置上,并通过夸张的空间意象,对比了儿童与成人的生存空间与心理空间,一方面揭示了儿童的生存现状与成人的贪婪本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儿童的单纯本性使他们获得了广阔的内心世界。此外,结尾处的"回归"一直以来存在着多重解读,"回归"本身存在的矛盾将小王子的空间之旅延伸向了"另一处空间",反映了作者对成人是否能够回归儿童的一种思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4 0年代 ,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利的《小王子》自问世以来被译成 4 2种文字 ,多次再版 ,经久不衰 ,深受儿童甚至成人的喜爱。它之所以具有如此魅力 ,主要因为它具有如下特点 :1 童心观照下的生命哲学。《小王子》不是一部简单的童话 ,而是一部哲理童话 ,它融入了作者的整个生命哲学。 2 二级对立的叙述结构。他以儿童的视角来叙述小王子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安排了潜在的儿童与成人的两极对立结构。儿童与成人是人类生命形态的两极 ,相对成人来说 ,儿童有其独特的文化。 3 儿童式的叙述话语。《小王子》虽然使用的是儿童式的最常用最简单的单词 ,但在这些单词简单能指的背后作者赋予它们更为深刻的所指。这就使这部童话在平易的文字下笼罩了一层浓浓的诗意和象征意味。  相似文献   

8.
华兹华斯的孤独书写包含了诗人在自然中孤独徜徉的审美体验,也包含了他对于孤独乡村人的审美透视。诗人以一种审美的视角,体味孤独的自然与人生,发现其中蕴含的崇高和美丽,把人们带入到一个超越孤独的美学境界。华兹华斯的孤独书写,是其对于近代工业化社会给人性带来破坏性影响的一种回应。他期求通过一种审美教育,重塑人们的审美敏感性,恢复人性的完整。华兹华斯的孤独书写启发我们对待人生的孤独应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小说《秀拉》中描写了三位探寻自我的黑人女性形象夏娃、秀拉和奈尔 ,揭示了黑人女性寻找自我的历程 :从认同男性主体意识到反抗男权社会再到超越女性传统命运  相似文献   

10.
超越性是人所特有的行动。科技文化植根于人的存在,它产生于人类生活,又最终回归和服务于人类生活。人类就是通过科技文化的发展而逐步超越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实现并占有自己越来越丰富的本质。正是由于科技文化与人类自我超越本性的一致性,才使科技文化成为照亮人类种群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永不熄灭的火炬。  相似文献   

11.
《小王子》采用童话形式,作者生于虔诚基督教家庭,作品中的大量隐喻,很大部分与西方传统文化有关联。文中“小王子”和“蛇”两个隐喻是神话意象,小王子是作者理想的化身,童贞、圣洁、真善美的象征。蛇是灵异者、神的助手的象征。这些象征意义与西方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翻译有很大的影响。儿童文学也不例外,从《快乐王子》引入中国一直到现在,社会形态和儿童文学的地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引起了对不同时期的翻译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将根据改写理论讨论《快乐王子》不同译本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马基雅维利因《君主论》而享有盛誉,然而该书历来备受争议。有人认为该书把政治研究从伦理中解放了出来,用经验研究取代了规范研究,具有充分的科学精神,所以马基雅维利是政治科学之父。另外,《君主论》中的爱国情怀突破了意大利一国的疆界而具有近乎普遍的意义,昭示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发端。对此,许多论者持反对意见,针锋相对地指出,《君主论》是专制主义的御用秘籍,它对道德的蔑视是毒化政治研究的开始,马基雅维利主义必须被唾弃。  相似文献   

14.
学界通常梳理、分析西汉河间献王的学术目的和学术活动,重视他的伉直的秉性和本真的学风,而对他的学术背后的政治倾向多有所忽略。河间献王刘德重视保护儒学的古文经典,招纳儒生汇聚,认同士人主流政治思想。这其中有其特殊的政治意味:既是对新政的一种构思,也是对当时武帝政策的一种策略性的批评。  相似文献   

15.
《淮南子》文艺思想的出现,在我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着重强调了道家的文艺思想,并融合了儒道的文艺观,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在文质、形神、言意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6.
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利所写的《小王子》一书,用叙事时间的倒叙、预叙和时距的变化,反复、集中地将 隐含作者的"儿童话语被压制"、"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所有的大人都应该是孩子"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意图暴 露出来,以此唤起人们对儿童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7.
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是世界童话名篇。文章通过比较周作人1909年的译本和巴金1942年的译本,从语言形式、语言的生动形象性以及内容的深浅来考察两译本的特点,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由此体现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西周金文与召公身世之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召公奭是商末周初著名历史人物之一,然而关于他的身世,却是自汉以降二千多年来学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召公奭是周文王的儿子,而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召公奭仅是“周之支族”,与周王室的血缘关系较远。本文通过对相关古典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特别是通过对西周燕召铜器铭文中“日名之制”的分析,认为召公奭并非如某些文献所言为周文王子,困为“日名之制’是殷人使用的制度,周王室是不采用的,召公氏族虽与姬周同姓却是“周之支族”,此族本与姬周本支同居西土,后从本支分离出来迁居于东方“召”地,“召”随后演变为此姬周别支之氏族名、国名。  相似文献   

19.
英国小说家艾丽丝·默多克的代表作《黑王子》是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小说,从多个层面探讨了生活的本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包括情节、引喻、叙事策略以及结构安排等构成了小说的召唤结构,共同作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使读者能够自觉地建构小说的意义,对其哲学内涵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反常规工业化动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从1953年到1978年走了一条反常规工业化道路。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首先是迅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其次是对我国历史上工业化教训的反思;再次是实现积累的需要;最后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