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元玲 《决策与信息》2011,(11):272-273
电子货币作为货币形态演变的最新形式,它是一种在网上基于电子信用发展起来的,以电子脉冲进行资金传输和储存的一种信用货币。电子货币具有交易便捷、交易成本低、简化国家汇兑等的优势,同时也给中央银行的监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本文从货币政策独立性、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目标出发,分别阐述了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按照法定货币单位来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它是一种无形货币,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系统里。电子货币得以流通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设备和各种交易卡为媒介的,即电子货币是在现有的银行、支票和纸币(铸币)之外,通过网络大量流通的钱。与传统货币一样,电子货币本质上也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也反映商品的价值,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和国际通货等职能。电子货币的出现使支付手段向无纸化迈进,进而改变了传统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程序,电子货币的内部控制亦成为会计管理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电子货币的特殊性,因此,相对与传统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而言,电子货币的内部控制有其自身特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货币流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现金收支总额、货币流通量不断扩大,现金收支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居民储蓄收支对货币投放回笼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投放回笼在季节上呈现规律性变动特征.作为影响现金流通变化的因素也呈现出多元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带动货币投放增多;居民手持现金增加,增大货币投放量;经济主体多元化,导致交易性现金需求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决定了地区间现金投放回笼结构变动;劳动力市场变化,对货币流向产生重大影响;农副产品收购对现金支出影响减弱,但区域性、季节性特征明显;新的电子货币及结算工具推广应用对地区间现金投放回笼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4.
杨秀珍 《决策探索》2006,(11):66-67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现在的法定货币是纸币,那么纸币是否具备这些职能呢?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一般商品阶段时期、特殊商品阶段(一般等价物阶段)时期和固定商品阶段(货币阶段)时期、符号阶段(纸币和电子货币阶段)时期而到达信用阶段时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商品阶段时期、符号阶段时期和信用阶段时期.  相似文献   

5.
姬强  胡旻  马嫣然  张大永  郭琨 《管理评论》2022,34(2):102-111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对于数字货币的需求迅速增大,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全球数字货币的波动也可能对中国金融资产造成输入性风险。本文测度了全球数字货币资产价格波动对中国大类金融资产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识别了影响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大类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核心因素。结果发现,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具有一定的极端风险关联性,长期看,全球数字货币在该系统的风险传导中占主导地位,受国内金融资产的影响相对较小;短期看,下行风险总体关联性波动以及瞬时大幅上涨次数要高于上行风险总体关联性。同时,市场中的恐慌情绪是全球数字货币与国内金融资产之间系统性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金融资产之间的关联往往表现为一个复杂动态系统,不同资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联动性。对金融资产之间相依关系、风险传导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及时防范风险冲击,规避损失,而且对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探讨加密货币网络拓扑性质,选取2018年3月20日至2019年12月31日37种主要加密货币为研究对象,运用非线性DCCA相关系数和传统的线性相关系数构建加密货币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同时运用随机矩阵理论对两种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去噪过滤,在不同的阈值下构建加密货币网络,研究加密货币之间的相依结构、网络拓扑性质和各加密货币的风险传染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加密货币之间的非线性相依关系更加强烈。加密货币网络呈现出小世界效应,在不同的阈值下,加密货币网络的连接关系强度不同。当阈值较小时,加密货币网络比较稠密且稳定性较强;当阈值较大时,加密货币网络比较稀疏,此时加密货币网络的平均度和平均聚类系数也较小;并且两种相关系数矩阵下的加密货币网络主要表现为异配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加密货币市场中存在大量随机噪声,根据随机矩阵理论去噪后加密货币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紧密,在同一阈值下去噪后加密货币网络平均度和平均聚类系数有所增大,异配性更加明显。通过对加密货币网络风险传染实证分析可知,以太坊和艾达币的风险最容易在网络中传染给其他加密货币。加密货币网络呈现出不同的局部时变特征,并且阈值较小时,网络的局部时变特征更加稳定。实践中建议最好从非线性的角度测量加密货币之间的相依关系,并且要考虑相依关系的动态性;从事加密货币的投资者要时刻注意加密货币资产之间的风险传导,特别是以太坊和艾达币对其他资产的影响;建议相关金融风险监管者加强对加密货币的监管,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1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风险,源于事物的不确定性,是一种可能发生损失或影响获益的机会。对商业银行来说,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金融环境的动荡等等都有可能对银行经营安全构成威胁。金融业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商业银行经营的是商品经济中使用最频繁、地位最特殊的商品——货币。人人都使用货币,人人都需要与银行打交道。特别是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8.
防范风险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在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背离,导致银行蒙受经济损失或失去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与可能.  相似文献   

9.
网络虚拟货币的本质及其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虚拟货币的迅猛增加和流通可能产生的风险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认为:网络虚拟货币是"网络社会"借用现实货币的名义,模拟货币机理,在虚拟世界中使用的一种计算单位,不是真正的货币;网络虚拟货流通中可能存在着对网络经济发展和现实货币流通冲击的风险,因此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网络虚拟货币实施全方位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银行间交叉持有同业存款时,风险共担和传染是可能的。银行间市场结构的不同会对风险共担和传染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三阶段流动性偏好模型的一般分析框架,讨论了应对危机时银行微观层面的资产清算顺序的异同对于银行系统脆弱性的不同影响,并从合作博弈的视角探讨了"货币池"风险免疫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不存在银行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当问题银行流动性波动足够大(ε>ε) ,银行间风险传染可能难以避免,而当流动性短缺ε在区间[ε,ε]内,银行间的合作博弈效果最优,风险传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银行间市场的"货币池"免疫结构模式可以实现风险分担和防范银行间风险传染,从微观层面提供了一种银行间市场危机传染的内生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