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大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不仅包括学生主观兴趣不足,还包括课堂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的陈旧.该文在行动学习理念的基础上,立足专业目标和创新创业目标,发挥项目驱动教学与行动学习各自的优势,将一种新的整合式情境教学方法——"项目+行动学习法"(Project Action Learning)应用到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中,并对应用成效进行了深入分析,该研究对于探索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路径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晶  罗云南 《社会工作》2023,(5):41-53+105-106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中至关重要,但因其内隐性、情境化、生成性等特点,常常难以被辨识与认可。本文以G校《社会工作概论》课程2006年至2022年三个阶段的课堂行动研究为例,呈现该课程教学理念从以“方法为本”到“能力为本”,再到“价值为本”的转变过程。本文采用课堂行动研究法,以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为行动起点,借助历年教学改革中的教案、研究日志、课堂反馈等资料,讨论教学中出现的失调经验,教师如何发展相应的行动策略解决实践问题,继而反思行动成效。本研究关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行动脉络中的叙事呈现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此外,期望重新建立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对教学中实践性知识的看法,重塑他们从知识的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自信,学习采用行动研究法不断累积实践性知识,一方面改善课程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性知识的积累推动教学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3.
名词解释     
社会性行动:社会性行动是与纯粹反射性的、偶然性的行动相区别的。它有两个前提条件:1.行动者具有主观动机。2.有具体的指向(目标)。因此马克斯·维贝尔下了这样的定义:社会性行动就是这样一种行动,它按行动者所考虑的动机与他人的行动发生关系,并在此关系过程中确定其发展的方向。社会性行动之所以成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是因为这种行动中包含着“意义”,并且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与联系,而对行动中的“意义”和人们之间关系的深究,是深化社会学研究、指导现实生活的第一步。群体性行动:所谓群体性行动并不是指某一群体成员的同时行动,而是指该群体成员由于受特定的群体情境和群体文化的影响作出有别于其他群体的行动。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体,他们在肉体上是分散的,然而在精神上和行动模式上却遵守着共同的规范,有着相互的联系。比如学生和工人,由于所处  相似文献   

4.
郭强 《创新》2013,(3):5-9,15
行动的时空结构问题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吉登斯在其社会结构化理论中提出了关于社会行动的时空模型。研究在行动的结构中时间与知识的连接,必须对吉登斯的行动时间性模型进行改造,而改造其实质是知识化的结果。对吉登斯空间模型的知识社会学改造可通过三个学术追问来完成。  相似文献   

5.
H村村民为Y某争取选民资格的选举事件是一个典型的集体行动案例.此案例呈现出的行动轨迹是:危机引发民众创新期待--精英引导与动员--精英主导的村民集体参与行动--实现行动目的.这其中也相应地蕴涵着危机促动的行动发生逻辑、精英主导集体参与的行动运作逻辑、理性参与的策略选择逻辑.H村农民集体行动的结果,不仅实现了直接目标,而且促进了村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诱致了制度创新.本案例表明:底层社会行动在社会变迁和制度创新中具有积极意义,理性化的集体行动是取得制度创新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社会行动:韦伯和吉登斯行动理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行动一直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一个主题,马克斯·韦伯首次揭示出人类社会行动的理性化特征,并按理性程度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种理想类型,对于把人类的思维方式从神学中解脱出来发挥了重要作用.吉登斯作为社会理论发展的批判继承者,在对社会行动理性化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行动内涵、无意识社会行动、行动的合理化、行动意外后果的应对等问题进行了全新诠释和分析.他把社会行动看作是一种持续绵延的行动流,是一种能动,并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抽离出了一种实践意识,亦把社会行动分为本能行动、实践行动和话语行动,把合理化作为解释社会行动的依据,赋予了行动者更多的主动性,深化和发展了社会行动理论.就此对韦伯和吉登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够准确把握社会行动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人口基金会)健康中国行动基金近日在北京启动,基金将目标精准定位在健康中国建设上.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明确了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2019年6月,国务院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梳理了学界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及其改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行动研究方法,探索了一种基于多元复合专业背景的小班额整全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内容的创新,关照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紧迫问题和根本问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但其推广运用有赖于高等教育教学机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混合式教学(B-Learning)是将传统线下教学(Face to Face)和互联网线上教学(E-Learning)的优势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特别适用于"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能够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该文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形成以"职业目标-教学目标-任务目标-任务"为主线的新型"混合式"教学闭合结构,并在《基础工业工程》课程中进行应用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希望以此给同类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新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高职人才“双强双弱”的现状,通过拓展自身优势,提出在理论知识比中职强,实践能力比本科强定位的基础上,努力保持实践知识比本科强,综合技能比中职强的优势,丰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养成自己的实践(行动)素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组织生成逻辑的方法论基础有关系主义、结构化理论以及人性的假设.从社会关系的角度,以人的需要为逻辑起点,通过对资源交换行动与社会关系之间互动和转换机制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行动者而言,需要促成了资源交换的行动,而资源交换又造就了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在特定空间的聚合并发生制度化和有序化的过程,则标志着组织的诞生.社会管理组织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组织目标的公共性,组织行动的参与性和组织关系的互惠性.  相似文献   

