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慧余 《经理人》2008,(7):103-103
旨在推动和记录EMBA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并为企业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报考EMBA提供参考和指南的2008(第五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结果于2008年5月25曰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国际会议厅成功揭晓。CHEMBA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评选“中外合作EMBA项目”第一。此次是CHEMBA项目第三次获得此殊荣,同时CHEMBA项目还获得国际视野开拓奖,毕业生评价最高的商学院单项排名。CHEMBA项目的成熟与发展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2.
《经理人》2009,(11):121-121
神州大地,普天同庆,万众欢腾,在全国上下共庆新中国60华诞的喜悦中,10月6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尔森管理学院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合作的CHEMBA项目第九期开学典礼在中山大学岭南堂隆重举行。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Brian Goldbeck先生、华南美国商会会长Harley Seyedin先生等社会各界嘉宾出席了此次盛会并肯定了CHEMBA项目取得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2006,(12):97-97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和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合作的E M B A学位项目CHEMBA2006级开学典礼日前举行。来自明大的人力资源教授、EMBA国际项目研发专家Mahmood A.Zaidi博士在开学典礼上表示,广东本地高校和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EMBA项目已经蔚为大观,各方面的数据已经能跟上国际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经理人》2010,(8):85-85
十年磨砺,宝剑出鞘。作为中国第一批获得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CHEMBA即将迎来了她的十周年华诞。在项目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了解到了项目的细节情况。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2013,(10):101-101
EMBA的价值是知识实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手一汽一大众奥迪,开创了国内EMBA创新教学的新模式。为什么读EMBA?读EMBA有什么用?读EMBA后.对我的企业将产生什么影响?相信,所有的企业管理者在百战归来,坐进大学课堂读EMBA的时候.都会追问自己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从大学EMBA角度,也是校方必须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2006,(7)
5月底,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合作的EMBA (简称CHEMBA项目)第四期学员们陆续返回,这些来自各领域的精英们刚刚远赴美国完成了其EMBA教育的最后一课。在美国的十几天时间里, 他们不仅与来自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美国和欧洲的  相似文献   

7.
《经理人》2012,(1):66-67
“我对广东企业家有两个建议。第一,要看变化,中国经济结构在调整,广东是变化的前沿,企业家要‘进退自如’。在当前形势下,我建议把产业落后的老企业卖出去,把资金拿回来,重新创业。你们的儿子、女儿从国外毕业回来了,研究一些新的领域,跟年轻人一起再创业。”  相似文献   

8.
黎冲森 《经理人》2006,(6):119-119
盘活校友资源就是为EMBA学员拓宽财富渠道“我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一是寻找交流平台;二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企业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升级.所以想通过EMBA学习学到一些新东西。”北京万通先锋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清华EMBA学生马健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还有就是清华大学的影响力.通过它可以提升一定的附加值。”针对 EMBA学习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他说:“一是光听讲课消化不了,所  相似文献   

9.
品牌两极分化、专业细分化、生源中层化、全球融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EMBA发展即将跨入第十个年头,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也面临着残酷市场竞争下的生存危机,可谓商机与危机并存。  相似文献   

10.
EMBA圈子     
叶健 《决策》2014,(1):86-87
EMBA赋予这群人新的身份——他们不是以“朋友”相称,而是以“同学”相谓。称呼差别的背后,是一种微妙的心理差别。值得警惕的是,虽然圈子文化日渐流行,但是必须明白,圈子本身不是目的,可能只是手段或者形式。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2014,(1)
正2013年12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交大安泰经管学院")2013秋季EMBA开学典礼隆重举行。本届EMBA共开设3个班,学员平均年龄39.9岁,平均工作17.8年,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标准。从生源结构来看,学员所处行业更加多元化,涉及生产制造、信息传媒、建筑房地产、金融、消费者服务、医药保健等多个行业;从单位性质来看,除国药控股、中国银行、云南铜业、一汽解放等大型国企外,民营企业比例高达48.41%,同比增长12个百分点;女性学员比例也增至23.57%。  相似文献   

