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数据化生存是现代社会生活的认知图式与实践表征之一。在数据赋值的话语实践体系中,量化身体代表着全新的评价模式和意义价值,其所代表的技术价值成为自我身体对照与确认的参考体系。通过自我身体数值化、身体追踪精准化、身体展示立体化,量化技术与自然身体之间形塑了互动关系。量化技术与自然身体之间的互动实践凸显着身体伦理困境,数据量化的逻辑呈现遮蔽了主体存在,量化指标的意义确认与赋值分割着自然身体与理想身体之间的差距,自然身体迎合了当代身体工业,并始终处于“被衡量”“被评价”的焦虑状态。数据化生存语境下,技术取向与身体伦理的统一性、凸显“关心自己”的价值原则、伦理评估与风险控制的双向进路,则可用以调整量化技术与身体意象之间失衡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2.
数据主义代表着大数据时代的一种社会思潮,是人类意识形态上的数据化变革。数据主义的生成逻辑是文化、技术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古至今根植于人类内心对神秘未知力量的崇拜本性是数据主义生成的文化基石;大数据技术在信息维度上建构的“数据世界”是数据主义生成的技术动因;后真相社会导致盲目崇拜、物性依赖的双重遮蔽环境是数据主义生成的肥沃土壤。而数据主义的思想实质包含了从本体到实践的思想溯源。在本体论层面,数据主义是“万物皆数”思想的现代化发展;在认识论层面,数据主义是一种经验主义思想的回归;在价值观层面,数据主义者奉行“数据解决一切”的工具理性至上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数据主义是一种饱含欺骗性意识形态的技治主义幻想;在思想实践上,数据主义是计算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路径。数据主义的出现向人类主体性地位发起了挑战,为挽救失落的人文,数据主义应走向“技术人文主义”。技术人文主义下的一切“人-技”共生关系都是人类自我存在的新维度,一切数据自由终将是人类自由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实践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将社会生活中的主客体统一于实践活动,提出社会时空是人类历史得以构成的基本要素。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以数据为基础,生成海量数据引发数据结构和数据分析技术的质变,使人类社会数据化,且逐渐呈现出信息的有序化特征,推动人类实践的信息化和虚拟化。人类的认知也因此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扩展,人类实践的时空建构也随之扩展。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时间与空间、虚拟与现实以信息为基础,融合并统一于社会时空。  相似文献   

4.
麦克卢汉依据受众参与程度和信息清晰程度来区分媒介的“冷”“热”属性。“冷媒介”一般被认为是受众参与度较高和信息清晰度较低的媒介。依据这两个标准判断,大数据技术亦是一种“冷媒介”。文章以“冷、热”媒介理论为依据,从两个角度剖析大数据技术的“冷媒介”属性形成的根本原因:数据分析在意思表达上的“去精求全”和受众在数据库形成中起到的能动作用,其本质在于大数据技术对人类感知能力的数据化。   相似文献   

5.
关于虚拟财产的本质属性,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的分歧,主要在虚拟财产“物”的属性或“数据”属性上;对于窃取虚拟财产罪名的认定,主要分歧为是盗窃罪还是非法获取计算机系统数据罪。虚拟财产是运营商以二进制01串生成的代码数据,以电磁记录的形式存在,其本质并非财物,以财产犯罪对虚拟财产进行直接保护会导致理论与实践产生诸多冲突。虚拟财产具有数据属性,数据化保护路径可以使其法益保护更周全,使犯罪对象更相洽,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因此,通过保护计算机数据从而间接保护虚拟财产是解决虚拟财产被窃取问题的有效途径,对非法获取该类虚拟财产的,应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论处。  相似文献   

6.
作为信息数字编码发展的产物,大数据扑面而来并整体呈现出一个不同于物能世界的信息世界。作为不同于物能存在的信息存在,大数据具有重要的存在论意蕴。由于越来越以数据网络的形式存在,且通过使物能存在网络化,大数据意味着存在的升级。这种存在升级意味着存在由物能世界到数据世界的扩展,信息和物能存在的网络一体化,存在过程及其把握的更高维度的提升,人和世界存在与发展信息层次的一体化展开。基于信息存在的大数据形态,不仅可以得到“ontology”涵义从本体论到存在论嬗变的大数据观照,看到从本体论到存在论、从实体存在论到关系存在论、从最基本的物的存在到最高层次的人的存在、甚至从存在到非存在嬗变的逻辑,而且可以看到存在的未来已来维度,从而进一步看到大数据基础上存在论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更深层次关联,直至存在论的人类学意蕴。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大数据技术在功能和效果的高度融合上面临着时代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数字化“量”与大数据“质”之间,教学内容被动式灌输与大数据主动式输入之间,教学内容浓缩化、碎片式、拼接型与大数据传播信息广泛性、链接式、互动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和距离。在大数据的时代机遇面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从大数据核心特征、大数据实用化过程以及大数据信息传播规则入手,利用大数据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技术改良教学内容的编排逻辑,实现教学内容的分众共享,把控教学内容的话语权方向。为此,依托“协调、开放和共享”的创新发展理念,遵循大数据内容生产规律,运用大数据技术改变内容生产方式并借鉴大数据C2B定制模式,以优化教学内容动态格局,实现教学内容双向互动,并推进教学内容分群定制。  相似文献   

