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显然,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与此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数字中国发展的新蓝图,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但是,由于缺乏数字素养和日常生活实践的充分表达,老年群体面临"数字鸿沟"问题,这也成为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一道障碍,引起广泛关注。为此,文章从老年人数字社会排斥的理论指向和现实问题出发,在老年人现实生活经验与实践中分析社会排斥的根源,探讨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可能路径与未来方向。文章以65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对宁夏银川市和石嘴山市四个社区的老年人居住家庭和所属社区开展实地调查。调查发现,以数字技术的变革为驱动的数字社会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态度和行为模式,重建了人们的社会联结纽带。这一点,在老年群体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在融入数字社会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数字鸿沟"限制,该群体受到了社会排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需要全面理解老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就是全面数字化、数字平台化和智能化以及社会个体化的现实。剖析老年群体在结构性排斥的驱动下,经由主体建构与策略选择共同作用下"复合型排斥"的生成机制。基于此,应当从社会、社区与个体的多维融合视野出发,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完善数字社会和数字中国的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政府各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社区组织化建设,激发银发活力,再造老年人的主体性来消解社会排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
李想 《国际公关》2023,(1):73-75
随着数字科技的盛行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大,数字科技在娱乐、医疗、通信、出行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数字技术的使用为老年群体带来了红利,但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如老年群体的数字排斥和“数字鸿沟”。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群体数字融入难的现状,剖析老年群体产生“数字鸿沟”的原因,并从政府、媒体、家庭、老年人自身四个主体出发,提出以政府支持为基础、媒体引领为保障、家庭促进为依托、老年群体自发融入为动力的老年群体数字融入路径,加快老年群体的数字化融入,提高老年群体的数字包容。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技术与社会体系的深度融合,老年群体正在面临各种数字融入难题,遭遇新的数字贫困问题,具体表现为数字接入贫困、技术运用贫困和信息素养贫困。老年群体数字贫困治理已经成为极为迫切的议题。从政府责任视角来看,老年群体数字贫困治理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角色缺位、不作为和乱作为等"责任漂移"现象,概括为制度设计滞后和政策回应不足两个方面。为此,需要进一步强调老年群体数字贫困治理中的政府责任,从理论依据、治理困境、责任定位三个层面理清政府的履责逻辑,明晰政府在制度体系设计、公共服务兜底、社会权利保障中的具体责任。老年群体数字贫困的有效治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优化服务方式,坚持数字时代的人本理念;强化财政支持,助力数字福利均等共享;完善法律规范,编织数字权利保护网络;构建长效机制,确保治理行动持续深入;联动多元主体,整合数字贫困治理力量。  相似文献   

4.
盲人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中的组成部分,其生存状况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此,以盲人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盲人的生存困境及应对策略进行质性研究.收集资料方式主要包括深度访谈法、非参与式观察法,资料形式主要为实地笔记、研究对象档案等,资料分析采用三级编码技术,由此建立了"盲人的生存困境和应对策略建构"这一理论模型,其要素包括生存困境及情境,影响策略形成的干预性条件,具体的应对策略以及应对策略所带来的结果.其中,生存困境及情境是生存和应对策略产生的基本前提,但生存和应对策略的形成又受到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预性条件的影响,生存和应对策略又产生了积极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技术进步并不必然带来信息的平等共享,相反,由于传播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的信息鸿沟,使得不同地区社会发展差距拉大.和发达地区比较,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这种差距拉大的现象尤为突出.文章从传播学“知沟理论”的视角切入,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贵州省惠水县长安乡为个案,分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使用效果较差的事实和造成这一现状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社会不断更迭发展,老年群体却因数字技能缺失而深陷数字鸿沟,导致其数字社会融入困难这一问题愈发突出。基于此,研究在梳理老年人数字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入并整合SOR理论和期望不一致理论,构建以“刺激因素—机体中介—反应行为”为逻辑主线的理论模型,并依托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老年人的使用感知、使用态度等机体范畴变化受外部刺激因素的影响,老年人数字社会融入困难行为受机体范畴变化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应不断优化刺激因素,给予老年群体支持与鼓励,帮助其树立对于数字社会的正面感知,以期减少数字社会融入困难行为的产生,实现从“阻老”到“助老”的转变,切实增强老年群体在数字社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以佛山数字有线电视发展为例进行分析造成中国数字有线电视发展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电视内容资源匮乏、新兴电视媒体竞争、各自为战的利益格局阻碍等。这些问题可通过制播分离、网台分离、频道专业化等措施,整合广电、电信部门之间的利益,改革广电管理体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作为文化产业核心群落的传媒文化产业,更是朝着产业之路不断迈进.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媒文化的内容及生产方式,也给传媒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究我国传媒文化产业在数字时代面临的发展困境,试图通过危机分析来寻找契机,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智能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各界对老年群体的深层次关注也逐步展开,如何维护老年人在数字社会中的尊严和提升其主体性等问题更成为焦点。打造积极健康的老龄化社会,保障老年人享有平等的数据选择权和技术尊严,让老年人在快速融入数字社会中有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在自我承认和社会承认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彰显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以霍耐特承认理论为视角,探讨了数字时代老年群体的承认模式和老年群体的新型社会化互动形式。  相似文献   

