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微观生产力系统的基本结构 微观生产力不是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也不是指区域或部门的生产力,而是指一个基本经济单位的生产力。但微观生产力也有自己的界限,并不是无限地小下去,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得以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生产出产品,形成正常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经济单位,只能是企业。在一个经济单位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就是微观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与时俱增,据有人估算,原始社会中大约每万年提高1—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大约每百年提高4%;资本主义社会大约每年平均提高3%;社会主义社会大约每年平均提高5-10%,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天大约相当于原始社会的68-272年。另有一位研究者指出:当今社会一个熟练工人在一天内创造的劳动产品,相当于整个原始时代人类劳动产品的总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具有这样的神效,根本的原因在于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令人赞叹的奇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个委员会不久前的报告,当今时代生活着整个人类有史以来90%的科学家;最近8年,人类知识总量已超过以往一切时代的总和。科学技术的确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这一极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见解,应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探讨;本文拟立足于包括控制论在内的现代系统论,展开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与地区发展的特殊性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规律的认识与把握,都需要相应的物质平台,即比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条件,其次才是系统论方法.因为生产力水平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生产方式最终决定着政治文化意识等上层建筑的建设高度.况且,一切都在运动发展中.这也告诉我们,发展是硬道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无止境,一劳永逸停步不前是无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随着生物学中机体概念的出现和对活的有机体的研究,系统论应运而生,其直接思想来源于机体论。系统论将一切考察的对象体视为一个整体或“系统”,运用完整性、集中性、等级结构、终极性、逻辑同构等概念,研究适用于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模式、原则和规律,并力图对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描述。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目的性、定量化、最优化、有序化、自组织化等特征。系统论作为一种方法论近几十年来不仅在生物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以及工程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强有力地向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渗透、扩张。在哲学中,系统论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取得了哲学的表达形式;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分析视整个国家经济为若干物质生产  相似文献   

5.
时间系统论     
如果说,人们对“空间”的理解存在着困难,那么,对“时间”的理解简直就是无可捉摸。因为,关于空间,人们在认识中尽管存在一些困难。但是,“空间”这概念自古以来就有所指称(指空洞的容器):然而,关于时间,人们甚至不能给它以定义,即不能给出“时间”这概念任何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指称。正如一本科普读物所指出:“在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感觉和抽象当中,最难捉摸的一个实体恐怕就是时间。它看不见,摸不着,永远流驰,执拗向前。”(《时间——人类对它的认识与测量》,漆贯荣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相似文献   

6.
质量系统论     
我们已经讨论了空间和时间问题,现在,再讨论质量问题。关于质量,仅仅从现象上看,近代力学有比较完整的理论,既有文字定义又有公式表达,这似乎与空间和时间问题不同。然而,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将看到与空间和时间问题一样,近代力学的质量理论也是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7.
语法系统论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法则。语法系统,是语言结构法则的系统,也叫语法体系。语法系统的核心之一,是对语言单位的认识。暂拟体系认为语言有了级单位:词、词组、句子;它的系统是3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提要认为语言有5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它的系统是5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我们认为语言有8级单位: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组、段落、段组、篇章;我们的系统是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 汉语8级单位的语法系统,是有别于传统语法的汉语文章学的语法系统。这个语法系统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意象系统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创作是一个心物交互作用的过程,其最后的表现形态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中往往被称为“意象”、“意境”、“兴象”、“境外之象”以及“兴趣”、“神韵”、“境界”等等。这些概念名目各异,内涵混沌,但精神相通,且贯串中国文论的始终,形成了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理论系统,且名之曰“意象系统”。 一、意象系统的历史生成 在这一文论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是“意象”一词,见于刘勰《文心雕龙》的《神思》:“窥意象而运斤”,刘勰在这里使用“意象”一词,显然是为了突出这是“意”中之“象”,而这“意象”的形成本身就是“神与物游”、心物契合的结果,是一种有“意”之“象”。在本篇最后他又小结道:“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意思是,创作构思时,凭一连串的意象所贯通,而这又赖情感的变化所酿成;在心物交互作用而产生意象的过程中,其象貌取自外物,而又与内心的情意相融合。刘勰首次  相似文献   

