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系统收集整理了四川省西昌市黄联客家方言岛的亲属称谓词。试从血亲、姻亲和其他关系三个方面来对黄联客家话亲属称谓词做一个系统的描写分析,并对其中部分称谓做了语音上的分析或传统文化含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晚清民国福建人才辈出,文人墨客层出不穷,可谓群星璀璨,在近代诗词文学中占有重要席位。今择取其一一词客,观茸一字、品其询、话其事。  相似文献   

3.
词汇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在划分方言区域时,有时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词就能表现方言特征,将某一方言与其他方言区分出来,如闽语的“厝”(房屋)、“骸”(脚)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长汀话是闽西客方言的代表,与其他方言一样,也有其最富代表性的语词,这些典型的客语词,可作为客语识别的特征,对客方言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长汀客语里几个最基本的词进行考释,实际上,这几个词通行于客家许多方言中,并不仅限于长汀客语(当然意  相似文献   

4.
“海陆客”是指粤东海陆丰地区即今海丰、陆丰和陆河三县客家人所讲的客家方言,由于明清以后,海陆丰客家人多次渡台谋生,因而在台湾也形成了一个海陆客语言社团。本文除重点描写了海陆客的共性特点和内部差异外,还对海峡两岸海陆客的地位和语用状况作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 1·0 范围 1·1 本篇考释之本字,仅限于客方言五华话之阴声韵字。所考多为该方言使用者误以为有音无字之僻字。如说话快一义,客语曰[fai],字本作“祸”,本有其字,因生僻而误以为无字,故本篇考释之。此外,亦有字习用不僻,因音变或义变而不知其竟为本字者,本篇亦释之以明其为本字。如义为树枝而口语音[k‘a]者,字本作“柯”是也。  相似文献   

6.
以陕南生态旅游资源与多样性旅游功能为基础,提出了陕南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指导思想、开发建设原则与目标。陕南生态旅游开发以西安客源为核心市场,以三市为增长极,紧密依托两条铁路交通线,形成"一核-两轴—三极"的总体布局系统,形成巴山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秦岭南坡中高山生态旅游带、汉江低山川道生态旅游带的"三带"与"十一个功能区"的网络格局。此外,结合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陕南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湘西古丈县有一种分布范围不广且归属未明的汉语方言“死客话”。从其与周边湘语辰溆片的音韵特征比较看,“死客话”具有湘语的典型特征,应该划归湘语辰溆片。  相似文献   

8.
目前制约陕南农业现代化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潜在价值认识不足;农户经营理念及经营方式落后,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立足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绿色农业是陕南农业由传统农业跃升为现代农业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论陕南方言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陕南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在这里,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等构成了复杂的接触关系.近年来已经基本摸清了陕南方言的分布和归属情况.进一步的研究,在理论取向上应当关注下述问题:方言接触理论,地理语言学研究,移民历史与方言描写的互相结合和互相印证,方言威信及方言演变的方向,方言交融与文化交融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是:系统深入的调查和描写,地理语言学方法,社会语言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陕南狗头羊     
陕南白山羊分为有角短毛、长毛和无角短毛、长毛四种类型。绝大部分被毛白色,少数为黑、褐色或杂色。其中俗称“狗头羊”和“马头羊”的无角羊,是陕南白山羊中的最优品种。狗头公羊有胡须,母羊无胡须。被毛色白光润,头大适中,颈短宽厚,胸部发达,背腰平直,腹园大而紧凑,尾小上翘;四肢结实,肥育后体躯呈长方形。成年公羊体高、  相似文献   

11.
陕南移民搬迁是保障山区群众人身及财产安全的科学抉择,也是改善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然而从公众参与层面看,陕南移民搬迁存在着法律法规缺失、移民主体地位缺失、信息不对等、缺乏移民信息反馈等不容小觑的问题。要使如此大规模的移民工程顺利进行,必须自上而下提高公众参与意识,从而提高移民搬迁的效率与决策的科学民主性。  相似文献   

12.
宋元时期陕南地区农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元时期是陕南地区农业处于全面开发的时期,虽然由于战事频仍等原因导致该地区人口变动剧烈,农业发展时起时伏,但该地区人口的总量增加,农田水利的增修,稻麦两熟制的发展、山地农业的深度开发以及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的栽植与农业的多种经营都为陕南地区农业开发带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捆伙,苗语称为■,捆有约束、管理之意,伙有众人、族人之意。捆伙又称为伙款,在苗族捆伙制中,款专指约法性条款。伙款即众人订立款约,是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广两龙胜各族自治县苗族农村古代的一种社会组织,即由不同宗族组成的地域性村寨组织。它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苗族的基层社会之中,以维护苗族地区正常生产,生活和组织人们抵御外来势力的压迫为目的。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它制定有管理其所属成员的行为规范款约,选有负责召集族人制定约和执行款约的公认领袖——款头,有防御外来侵占的武装力量  相似文献   

