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根据会议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支撑成渝地区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7月23日,四川、重庆两省市人大常委会签订《关于协同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合作协议》,明确将开展协同立法。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需要良好法治保障,而加强区域间协同立法是其中重要环节。参照国内其他区域协同立法特别是开展生态环境领域保护协同立法的实践经验,立足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实际,从确立协同立法工作方案、探索重点领域协同立法以及当前重点任务等视角,对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协同立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化范式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域一体化法治建设可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协调机制方面进行探析。立法协调包括紧密型协作立法、半紧密型协作立法、分散型协作立法三种形式;执法协调包括联席会议制度、行政协议制度、行政协助制度、行政执法争议调解机制四种机制;司法协调体现在统一司法标准、区域内各法院协商制定冲突解决规则、加强区域司法协助、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基于体育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以及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既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内在需求,也是加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在深入探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体育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体育产业发展同质化、协同发展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主要问题,提出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创新,构建体育产业深度协作机制,优化体育产业空间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诚信和守法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影响到司法水平.本文论述了诚信和守法良信互动的内涵,意义;总结了我国实践中已有的保障诚信和司法良性互动的社会机制及其运作中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即继续坚持民主立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制宣传工作效果评价制度和建立诚信司法,诚信执法机制.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应用是助力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提高知识产权应用能力,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产权商业化、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知识产权跨组织协同应用三个方面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应用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剖析成都地区双城经济圈知识产权应用的优势和劣势,为盘活知识产权资源,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张玉华 《科学咨询》2023,(12):235-237
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不仅是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目前,该地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协同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协作具有偶发性,缺乏规划性、稳定性和规模性,面临着行政区划阻隔难以打通、区域协作的运转机制尚未健全、区域协作的功能定位未能明晰、协作主体的内在动力难以激发等困难。高职院校应从搭建协作平台、完善协作机制、推进多层面协作、打造红色资源元宇宙体验中心等方面发力,推动长三角高职院校思政课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近日在建设"法治浙江"工作交流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要从法治层面突破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都要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8.
曹雪 《管理科学文摘》2010,(19):241-242
我国的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其法律制度、监管和控制机制还不够健全。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反洗钱工作的水平,须进一步完善反洗钱法制体系;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金融企业开展反洗钱道德意识约束;加强反洗钱的金融监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监管实效;建立涵盖金融、司法、海关等多个部门的反洗钱的监管组织体系;健全反洗钱的激励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反洗钱协作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目前,环渤海区域内各行政区域单位分别治理、各自为政的行政立法体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构建区域间科学的行政立法协作机制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试图提出环渤海区域行政立法协作机制的构建方案:建立区域内各政府间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地方政府间定期签订行政协议制度,成立区域内行政立法协调组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产学研协同发展与技术创新绩效非线性关联特征,运用2009—2017年我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知识产权保护视角构建产学研协同发展驱动技术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研究产学研协同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动态门槛效应和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当以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为门槛变量时,产学研协同发展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水平的提升,产学研协同发展对于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由负转正,且作用效果逐渐增强,进而可以划分低知识产权保护区间(IPP≤-0.58)、中度知识产权保护区间(-0.580.50)三种类型;我国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东部地区多为高知识产权保护区,中西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低。因此,应加强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增强东中西部地区间交流,促进区域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杨杰  罗骏 《决策咨询通讯》2022,(1):37-42,45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而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受到高校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宏观环境以及高校自身的结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本文基于PEST分析法、SCP分析模型、VRIO框架等方法,对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进行了战略分析,并从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组织特征四个角度提出了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科技协同创新提质增效提供参考,助推成渝地区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对“三期”女职工有较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但是仍然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救济措施不完善、司法救济途径受限等问题。完善“三期”女职工的劳动权益保护,可以从完善立法、优化司法、强化执法与监督等方面入手,给予“三期”女职工更加全面的保护,使其劳动权益免受侵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反恐立法及司法现状的分析,就其应对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刑法与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完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等相关措施。从而为我国反恐对策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川渝高竹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全国首个跨两省市的试验区,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两年来,经过探索和实践,在构建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配置机制、分工协同的产业合作机制、异地通办的政务服务机制,形成联系更加紧密的发展共同体,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双城经济圈建设内生动力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有益经验。然而,当前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进程中依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收益共享分配长效机制有待优化,经济指标统计分算体系还不完善,经济事务衍生法律问题亟待解决等。因此,为进一步优化川渝高竹新区利益共享机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整体成势,本文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文献研究,对川渝高竹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现状进行深入探讨,重点总结和分析利益共享机制改革的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健全区域合作工作机制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突破口。成渝围绕共同提升双核发展水平,创新构建了双核联动联建“三级”工作机制,但实际运转中还存在工作专班建设力度不够、利益平衡调节机制不完善、信息沟通交流渠道尚不通畅、合作项目事项谋划不够等现实问题,制约了双核联动联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围绕明确职责定位、强化互利共赢、畅通沟通渠道、加强谋划督导四个方面提出推进了举措建议,着力促进成渝各项合作项目事项闭环落实,合力将成渝联动联建推向更高点。  相似文献   

16.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基本原则。川渝产业重叠度高,需要通过体现各自优势、互补协作、资源利用最大化,来实现错位发展。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四川省各区域、各产业如何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进行定位、分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今天,企业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靠开发高新科技产品和现代科学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才能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由于当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制宣传等还比较薄弱,执法、司法的力度不够,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仍不尽人意,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困难,因而,要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宣传、执法力度,树立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以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一轮司法体制改革已经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今年6月初,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设立知识产权法院,都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措施。中央司改办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央关于重大改革事项先行试点的要求,考虑到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决定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保障职业教育长远、持续发展,并健全当前职业教育法立法体系,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职业教育的立法、执法、监督等环节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普法工作,修订法律文本,完善配套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完善和执行失业保险法律制度,要依法全方位增加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和数量,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加强立法、执法等法制建设,建立全国失业保险的应急机制,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