8.
犯罪预测是警察部门进行犯罪预警与侦查的重要手段。大数据背景下的犯罪预测兼有传统犯罪预测原理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双重特色。犯罪预测大数据化改变了传统警务的执法模式,提升了犯罪预测的效率与精确度,确保了执法过程证据留痕与可追溯。与此同时,数据化的犯罪预测中存在的"黑数据"现象、数据获取过度侵犯个人隐私、算法不透明导致的歧视偏见以及数据壁垒的存在,给科学的犯罪预测造成一定风险。为应对风险,有必要优化犯罪预测中的数据选择标准,在数据收集时坚持信息"个人自决"原则和比例原则,一定范围内促进算法公开与透明,加强数据之间的交流与共享。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商业秘密与数据信息的关系、现行商业秘密保护模式的缺陷、以及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等问题,指出在大数据背景下商业秘密保护面临的困境,并从立法、行政监管与企业自身防范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完善与统一商业秘密立法,增加并完善数据化商业秘密立法保护,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行政监管,以及企业提高防范技术等措施,进而改善大数据背景下的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弥补立法的缺失,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市场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别于工业经济的用户参与创新模式,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成为数字经济的创新模式。其形成机制在于: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构成大数据资源的社会基础,将工业经济时代供给与需求的联动关系改变为数据驱动的适应性关系,从而成为数字经济的一种创新模式,并形成第三种市场信息机制——“数据化之手”。该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人工智能的介入使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更普遍地存在,数据和数字平台构成新型生产工具,适应性创新产品或活性服务构成新型劳动对象,二者结合形成数字经济的新型生产资料;二是人与人工智能双劳动主体在企业与用户数据化互动创新中构建起现实劳动与虚拟劳动相结合的混合智能劳动,使数字经济的生产关系呈现适应性创新特征,网格制与科层制的结合则成为数字经济的制度变迁基础。  相似文献   

11.
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其关键就是要揭示出人文知识的认识型断裂,从而为现代人文知识的建构提供说明。而现代人文科学的核心就是人的出现。在福柯看来,所谓人的出现,不仅是说现代人文知识给予了人一个特殊的位置,而是说从此以后,人们可以思考人了,人成为认识的对象或客体。然而,一旦人成为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的认识对象或客体的话,那么,人就正在从这个世界中消失。由于人正在消失,主体正在被颠覆,因此,福柯认为,这就意味着屈从于主体的整个西方文明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现代遗产运动中出现大规模的遗产制造,根源在于忽视了文化遗产与遗产主体是一个合二为一的整体,剥离了遗产主体对遗产物的自我归属与情感依附。以"物"(things)就是"物"(object)而非"人"的态度来处理文化遗产,从而出现遗产主体的受挫感。以文化遗产是遗产主体记忆的载体、自我存在与延续的方式为论述起点,分析作为文化遗产的"事物"如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转化为"自我"的构成,从而实现了作为客体的"物"与作为主体的"人"之间的互化,使得"物"成为人们自我存在与延续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
主语作为交际的起点,其信息的明确性是句子信息传递顺利进行的前提。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代词、转喻、话题等可以使认知主体通过一定的参照点来建立和目标实体之间的某种心理关联。其中,指示代词强调实体之间的接近性,转喻依靠实体之间的关联性,而话题提供了一个选择域。在相关参照点的参照作用下,实体相关的语法属性被激活,主语的信息得以明确。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数据形式的多样性使得对问题和现象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单纯利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文章所研究的是一种由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共同组成的具有立体数据结构的三维立体数据的分类问题,以定义的常数型均值以及动态非相似度为基础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同时,以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实际数据进行相应的实例验证。结果证明,该种方法能有效的从规模和趋势上对三维立体数据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5.
根据书评基本要素,网络在线书评可以被看作是书评在网络环境下运用网络在线交互特点,实现对网络文学评价并宣传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网络文学是网络在线书评的主要对象,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媒体的支持是网络在线书评存在的物质基础。网络在线书评与传统媒介书评的理念、模式、规则有着实质性区别,二者在书评对象、书评方法上存在差异。网络在线书评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书评主体的多元化、书评信息的商业化、书评过程的交互化、书评媒介的现代化、书评语言的直观个性化等。  相似文献   

16.
罗马物权法的发展趋向蕴含了现代产权制度的若干要素。我们认为现代产权可以 定义为以出资者投注给企业的资产为基抽,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对企业现实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源于国家强制 力对企业资产的增值功能的保护而 派生的诸附设权等各种权利 的综合。产权的主体只能是企业法人,产权的客体不仅包括资产,而且包括负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对人类生活的渗透,基因技术给人类生命的优化与延续带来了福音,也使科学家扮演起上帝的角色。科学家可以用不伤害人体的方式复制器官,甚至进行活体器官交易,但这种将主体当作客体的操作对民法的前提假设具有颠覆性的影响。人们不禁要问:活体器官是为物、有体物或是有形财产、动产?人与物之间的对立,开始从另一端相对化。人们称之为生命物化,或主体客体化。自古罗马法以来"物是相对人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东西"的经典论断受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18.
网络交往实践是多极的网络主体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无限量的数字符号为中介,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的新型的、高级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因为网络全球一体化、即时化、互动性等特点,使人类的交往内容、交往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交往实践由主—客单向交往转向主—客—主交互性交往,大大地高扬了人类的主体性,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导致社会交往的速度和效益空前提高,推动人类真正进入到了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普遍交往时代,为实现人类向自由人联合体的自由个性交往的目标迈出了质的一大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当代科技革命的重要进展。面临高科技发展与经济转型,我国研究生教育正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学科结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以适应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角度,谈了作为一名从事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工作者对近些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与热点研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对风景园林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学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我国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热点研究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存在着学科专业名称混乱 ,培养目标不明确 ;专业口径过窄 ,人才独当一面的能力不强 ;重艺术形式 ,轻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倾向。当代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热点领域和热点问题包括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趋势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风景园林学科的挑战 ;大地生态理念的建立与风景园林设计观念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