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张家港市妙桥幼儿园是一所农村型规模幼儿园,现有21个教学班,750多名幼儿,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东城区新能源产业园。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园配置了先进的信息化设施设备,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工作,始终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完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已经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实际应用的开发和使用上来,并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研究工作,信息技术教育日趋成熟。同时在张家港市电教馆及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发展和进程,从而大力促进了幼儿园信息技术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同样,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德育工作的优劣成败.那么,作为以"育人"为重要职责的班主任,要想建设好一个班集体;让学生在一个优良的集体中健康成长,我认为要认真遵循和努力实施这样的则:环境育人、公平育人、赏识育人、榜样育人.  相似文献   

3.
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所选择的主要模式之一。宝鸡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高校,以"面向地方、服务地方"为取向,本着"基于实践育人教学、为了实践育人教学、在实践育人教学中"的实践育人教学改革理念和思路,探索和形成的"以优化实践育人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创新实践育人教学模式为手段"和"以建立实践育人保障机制为支撑"的三个维度上的三个有机结合的"三三制"服务型实践育人教学体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教学范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同类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在目标功能、教学模式、运行过程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实践育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是网络文化深刻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形式,具有内容个性多元、传播主体个体化、形式碎片化、更新迅速、以小博大等特点。它以"微"不足道的思想容量和信息传递方式给高校育人带来巨大影响。高校育人工作应于细微处探寻"微文化"资源,利用越来越多的"碎片"时间,将"微文化"渗入育人的各个方面,发挥其在文化育人中的作用,提高文化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挑战与考验,"全员育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新格局,首先应明确全员育人内涵,其次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成效与途径等要求高校全员育人的现实必要性。同时注意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关系,全员育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高校全员育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等,从而系统构建"全员育人"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通过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信息育人、联合育人等五种育人方法的实施,努力地从每个学生身上寻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环境育人是教育者按照育人目标的要求,自觉能动地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为育人教育服务以提高育人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和艺术."孟母三迁"是我国古代环境育人最典型的一例,至今,这个典型仍然对我们环境育人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大有启发和教益.  相似文献   

8.
构建育人长效机制是高校贯彻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要求、实现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基石。高校各部门应协同一致,树立"大思政"的育人理念,进行顶层设计,构建育人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回答"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价值性问题.而积极"健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化落实机制"是回答"如何培养人"的技术性问题.本文基于理论探讨,提出了"普适育人理念""主动育人意识"和"育人链条实践"三模块互动的"普适育人模型";基于北京联合大学的实践,提出了"三全育人"的"U型推进模型";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提出持续提升教师的核心能力,以及"研、创、教、考、评、改"的"育人链条模型",通过完善约束激励机制,营造立德树人、自觉育人的氛围,进而丰富新时代中国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积极乐观心态和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对照三全育人的要求,部分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还面临缺乏全员参与、全过程衔接不到位、全方位联动不协调、主体队伍建设不完善等困境.对此,本文在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的重要意义及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全员育人工作机制、促进育人全过程有效衔接、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合力、强化心理育人主体队伍建设应对措施,旨在推动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开创新局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民族复兴大任培养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1.
协同育人对实现"双创"教育目标、提升"双创"教育质效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参与主体的多元性、价值取向的统一性、育人过程的同步性等基本内涵。目前,"双创"教育中的协同育人存在各方重视程度不够的理念困境、资源共享体系不健全的制度困境以及缺乏科学化评价体系的监督困境。破解困境的关键是建构协同育人场域、重塑各方惯习、基于协商一致建立资源共享体系、以科学化标准创建评价监督体系。因此,"双创"教育协同育人首先要明确协同各方的权责边界,建构协同育人场域;其次,须创新校内外资源共享机制,激发协同育人动力;最后,须健全协同育人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协同育人立法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2.
试析高等学校以生为本办学理念实现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高等学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落实"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概念的提出对高校育人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对辅导员育人机制的建立有着重要指导作用.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对"三全育人"理论的合理运用,使之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三全育人"的育人机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第二课堂30多年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它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育人过程集合了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知识育人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设计与经营,需要构建系统的育人机制。其中,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育人目标是育人机制的出发点,保证活动的方向性和整体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育人模式、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持续运行;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则为活动提供物质供应和精神支持,确保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以西南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特色育人实践为例,探讨“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建构的框架、实施路径、实践效果和经验启示。基于“三全育人”的内涵,着力建构育人理念创新协同体系、育人过程要素协同互动体系、育人场域要素协同融合体系和育人主体协同合作体系,并结合十余年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和实践效果,验证“三全育人”协同育人体系建构的作用与价值、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独有的一种文化形态.育人是革命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之一,主要表现在立"身"、立"足"、立"志"、立"品"、立"行"等五个方面.在当今,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之于个人、之于国家、之于世界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应从丰富育人内容、拓宽文化传播渠道、构建多路径育人体系等方面入手,建立革命文化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五爱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人生信念,而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将二者进行结合,构建"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育人为本,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全员育人机制。文章以系统论视角,理清了全员育人内涵,界定了全员育人机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设计了全员育人体系,提出了全员育人工作构想,以期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工作机制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育人"被列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有效传承创新文化,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校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载体,在校史中记载的一代代大师是大学精神的脊梁.该文以近年来上海高校大师剧建设为例,梳理探析在大学校史和文化育人之间实现有机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是党和国家基于完成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的战略考量,二者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思想领航作用.科学把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涵、原则,在此基础上,从打造"思政课程"全程育人闭环、共筑"课程思政"育人同心圆、提升教师队伍"战斗力"三方面提出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有利于提升新时代育人整体效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