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列宁在“伯尔尼笔记”中,以黑格尔的《逻辑学》为出发点,去重新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揭示出了《资本论》中“大写字母”的逻辑。在列宁看来,《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黑格尔逻辑学中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逻辑科学走的是自己构成自己的道路,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内涵逻辑。马克思的《资本论》吸收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把黑格尔的概念的内涵逻辑发展成了历史的内涵逻辑。因此,《资本论》的逻辑作为“大写字母”的逻辑指的不是《资本论》的叙述逻辑和研究逻辑,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逻辑。这种历史发展的大逻辑是人的存在方式的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思辨逻辑学是他的思辨哲学体系的主体。黑格尔根据历史与逻辑同一的原则 ,运用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方法 ,按其正———反———合三段式的架构模式和运动节奏 ,构建了他思辨逻辑学的内在逻辑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为我们锻炼和发展理论思维能力提供了一个值得解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3.
青年黑格尔从神学的论域出发批判实证宗教对现实主体精神自由的侵犯。通过对卢梭等启蒙思想家与康德、费希特、谢林等德国古典哲学家思想精髓的批判继承,青年黑格尔构建了带有强烈启蒙色彩的"实证性"批判体系。他认为,"实证性"是神秘主义与宗教神权相互拱卫的精神产物,并藉由宗教、国家等现实形式反过来压制主体的意识自由。在黑格尔的整个思想历程中,对于"实证性"概念的批判构成了其"异化"思想的重要来源,为其精神哲学体系构建了初步的理论雏形,明确了其历史与政治经济学阐释的哲学逻辑。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辩证法"否定"与其神秘形式存在着对立,其内在革命性同样被恩格斯"否定性"的汲取,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延展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研究方法,更从思辨走向了历史现实,从而奠定与确立人在"辩证法"与"自然"中的地位,确立了自然辩证体系存在的意义,使得自然辩证法也成为"人"的哲学而非"精神"哲学的一部分,作为实践、开放的哲学体系,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生命力存在于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汲取的思辨内核中,更存在于对自然的现实观照之中。  相似文献   

5.
主体与客体辩征统一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主线。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思想构成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线索,贯穿于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和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每个环节。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思想是黑格尔哲学思想大厦的基体,主客体统一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但是,多年来,我国学术界在研究黑格尔哲学中并未给予主体与客体辩证统一思想以应有的重视,这显然是黑格尔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缺陷。笔者试求在这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就正于我国学术界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老前辈和我同时代的老师们。  相似文献   

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创新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作者认为重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对于推动这个问题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在作者看来,他们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主要原则是逻辑与历史一致,其具体表现是哲学范畴、原理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列宁构建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和“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是不同内涵的两种表述.前者在黑格尔那里,本体论和方法论高度统一,历史就是逻辑的实现,逻辑的就是历史的;后者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本体论意义上承认历史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方法论意义上强调逻辑是历史的反映,历史对逻辑有先在性,历史的规律性展开便是逻辑的进程,这里,方法论、认识论与本体论都是统一的.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不应割裂逻辑与历史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形式阐明了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一致,创立了思辨的辩证逻辑,使人类对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认识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哲学科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在理论思维的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就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一方面,历史的东西(过程)与逻辑的东西(过程)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历史的研究方法和逻辑的研究方法也是一致的。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是黑格尔的思辨的辩证逻辑的重要原则和方法,这一思想又为马克思经典作家们所批判和继承,成为科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国家学说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对理念发展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即“伦理理念的现实”。黑格尔把国家自身看成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由家庭、市民社会而后形成为国家。在其国家理论中,黑格尔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和观点。黑格尔在社会历史的解释方面,虽然有某些卓越的“暗示”,但并没有充分地发挥,故也就未能说明社会历史和各种社会政治制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象,原因在于他以绝对精神和逻辑观念为不变原则来说明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10.
论平行统一辩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法也要受到实践的检验,也要跟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无法解释多元互动统一与和谐统一,这促使我们在黑格尔对立统一辩证法之外,寻找到辩证法新概念亦即平行统一辩证法。平行统一辩证法的基础,是成为几何学空间辩证统一的平行概念。平行统一辩证法在西方哲学史中和中国哲学史中,同样具有悠久的运用历史。恩格斯也曾经提到平行的统一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主客同一的逻辑本体论是黑格尔逻辑方法的基础。黑格尔站在主客同一的绝对知识的高度,把逻辑学归结到本体论,把历史(哲学史)归结到逻辑,从而实现了认识论、逻辑学、本体论的统一。黑格尔的逻辑方法在今天人们的理论思维中,仍然发挥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是指艺术经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的解体而走向终结,于是在艺术中无法实现的"理念"转移到宗教与哲学领域。艺术在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内终结了,而在历史上继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终结论"是有效的。在黑格尔整体框架之外,"艺术终结论"的局限凸显,并遭遇了零碎化的现代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标题所突出的毫无疑问是历史概念,这一概念是卢卡奇哲学的中心概念,是他哲学的逻辑基础和起点。卢卡奇从历史的逻辑出发,运用历史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全新的理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不同以往的状态呈现出来。本文姑且对卢卡奇哲学中历史规定的矛盾性予以搁置,仅仅从方法上考察他哲学思维方式上的变革性尝试。  相似文献   

14.
黑格尔哲学因自身体系建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反思"概念的意义敞开也相应经历了多层次的环节运演,就其内蕴的特殊涵义而言,一般可分为"内向的反思"和"反思的反思"两种."反思"作为中介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精神自我发展内在力量的必要条件.综观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反思"作为其理论自身的重要方法论,同黑格尔的"反思"概念存在着特殊的反思关系.胡塞尔对黑格尔"反思"概念的批判与超越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克服近代主客思维模式的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思维方式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批判 ,确立了实践的思维方法 ,用实践论的哲学思维方式代替了近代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以现实的人为自己哲学的立脚点 ,最终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6.
人的存在在时间中的展开就是历史。人对自身历史的自我意识经历了“历史观--历史理论--历史哲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哲学具有自己独立的学科基点,是介于哲学与史学之间的一门特殊的中介学科。历史哲学的两个分支--思辩历史哲学与批判历史哲学--在理论形态方面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在问题域方面则是作为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而互补的。唯物史观为历史哲学这两个分支的辩证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辩证逻辑的历史源远流长,萌发于古代,与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种辩证思维及辩证逻辑的萌芽具有一定的生动性、直观性,尽管还带有臆测性或猜测性,但对后人及辩证逻辑的发展有一定的启迪。古代朴素的辩证思维及辩证逻辑的萌芽经过漫长的积淀,直到近代,在黑格尔那里才得到系统的阐述。而黑格尔辩证逻辑的建构与对辩证思维的系统阐述又深受康德的影响。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的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等著作中,对辩证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的本质和辩证思维的思维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列宁对辩证逻辑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辩证逻辑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我所理解的科学思想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思想史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它是“史”,是史学的一部分,属人文学科;它是自然科学史,又属理科。它研究的是理科的内容,用的是史学方法,又需要哲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活动史是科学思想史的基础,科学思想史是科学活动史的提炼。科学思想史研究是科学思想发展的历史结构与逻辑结构的统一、历史再现与理论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把本体论、认识论和逻辑学内在地结为一体的哲学体系,绝对精神是本体,具有先在性、统一性、自由性和否定性的维度。在这里,头足是倒置的,形式是思辨的。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本体“绝对精神”的批判与否定,确立起以劳动为本体的哲学理论,并恢复了辩证法的现实性,即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充分展现中才能得到彻底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