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潇  马腾跃 《职业》2008,(12):76-77
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在变,生活在变,关于职业的一切也在变化。我们以十年为跨度,截取了分别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工作的五位职场人士的工作片段,挖掘出三十年特有的职业记忆。回味职业的变迁,兴味盎然,又让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
姜青 《职业》2008,(34)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3.
姜青 《职业》2008,(12):78-78
职业,是人们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职业也是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业和专门职责。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职业的更替,又折射出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展开改革开放三十年职业变迁的画卷,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大家原来熟悉的一些职业在消失、萎缩,而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新职业出现。  相似文献   

4.
晓宇 《职业》2002,(12):10-13
职业的脸在变,职业的性格也在变。对全年职业性格的盘点,只是我们的一个尝试。希望通过这个盘点,读者对2002年职业的性格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当然仅供参考,因为最了解它的还是每个职业的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5.
英美新批评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三十年代在美国成形,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达到顶峰,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逐渐式微。新批评曾经对西方的诗歌批评产生重要影响,进入中国后也对"五四"时期中国新诗的批评工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苏丹小说中的现实主义萌芽产生于三十年代初期.从1930年-1945年的这段时期,由于社会、政治及文化诸因素的影响,苏丹文学家们把目光转向了社会的现实. 三十年代初期,苏丹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人民群众的民族觉悟日益提高,现实主义倾向正是适应这股潮流而产生的. 在这一时期,作家们把短篇小说作为抗议社会压迫、抨击社会黑暗的手段,借小说来表达他们的政治思想与社会主张.小说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有些作品批判阻碍进步与发展的现存社会关系;有些作品描写社会下  相似文献   

7.
专业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根据科学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的学科类别.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都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80年代以来国家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8.
《职业》2011,(28):10-15
这是一份堪称奇迹的职业:在国外存在多年,管理有序,地位高尚;在中国存活了近三十年,至今没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保守估计从业人数不少于100万人……  相似文献   

9.
冯华 《职业》2008,(30)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指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学改革的策略创新方法.它注重对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行为能力与全面素质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教学法逐渐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论中的新思潮,日益被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界和劳动界的专家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于俊贵,出生于河北省隆化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80年代初期随民工潮进城创业.经过多年的寻觅、坎坷、奋斗,他最终选择的职业是旅游职业经理人.现在领导着70余人的北京好时旅行社,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创营业额2700余万元,在旅游业内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国平 《现代交际》2012,(3):230-231
中国教师外向性的职业声望近三十年来始终名列前茅,但是教师的自我职业评价却低于社会公众对其职业的评价,究其原因主要是社会公众与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不一致。教师群体内部的职业认同差异主要是因为各自拥有的财富、权力不同及社会比较方式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
《职业》1994,(4)
技工学校招生工作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汪裘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根据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90年代要逐步做到,使大多数新增劳动力基本上能够受到适应从业岗位需要的最基本的职业技术训练;在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  相似文献   

13.
董晨阳 《职业》2016,(13):8-9
在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上,《职业》记者就世界技能大赛相关问题,采访了台湾技术代表谭仰光先生. 技职教育,产业与就业的无缝衔接 《职业》:请您介绍一下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情况. 谭仰光:20世纪60年代,台湾由农业发展逐步转向工业发展,并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工业与轻工业以及传统制造业为主,于是积极增设高职学校,推展职业教育;并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也积极设置职业训练中心,推展职业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4.
《社会学》2005,(3):45-51
20世纪60、70年代,工作与家庭就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出现了。到了80年代,它已从起初的关注“双职工家庭”与“职业母亲”领域发展为多学科、多理论视角的研究领域。Menaghan和Parcel在1990年的综述中给该领域作出了一个概念界定。十年过去了,研究者们一直热衷于工作与家庭的相互关系研究,尤其注重工作对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成员发展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杨挺伟 《职业》2007,(34):18-19
职场曾风靡"什么挣钱做什么".在这个行行出状元的新经济年代,含金量高、发展前景广阔的职业层出不穷.在《职业》杂志奉献给读者的年度盘点中,自然少不了最热门职业的盘点.而我们所定义的最热门职业即2007年度人才需求量最大的、高薪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受职场人士追捧的职业.  相似文献   

16.
由张小建同志主编,集一批亲身参与和亲眼见证中国就业改革发展三十年历程的同志共同精心编写的《中国就业的改革发展》一书付梓了.全书采取历史叙事、综合评论、经验总结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亲历者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和对工作演进的思考,运用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细致平实地记录了中国就业三十年的发展脉络和制度变革的风雨历程,垒面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就业三十年改革进程和探索创新的艰辛与辉煌.对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洛 《职业》2004,(5):13-14
时代在变.人们的价值观在变.人们对"优秀""先进""典型"的看法也在变. <职业>通过采访和网络进行了一个"您心目中的办公室劳模什么样"的小调查,并邀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郑东亮副所长进行了点评.从调查和点评中.您会发现时代所带来的变化,也会发现时代变化中所保留的一些根本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刘晗 《职业》2009,(28)
60年,中国的职场变化在京城四世同堂这个大家族中得以验证. 从"统包统配"到"自主择业" 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就业问题几乎不会给人们带来烦恼,人们天经地义地享受国家"统包统配"按人头分配工作的"铁饭碗"福利.记者了解到,"刘"家"70"前出生的人几乎都沐浴到了国家"统包统配"工作的阳光,像高宜正老师从事的幼师教育、刘振铎夫妇的地质学专业都是由国家分配的工作,而且都是一辈子扎根于所做的职业.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5,(7):31
盛夏的来临带给人们的似乎不只是炎热,还有一丝焦虑和不安.Helen就有这样的焦虑.30岁的Helen工作已经将近七年,做过翻译和秘书,现在是一家德国在华分公司的销售经理助理.在这个公司的两年里,她又做翻译又做助理,本应充实忙碌的生活却令她越发感到迷惘和无助.由于业务发展较快,公司又招聘了几位新的秘书和助理,本应得到提升的Helen像被遗忘了一样.这让她感到气愤和失落,同时也让她看不到自己在公司的前途.更让她迷惘的是,三十岁的人了,还做助理,未来会怎样?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哪里?  相似文献   

20.
[专家简介] 陈嘉映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全球职业规划师,现任快乐工作网首席职业咨询师.曾在世界500强所属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12年,完整经历了从普通员工、班组长、部门经理到子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的茂长历程,并积累了担任中外合资企业董事长、创办民营企业等各类型经齐实体的运作经验.秉承"成就职业梦想,享受快乐工作"的理念,创办公益职业主题网站--快乐工作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