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商务英语合同具有独特的语言特征,从语用学角度进行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探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翻译途径。作为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译者需要对所译原文的特定语境、语言特征以及意义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使译作语言的选择与原文形成一种关联、动态顺应。把语用学理论引入商务英语翻译领域,有助于译者从理论高度理解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策略,解决翻译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一模式对商务英语合同的译作与原文的动态对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译作在词法、句法及文体方面与原文等效,可顺利完成作者、译者及读者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转换、表达三个步骤。在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中,要重视对原文进行透彻的理解,判断原文委婉语的语体和感情色彩如何,也要对语言体系的转换进行研究,采用适当翻译策略在目的语境中进行等效表达。  相似文献   

3.
语言交际中,语境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翻译活动中,正确分析和理解一个词、词组、句子、段落,往往需要根据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来确定.语境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语境的内涵、种类和功能探索,试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来阐述语境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得出语境在理解原文时对确定词义、解读句意起促进作用,在表达译文时对译文文体风格、遣词造句和篇章修饰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4.
浅谈语境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在交际活动中对意义的理解起着决定作用 ,在翻译过程中也是如此。语境分为语言语境和言语语境 ,在翻译过程中两者同时存在 ,共同制约着翻译。语境不但对词义的取向起着决定作用 ,而且还影响到译文对原文风格和人物性格的再现。译者应根据原文风格和人物身份等因素构成的语境 ,充分理解原文并把握原文特点 ,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5.
语境是翻译的基础,翻译取决于语境。翻译中的理解和表达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的,本文以语境理论为指导,从词义的理解、信息的取舍、语体的选择三方面探讨语境对翻译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决定语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帮助学生理解和翻译的基础,在翻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2010年TEM8英译汉为例,结合学生的误译问题,具体从言内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个方面,指出如何在翻译教学中进行语境分析,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原文,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某种意义上说 ,语言是由各种不同的语体所组成。而语体是同一种语言品种的使用者在不同场合所典型地使用的该语言品种的变体。也就是说 ,不同的语体用于不同的语境之中 ,而语境决定语体的选择。各种语体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也可以说是语体的艺术。语体不仅在日常交际生活中 ,而且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主要探讨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依据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职业与教育程度等语境因素正确转换各种语体 ,旨在提高文学作品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新闻英语标题翻译的互文性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是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互文性理论打破了传统的自主、自足的文本观念,对文本及主体进行解构。互文性不仅见于文学语体中,而且也常见于非文学语体中,如新闻语体、广告语体等。互文性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理解的层次,原文的互文语境由于所属文化圈的隔膜,很难为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因此作为语际转换中的“超语言因素”常会成为理解与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再现原文的风格是评判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翻译实践中不少译文在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方面或敷衍了事或穷于表达,造成诸多疏忽遗漏。论文以Proverbs in Latin American Talk的参考译文为例,对语言风格翻译中语体、口吻、表意方式等方面的疏漏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元任是第一个将《阿丽思漫游奇境记》译介到中国来的人。这部译作能够历久弥新,成为儿童文学译作中的经典,与赵元任先生在翻译上的创造性是分不开的。文章从语体选择、文化策略、语言的音乐美与形式美三方面讨论赵元任在《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审美再现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性,以期深化翻译审美再现和翻译审美主体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活动,语篇是翻译的客体。正确的理解是准确传译原文内容的基本前提,语境是影响译者对原文正确理解的重要因素。语篇意义的实现所依赖的语境因素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因此对于语境的研究应该是多维度的。本文阐述了语境的维度理论:语境的交际维度、语用维度和符号维度,以及维度理论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语境视角下的汉译英措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在翻译选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制约词汇的意义和译文词汇的选择,并限制和促成言语活动效果的产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语境(原文语境及译文语境),译文就不能准确。因此,译者不仅要解读原文语篇语境,还要构建译文语篇语境。本文将以语篇语境为依据研究汉译英措辞取向。  相似文献   

13.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语境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和翻译。本文分析了语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种构成对词语义项的选择和翻译的限制作用。笔者认为,英汉翻译教学中必须把词语的翻译和语义等值、语境再造、文化传播结合起来,从而获得理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4.
任何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 ,并受环境的制约影响。语境是语言交际中所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对于准确理解词语和话语起着重要作用 ,有了语境才能对一个词 ,一句话作准确的 ,全面的理解。探讨了语境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 ,强调语境分析对于听力理解的重要性 ,并提出了把握好语境线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语境是语用学的重要概念,在它的多种功能中,对翻译影响最大的是其制约功能。由于构成语境的因素是多样的,因此这些因素对翻译的制约作用也体现在翻译的不同层面。其中较为显著的是原语物理语境对原文文本语义的制约,译文读者认知语境对译者翻译策略的制约,及译入语社会语言语境对译文文本译语的制约等。充分认识语境的制约作用对于成功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把握词汇的意义尤其是文化内涵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两种语言间词汇的文化差异,即1.所指意义相同文化内涵不同;2.所指意义相同,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3.只在一种语言中独有的文化词汇。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时主要采用1.移译;2.音译;3.音译加注;4.意译这四种方法来处理。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中对词的内涵意义的理解不仅影响源语语义信息的忠实表达,而且也影响着源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在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寻求词义在具体语境下的对应是再现原文精神的关键.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语义不完全对应,甚至缺乏对应的现象,因此译者必须抓住词的表层语义所传递的深层含义,寻求意义上的动态对等.尤金·奈达提出的"动态/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英汉或汉英翻译中,常常注意到的是差异比较明显的词汇或语句,而一些看似熟悉的词往往被先入为主的印象误导,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成为翻译中的陷阱.结果在不考虑文化差异、上下文关系和词汇色彩细微差别时被错误的理解与翻译,影响了译文的质量.本文从认知心理学和完形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强调整体把握原文精神,再对细节,特别是涉及文化、上下文、词色等细微之处仔细推敲,努力使译文贴近原文,反映出原作的风貌.  相似文献   

19.
语境与翻译     
语境对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具有语用和语义上的制约作用 ,特定的语境赋予词或句子以特定的含义。因此 ,翻译应以具体的语境为依据 ,以确定具体词汇在其语境下的语用意义。从构成语境的语言外知识的两个主要方面入手 ,对其所涉及的诸如文化、上下文、时间、地点、风格等几方面对语言翻译之影响进行了分析 ,阐释了语境在英汉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