9.
意识系统论     
本文作者运用系统方法和理论,对人类意识进行审视、剖析,认为意识自身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功能与结构相统一的完整的主观系统。这个系统的内部结构是由知识观念、意向观念和决策观念所组成,三者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又各自具有自己特殊的内容和特性。与此相关,意识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智能,智能可大致区分为反映能力、意应能力、控制能力三种类型,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协同活动,彼此制约,共同进步。意识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辩证关系,意识的结构是形成智能的基础,智能的发展又是意识结构变化的动力;一定内容的意识结构会形成一定水平的智能,一定水平的智能也必然要求形成一定内容的意识结构,人类意识就是在智能(功能)和结构的不断循环提高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文化系统论     
文化研究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兴奋点”,是场空前规模的“文化热”,着实给学术理论界不小的震动和冲击。但是冷静反思之后会发现,“文化热”的意义与其说使某些难题取得了深度上的实质性突破,不如说只是反映了研究视野和角度的一次重要转换。这次文化讨论所涉及的问题及所持观点的表面、肤浅的弱点,从对“文化”的理解上就可窥见一斑。文化虽然有着广泛而复杂的内容,但又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文化的实质,就不能采取盲人摸象式的方法予以肢解和分割,而应把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特别是有机的系统来对待。我以为,这是使文化研究得以深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就是对文化系统的初步剖析。  相似文献   

11.
矛盾系统论     
电磁理论是研究电现象和磁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与此相似,矛盾系统论是研究矛盾和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矛盾系统论不是用矛盾的方法研究系统论,也不是用系统的方法研究矛盾论。矛盾系统论是研究矛盾观点和矛盾方法与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及其相互统一的理论。  相似文献   

12.
空间系统论     
物理学(力学)是物体和运动的量度科学。前面,我们已经对物体和运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接着就应该给出它的量度规则(力学公式)。但是,运动是物体在现实空间中的位移,同时,物理学的实践表明,运动状态的量度又与时间密切相关,因此,空间、时间、质量或者力是物理学(力学)的基本问题,只有先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系统(具体而有序)的研究,而后才能给出物体和运动的量度规则,才能建立科学的物理学(力学)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系统论的崛起乃是人类理论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必然结果,并指出这一理论同辩证法的密切关系,揭示了系统论和系统方法对哲学现代化将起重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 系统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堀起的技术科学理论。作为一门横向学科,系统论在它出现后短短几十年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学科,从而成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的现代科学方法。系统论的出现,为科学一体化的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前景。尤其是它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里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是,如何将系统论引进社会学领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研究、把握社会系统,在国内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我们认为,系统论关于整体的观点、结构功能的观点、层次的观点与社会学从辩证综合的角度在总体上把握社会、认识社会的学科特点是基本吻合的。社会学和系统论的结合,不仅将为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有力的科学方法工具,而且从建设具有我国独特风格的社会学理论体系来看,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因此,本文试图就社会学和系统论结合的根据以及二者如何结合等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以为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5.
现代系统论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本世纪4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的基础理论,它广泛地应用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的出现,不仅为科学、技术界高度重视,也为哲学界普遍关注。关于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问题,就是国内外哲学界热烈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消费者权利是法律确认的消费主体的消费行为尺度与消费活动范围,是公民基本权利在消费生活领域中的具体化,是公民基本权利的必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消费经济立法来确认消费者权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反映,同时也是维护消费者利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综合国力系统论的建立需要找到或确定综合国力的最基本的要素,然后依此为主线,将其他各种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这样,各项要素将按照一定的顺序或等级纳入一个系统,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此,综合国力各项要素之间的关系才会被理顺,综合国力的实质才能被把握。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源泉,同时也是连接综合国力其他因素的关键。综合国力就是以它为基础和核心组成的。另外,文化应囊括社会制度、科技实力、教育水平、人的素质等因素。这就是与综合国力系统论配套的"大文化"概念。  相似文献   

18.
<正> 对系统进行分类是系统研究的任务之一,但任何分类都是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按其不同的属性去完成的.如我们可以按实有系统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把它们分为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两类;也可以按是否有人这一要素介入,把实有系统分为有人系统和无人系统,其中,有人系统又可再分为人-人系统和人-机系统;还可以按实有系统的属性把它们分为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物系统、机械系统、符号系统等.本文所要探讨的社会系统,则是依据软科学研究的需要(社会系统的改善是软科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对实有系统进行分类所得出的概念,它与非社会系统是两种对应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9.
<正> 在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城市美的保护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城市美的建设固然要以城市物质文明发展为基础,并且作为一种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又能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但它本身却是属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并以其美育功能在城市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鉴于作为本文立论基础的“城市美学”,涉及城市住宅生态学、城市规  相似文献   

20.
社会系统论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尝试对社会的系统性作粗线条的概括。它首先界定出构成社会结构的物质、精神和政治三个要素,并提出了把握要素的三个尺度,即开放性、互动性和动态性;由此产生失衡兴衰和协调渐进二种基本社会结构类型;最后,就社会系统的演变机制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