12.
《经理人》2004,(1)
几个月以前,他的头衔是美国高盛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在华尔街呼风唤雨,年薪1120万美元。几个月以后,他奔走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为他全球领导力课程的清华EMBA学生而忙碌着。他就是约翰·桑顿,高盛公司前总裁及首席运营官(COO),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3.
EMBA三问     
文锋 《经理人》2005,(11):100-102
MBA和EMBA虽然只是“E”字之差,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如果说MBA是“培养精英的教育产品”,那么EMBA是什么呢?或许该称之为“精英们培养出来的教育产品”。MBA和EMBA虽然只是“E”字之差,却有着极大的不同。EMBA的英文全称是ExecutiveMBA,原意是高层经理MBA。不过.有人对EMBA的E做过各种  相似文献   

14.
赵鹰 《经理人》2009,(11):48-49
10月初的某天下午,一间椭圆形阶梯教室内,60多个不同肤色和国籍的人聚在一起,认真聆听一位操着印度式英语的老师分析迪斯尼公司收购Pixar的案例,围绕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公司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战略而展开。他们90%都开着笔记本电脑,认真看着案例PPT。  相似文献   

15.
陈振烨 《经理人》2007,(10):39-40,42
机遇、挑战、危机!用这三个关键词解读EMBA下一个5年,虽然略显沉重,但却非常贴切。从早期不被理解,被各种质疑袭扰,到逐渐被市场认可。这种转变是本土商学院的机遇,但也意味着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16.
赵鹰 《经理人》2006,(8):117-117
英文不错而且需要在海外拓展业务,建议读世界一流商学院的EMBA选择EMBA到底看什么?一个动辄十几万甚至高到六、七十万的教育,将近两年的时间,人、物、财全面调动,是人生的重大投入。慎重选择,才能保证利益。选择EMBA,首先要在众多的选择中挑出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课程。要对自己的特长、个性和职业目标有清晰认识,全面结合市场情况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经理人》2008,(11):51-51
2008年10月3日,鲜花簇拥、掌声雷动,莘莘学子,济济一堂。 金秋十月的康乐园又迎来了一批驰骋商场的各界精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尔森管理学院与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合作的CHEMBA项目第八期学员带着喜悦与决心,从各地来到中山大学岭南堂参加盛大的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18.
宋玉 《经理人》2005,(10):34-35
为了拓展人脉,有的学员同时读两个商学院的EMBA 这是一个讲究圈子的时代,读书有 同学圈,做生意有生意圈,两个 圈子原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现 在却被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玩转这两个 圈子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EMBA。 广泛的人脉关系,无疑是EMBA一笔 潜在的财富。EMBA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 区、不同的行业,身份却大抵相似:大部 分都是所在企业的中高层。读EMBA,是 一条能迅速结识各路商界精英的绝佳途径。 精明的人,通过EMBA这个不断延伸的人 脉圈,也能延伸出很多商业信息和机会。  相似文献   

19.
张曦文 《经理人》2013,(11):79-80
从2013年开始,也就是中国EMBA教育的第二个十年,将出现学生大结构变化、课程和教学模式针对性调整、深度国际化等本质问题,这个过渡期对于很多商学院是很痛苦的,但也是不得不应对的巨大挑战。从2002年中国开办EMBA开始,很多早期创业的企业家走进课堂,系统地补课,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涛看来,前十年是“异化”的十年,出现了很多中国特色问题,比如学费很高、拉关系、吃吃喝喝等。但这并不一定是值得诟病的问题,EM队除了给第习机会外还提供了一个交友平台。“这实际上是非常好的,课堂也好,饭桌也好,大家交流的还是怎么做企业。”  相似文献   

20.
周建华  张婷 《经理人》2005,(10):28-31
一样的EMBA教育,不一样的教育方法, 商学院各有招数 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会有不同 的做法,得出不一样的风味。办 学也是一样,《经理人》杂志此 次独家专访中欧、清华、北大、长江、中大 等知名商学院的EMBA项目负责人,探讨 其风格各不相同的EMBA办学理念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