10.
履约条件下烟草包装的困境与生存谋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的实施,烟草包装因警示范围广泛,健康警语醒目,审美情趣大减,履约时限紧迫而面临生存困境。鉴于国际国内形势,烟草包装的生存谋略应同步实施审时度势,打好时间差;因地制宜,打好地域差;把握国情,用好政策差;利用分歧,拉开实力差等策略。借鉴“曲径通幽”的哲学思维,中国烟草还可采用喜庆包装、幽默包装、图腾包装、环保包装、和谐包装、卡通包装、激将包装、防伪包装、悬念包装、时尚包装等手法,拓宽包装设计空间。  相似文献   

11.
谬误的司法判决的确可能打击公众行善的热情,但人们天性中的古道热肠却不会就此消失。只是,助人为乐的义举和扶危济困的良知太需要唤醒,太需要道义和法律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首要因素。知识与知识能力的巨大差距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知识与知识能力差距及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2 1世纪知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是技术演化到产业层面的存在形态,从知识论的视角来看,产业技术是复杂的技术知识体系,是在产业语境中被重构的具有地方性特征的知识体系,产业技术的知识是由主导技术知识、共性技术知识和产业语境知识构成的.承认产业技术知识的地方性意味着反对普适性,强调产业技术知识是在产业语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但这并不限制知识的增长和转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认识产业技术知识地方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是对产业技术内涵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4.
摘 要:随着儿童观的转变,儿童权利得到保证,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游戏也受到重视。但在社会加速中,游戏非功利性、天然性的特征与社会加速中的成就压力、时间焦虑相违背。幼儿园游戏与加速社会之间的对立,需要在理解加速社会本质的前提下,寻找幼儿园游戏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时间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长期为人们所关注。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理解时间,将其看作是人的积极存在、发展空间和生命尺度,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时间的剥削本性。在今天的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背景下,人的积极存在发生了新的异化,模糊劳动与闲暇的界限进一步压缩了人的发展空间,片面强调当下的消费观则消解着生命尺度,反映出数字资本主义的时间剥削事实上在进一步加重。为了应对数字资本主义的全球性扩张,必须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拓展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以克服数字异化,努力转变主体的时间观念以建构生命的尺度,从而超越资本时间剥削的逻辑,使自由时间复归于民。  相似文献   

16.
从表意汉字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的属性及汉语文化的共时态特点出发,文章对"能指"和"延异"之于中西方文字及文学文本所具有的不同意义进行对比,指出解构文学语言之无谓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之偏颇。  相似文献   

17.
以社会治理理论为视角,分析2010—2014 年残疾人事业统计公报中有关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数据发现,离散型的行动主体是无障碍环境建设困境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迫切需要坚持合作治理理念,建构国家、市场、社会组织和公民多元行动主体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平等对话、协调融合和责任共担机制。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是国际人类学界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之作,影响力一直长盛不衰,其意义经常被学术界研究和关注。关于《江村经济》的意义,目前学术界已经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如跨过“文野之别”、开创“社会学中国学派”以及社区调查研究方法等,但很少从科学知识的视角研究其意义。从科学知识的视角看,《江村经济》记述的有关中国农民生活的知识是鲜活的、翔实的,应当属于“自然知识”,而不是“规范知识”。《江村经济》提出的解决中国农民贫困、饥饿问题的办法发展现代性的乡土工业,建立在费孝通实地社区调查的基础上,对于社会变迁起着渐进延续、平衡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自提出以后很快成为国际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融合教育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在融合主体的接纳态度与行动支持、教师专业能力与合作意识、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资源投入与共享等方面仍然面临困境。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对融合教育困境进行理论反思,提出构建融合共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调整课程与教学、完善资源配置等建议,以期为推进融合教育、提升融合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西方“知沟假设”理论评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西方传播学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知沟假设”的研究层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 ,指出了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和个体层面在理论上各自的优势与缺陷 ,尤其从低社会地位群体角度 ,对个体层面无视大众传播的社会后果进行了剖析。文章也从作者在国内所做的大型实证研究出发 ,试图寻求两个研究层次的联结 ,并对“知沟假设”的未来研究进行了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