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张福清 《江海学刊》2023,(5):247-254+256
宋代科举闻喜宴有赐簪花环节,进士及第者以及陪宴官、朋友、亲属等在一系列诗歌中对此多有书写,他们在赴宴诗、思归诗、写景怀旧诗、送同年或寄同年以及和同年等诗中回忆或再现闻喜宴赐簪花之景象,展示其盛况,表达真切而深挚的感激之情。高丽国陪臣参加闻喜宴后亦写诗,呈现赐簪花之祥瑞。宋代闻喜宴赐簪花诗多带有自豪感和荣耀感,到晚宋作品中才流露出历史的沧桑感。这些诗歌从进士亲历者的回忆视角、陪臣和亲友的旁观视角记录科举期集闻喜宴赐簪花活动,反映了宋代朝廷礼仪及其重要的政治行为,也折射出民间的吉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126-135
唐末五代,新的政治格局逐渐形成,而传统的贡献制度也应时而变,买宴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买宴的史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并在五代时期大行其道。买宴的主体是方镇,朝臣也一度参与其中。后周太祖时期,中原王朝内部的买宴,随着方镇力量的衰弱而最终消亡,而中原王朝与南唐间的买宴,却在后周世宗征淮南后,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后周、北宋与南唐外交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买宴的背后,涉及了较多的中原王朝与方镇、中原王朝与属国这两组政治关系的维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经济史切入,从侧面考察唐末五代政治史的不错视角。  相似文献   

3.
《徽州社会科学》2006,(1):I0006-I0006
“狮林福地茶香宴”是狮林人从中华茶文化中悟出的餐饮佳品。此宴是在挖掘寺庙菜系和传统素菜的基础上,以“茶”为主题,在烹饪过程中对每道菜中辅以名茶,融入中华茶文化,萃取名茶精华创制而成的菜品,菜品原料采用具有滋补作用较大的茶叶,  相似文献   

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孔子诗论>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评论<诗经>的专文,意义重大.其中第二十三简评论了<诗经>中的<鹿鸣>、<兔罝>两篇作品.孔子认为,<鹿鸣>描写君臣宴乐,强调君臣以道义相交,尚德效善,符合诗人本意,分析准确透彻;<兔罝>表现了重贤思想,评论带有春秋时期借题发挥、重视实用的解<诗>特点.孔子的评论为辨正汉儒以来对这两篇作品的误读提供了最早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学金  赵旭东 《学术界》2022,(8):96-105
近年来在华北一些村庄兴起一种百桌宴的传统文化实践,透过百桌宴的举办过程可以分析当前华北乡村建设与村庄的社会文化转型。元村和乔村自2016年开始分别举办以百桌宴为形式的传统文化活动。前者的百桌宴是家族祭祖过程的一部分,后者的百桌宴是重阳节孝老文化展演的一部分。与改革开放初期村庄传统文化与社会组织复兴的状况不同,百桌宴实际上表征着后税费时代华北转型农村社区振兴民间文化、重建象征体系、寻找新的社会整合方式的努力。这种传统文化复兴可以视为一种治理型的社会整合策略,是村庄精英、乡镇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共同合力的结果。复兴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转型村庄建设的内部动力和文化自觉,应予以重点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春秋赋诗的真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以来,对于春秋赋诗的真相一直存在误解,以为“赋诗”就是吟诵现存诗篇,或者即兴创作一首诗歌。其实,春秋“赋诗”是一项典型的礼乐活动,是宴享之礼中的一个仪注。在宴享活动中,主人点乐章招待客人,由乐工演唱;客人或者推辞,或者接受,听完以后表示感谢,并且点乐章回敬主人。由于宴享礼的失落,汉人已经不知道“赋诗”的具体仪注,致使春秋“赋诗”的真相湮没了两千多年。  相似文献   

7.
田意可 《晋阳学刊》2007,(5):125-126
常伦字明卿,号楼居子。光绪《沁水县志.常伦传》云其"五六岁时,能诵书赋诗为奇语,咄咄惊人,见者莫不叹赏。"其父常赐曾将常伦年幼时"所为诗文,质之当代文人李崆峒(梦阳)、何仲默(景明)辈,故一时声噪士大夫。"正德庚午(五年,1510),常伦年十九,举山西"乡试第二,宴鹿鸣日,历阶而升,请与第一人复试。藩臬诸大夫尉解之曰:‘子固应元,  相似文献   

8.
“孩子金榜题名之日,便是举杯相庆之时”,这是许多家长对老师作出的承诺。伴随着一批学子升入理想学校,酬师宴风靡城乡,红红火火,构成盛夏走向金秋的一道独特风景。 酬师之情,溢于“宴”表 孩子考入理想学校,这是一个家庭的喜事,更是一件幸事。当此之时,学生感谢老师多年来的培育之恩,这是人之常情,于是,大摆酬师宴便成为许多家庭的首选方式。一位公司总经理周某的孩子今年考取了北京一所理工大学,周总欣喜之  相似文献   

9.
吕菊 《兰州学刊》2006,(9):53-55
温室殿建制自汉至唐多有,但从史料的考证可以发现保暖作用只在其次,而主要用于宴息、议政、藏书等。温室殿在皇帝生活和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由方位因素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张胜海 《学术探索》2005,(3):131-135
曲宴本义,并非设有音乐歌舞之宴。它是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时间、地点不固定,席上常有赏花、赋诗等活动,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曲宴是一种高档的休闲方式,由汉到清不断发展变化,而以在宋代最为兴盛,也最典型,多为辽、金所模仿。  相似文献   

11.
从管制发展史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变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西方管制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脉络为线索,通过分析近几百年来自然垄断产业管制改革的主要经验以及理论发展的历史逻辑,揭示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要提高高校共外资料室书刊资料的利用率 ,需精选书刊资料 ,按国家标准分类、编目 ,并编制专题目录等 ,使其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崔瑞萍 《晋阳学刊》2011,(4):130-133
汉代碑铭文兴盛,是当时盛行的各文类中的显学,历来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汉代碑铭序文中出现的大量变体、破体现象,却一直没有在文学研究中得到应有的关注。其主要表现是:碑诔文体功能的接近引发以诔文笔法作序;非事功化带来的志怪传奇体渗入;碑铭形制变化影响——碑传文私人化增强,叙述方式由单一描述加入对话;文人的逞才显能心理使赋体、诗歌体流入序文。  相似文献   

15.
期刊是靠特色存在的,拥有特色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期刊的特色意识在于锁定读者市场,体现自己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为读者提供独到内容的刊物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英华 《北方论丛》2003,4(1):24-26
对于国情的认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起着决定性作用。翻开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正确认识国情是党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根本保证,党史上的重大失误又都与对国情的错误认识有重要关系。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深刻理解我国现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适时调整政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担负着重要责任,媒体是公民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媒体及其工作者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宣传报道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