14.
壮话与白、客、闽话存在很多的共同特征 ,这些共同特征 ,说明了共同生活在壮族地区的壮汉民族语言上的认同 ,反映了壮汉两个民族之间的互融共荣关系。  相似文献   

15.
程毅飞 《社区》2013,(35):62-62
作为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地理标志,大秦岭把皇天后土的陕西南北阻断,岭北称关中,岭南谓陕南。陕南属山区,山大沟深,河流密布。大凡到过陕南的人,大概都不会忘记这样一幅场景:在大山脚下,一间间蓝砖青瓦的农舍整齐地排着,墙壁有土夯的,也有蓝砖砌垒的,全都是那么井然而舒坦。  相似文献   

16.
秦汉之际,伴随着陕南地区人口的快速增长、水利的全面兴修、稻田种植面积扩大及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业开发迎来了第一次高潮。汉末三国时,陕南农业曾一度繁荣。魏晋南北朝时,陕南地区农业经历了较大的波动,西晋以降农业开发处于衰退的趋势,但是由于先进生产技术的引入和少数民族迁入,特别是冬小麦的传入使陕南地区农业开发又有了新的内容,出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与采集渔猎文化同时并存的局面,使山地农业得到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7.
晋道 《山西老年》2012,(5):53-53
地处晋北的保德、五寨等地有一种淳厚质朴的风俗,叫做“打平伙”。  相似文献   

18.
纳西族是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滇川之间的古老民族之一。各地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而不尽相同,如泸沽湖地区还保留了走婚和母系制;四川木里俄亚地区则保留了伙婚——姊妹共夫与兄弟共妻制;丽江、中甸、维西等县则实行一夫一妻制和父系小家庭。本文拟对俄亚纳西族的伙婚进行一些介绍,并论述其起源和社会性质。 俄亚纳西族分布在金沙江支流冲天河的沿岸。当地居民在年轻的时候,普遍过着一种名为“安达制”的群婚生活,其含义与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相同。同时又实行婚娶,其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男娶女嫁的兄弟共妻制,男娶女称“门次汉”;一种是女娶男嫁的姊妹共夫制,女娶男为“拥支汉”。一夫一妻的单偶婚极少。无论是姊妹共夫,还是兄弟共妻,都必须举行隆重的婚礼,两者仪式相同。由于举行婚礼时必须把新郎、新娘们用牦牛皮带拴在一起,该仪式又称“拴皮带”。 1981年我们赴当地进行调查,其间遇到许多家庭举办婚礼。现在以俄亚村伊达家两兄弟娶瓜扎家两姊妹为例,具体看看拴皮带的仪式,从而进一步了解当地纳西族的婚俗特点。  相似文献   

19.
域外汉籍研究答客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域外汉籍的定义是什么?它的研究范围有哪些?所谓“汉籍”,就是以汉文(主要是古汉文)撰成的文献,而“域外”则指禹域(也就是中国)之外,所以“域外汉籍”指的是存在于中国之外的用汉文撰写的各类典籍。具体说来,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历史上域外文人用汉文书写的典籍,这些人  相似文献   

20.
天津话属于冀鲁官话区保唐片天津小片地方语。1980年代以后,天津话研究总的发展趋势是:从以语音研究为主扩展到词汇和语法研究,语音从单音字研究向语流研究发展;词汇开始与文化研究结合,语法从综合性简介发展到专题研究;研究方法不断改进,新技术、新理论得到应用。但是天津方言研究内部各组成部分的研究上不平衡:语音研究比较深入,科学性较强,既有对语音现象的描写,也有对语音热点新理论的阐释,同时还有实验方法的介入;词汇方面的论著缺少国际音标的注音,考本字工作比较欠缺,因而科学性、严谨性大打折扣,质量有待提高;语法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开拓;不管是对特色语法现象的挖掘,还是全面系统的描写,不管是范畴研究,还是比较研究,天津方言语法研究都需要努力;基于语言地理学、语言类型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天津方言语法研究等工作也都需要我们去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