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识教育"是从欧美高校引进的,其基本理念是追求和探讨永恒的真善美的人性。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核心诉求是"君子儒"的养成,与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殊途而同归,因此国学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开展国学教育,需摒弃功利目的,体会"无用之用"的深刻内涵;需引领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培养他们对古典文明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需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关于大学通识教育的经典理论,分析了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的看法。研究认为:大学通识教育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培养人才方式的趋势是实施通识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的教育模式离实施通识教育相差很远,关键问题在于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以将学生培养成为终生有思想的公民、具有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判断的能力为准则,彻底改革现行的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实施通识教育,是我国大学改革与发展重要方向之一;在我国大学实施通识教育虽任重道远,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香港“中大模式“的通识教育与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港中文大学以德智并重、重视通才培养、强调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而著称.在香港高校中,中文大学是开设通识教育最早且又较为成功的典型,并形成了"中大模式".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被誉为均衡教育,目标是达到兼顾专业与通识均衡发展的理想.中文大学认为,通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但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具备较高的社会认识能力,领会丰富的价值观和理解较为深刻的道德含义,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毅力;其通识教育重点是道德教育、文化教育与人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通识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让人自由的大学精神。将通识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学践行通识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可以在理念层面设计清晰的培养目标,在制度层面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课程模式,在组织层面推进深层次的变革,在执行层面注重师资的培养以及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5.
研究指出,在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承担英语语言教学的任务,还要融合通识教育的内容;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不仅要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且要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之目的应该是培育“人之整全人格”,基于此,当下通识教育在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位置开始凸显,而真正能够体现通识教育之目的,实现大学之理念的应该是通识教育中的哲学教育。哲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思维问题的习惯,开阔学生看世界、看文明的思路,提升学生的灵魂,达到塑造“人之整全人格”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台北科技大学在台湾地区享有"工业推手一世纪,企业摇篮一百年"的美誉,为台湾的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台北科技大学的成功,是诸多因素促成的,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该校长期秉持"全人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和融会贯通的原则,精心设计和努力实施了一套成效显著的通识教育体系,使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八大核心能力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成为深受业界欢迎的人才。通过梳理台北科技大学的"全人教育"理念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归纳总结了其特色和亮点,进而阐述了台北科技大学的通识教育对大陆高校的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以及通识教育实践的意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层次发展,通识教育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它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突出体现了教育的生态意识。在高级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通识教育理念,以培养学生整合多种知识的能力,吸取人类多种文化的精华,使学生的智慧、道德和身心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自派加德提出通识教育理念之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便具有了不可割裂的关系,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先后出现了“融合-分裂-对立-融合”的关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系的这种演变除了受到社会需求、大学教育理念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大学内部制度的变革与发展也是两者关系形成与变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大学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更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加强通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通识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通识教育是目前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对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至关重要.文章从教育的本质来认识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各自的功能及价值追求.回顾了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探索,对我国大学推行通识教育的若干问题,如推行通识教育的环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识教育脱胎于自由教育,它们有相同或相似的精神实质。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心灵的自由,造就心灵完整的个人。通识教育的课程教学是自由学习,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我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指向是明确培养自由心灵的目标、课程和教学要以学生自由学习为中心。  相似文献   

13.
"通才教育"(又称通识教育)办学理念的发扬光大和成功实践,是西南联大在抗战时期创造教育奇迹的原因之一.自20世纪中国近代大学建立以来,就有一批受西学影响的教育先行者秉持"通才教育"的理念,并开始付诸实践.西南联大成立后,校务实际负责人梅贻琦进一步在理论上对通才教育进行了阐释,在实践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实行文理兼修,以学分制为主体,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选课制度.此外,西南联大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极大地推动了通才教育的实施.西南联大给我们的启示是:大学教育不能只限于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而是要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质和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4.
哲学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由哲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除了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外,教学方式改革也是有效开展哲学通识教育的关键环节。哲学通识教育教学方式必须符合哲学的本性,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尊重大学生的成长规律,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哲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为例,重点探讨了台湾地区高校通识教育理念与运行模式。通识教育不是专业以外的补充教育,而是建构专业基础的教育;通识课程不是浅化的专业课程,而是具有整合性与贯穿性的课程;通识课程不是在教有趣的东西,而是以学习者为本位,建构其所需具备的"核心能力"。确立通识教育在大学基础与核心教育中的地位,统筹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与经营管理,培养基于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跨领域整合能力的人才,将对大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识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理念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通识教育的教育价值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知识观重视学生知识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掌握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的学生观是主体性的学生观,也就是要树立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是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高师院校通识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有全面知识、广阔视野和完整人格的"有教养"的人。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和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都对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缺失已成为影响教师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正确认识通识教育的哲学内涵,制定全面的通识教育计划,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提高高师院校师资队伍质量等途径,有助于进一步完善高师院校的师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通识教育是大学生均应接受的有关共同内容的教育,外延上包括人文精神(素质)的培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逻辑学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课程。逻辑学教育能够改善大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准确、严密地表述和论证思想,可以提高大学生识别、驳斥谬误与诡辩的能力,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其他各门科学知识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逻辑学是大学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大学通识教育中处于最重要的基础地位,可以对培育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以回归知识整体性、培养"整全的人"的教育理念成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品德培养目标实现了内在契合。在教育生态学视阈下,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融合创新和生态互动,不断开拓教育改革的思路。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模式上要求打破原有的师生二元对立、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互动、知性与感性兼修、注重实践的教学探索,力图使学生得到知行合一的理解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融合通识教育,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教育是建立在对人与社会本质认识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大学教育思想和培养策略。我国高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把培养具有全面创新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宗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政治保证、精神动力和情感需要,这也正是创新教育的内在要求。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是相通的,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推进通识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