12.
王尚银  陈和 《社科纵横》2011,26(5):57-59
一般地,社会行动总是会指向某个目标或多个目标。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社会行动的目标选择更多地会指向经济利益。而主体要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采取团体行动是较佳的选择方式之一。不过,社会行动会受多种情境因素的影响,"利"、"理"、"情"、"缘"就是其中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孙飞宇  储卉娟  张闫龙 《社会》2016,36(1):151-185
兼具社会改造理想与实践的社会组织,会在其具体的社会行动中与既有的社会-政治结构产生何种碰撞,其结果如何,是理解公益组织社会行动的关键问题。本文从“生产社会”的议题出发,通过对一个社会公益组织的结构特征及其扶贫实践的研究发现,一个具有明确理念与行动目标,以及与之相应的严格制度建设与纪律要求的公益组织,会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遭遇到与其目标相反的种种困境。生产社会的目标可能会在组织实践中落空,而该组织甚至会逐渐成为地方社会得以再生产的空间。由此,本文试图回应公益社会实践研究中的重要观点,即实践走向“生产社会”,并希望引发对行动实践效果的反思与关注。  相似文献   

14.
梁文艺 《社会福利》2012,(10):58-58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确定工作目标."接送流浪孩子专项行动"启动后,湖北省京山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积极主动救助和保护流浪未成年人,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家庭、告别流浪,力争到2012年底基本实现城市街头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 建立部门联动,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责任.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京山县建立了以1 10报警台为流浪未成年人的发现机制,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实施具体的救助保护,卫生部门在心理行为方面给予指导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联动机制.联动机制职责明确,并依法进行了工作分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讨论社区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把社区作为社会评估分析单位的理由,并给出一个社会评估过程的分析框架——社区组织模型.一从根本上说,社会评估的目标就是估价所拟行动对社区的社会组织和人民生活所发生的短期与长期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社会方面的结果可能有限,所拟行动直接影响社区的资源和社会组织的可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漂浮:无根的现代性及其呈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强 《社会》2006,26(4):1-22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漂浮的形态,其基本特性的现代性就表现为社会无根特性。现代社会的拔根状态所呈现的失根景况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高度现代性的城市生活中有多种样态的层叠。社会扎根方案和社会寻根行动内涵了现代社会的可能。这表明了知识行动论的出场路径的打通。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9,(9):83-86
日常生活知识在保持日常生活正常运转和行动者处理日常情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产生日常知识的源头出发,分析了产生于生活世界之外的外部日常知识(日常科学知识)与产生于生活世界的内部日常知识(日常情境知识)两种不同的关于日常知识的生产机制。外部日常知识需要经历问题化、科学化、社会化的过程才能被行动者在主观世界内接受为日常知识并为之所在的群体成员所共享;内部日常知识则在成为自身的过程中经历了受特定情境与知识的影响而做出社会行动的行动者的惯习化、行动者的行动与行动者本身发生分离的行动的典型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自2015年联合国发布可持续发展目标14以来,国际社会对海洋经济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如何实现可持续的海洋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基于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经合组织、海洋行动之友等国际组织发布的海洋经济相关行动和倡议以及美国、英国和挪威等沿海国家发布的海洋经济相关法律、战略规划和最新研究成果等,本文总结分析了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和面临的国际形势,提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四点建议:一是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落地实施,研究制定建设可持续海洋经济的中国行动方案;二是加强金融引导和支持,着力解决海洋经济发展融资难题;三是创新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和监测评估方法,构建海洋经济数据库,并加强信息共享;四是加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和经验分享。  相似文献   

19.
杨勇  肖永虹 《社会》2022,42(4):74-103
本文通过集中讨论杜威基于儿童研究而进行的行动力教育,揭示实用主义思想对个体主义的具体理解。在美国镀金时代,孤立个体主义加剧了现代美国人的道德危机和社会分裂。杜威此时进行的儿童研究与教育改革,首要的目标是重新理解现代个体的行动结构和人格形态,以克服孤立个体主义造就的行动难题。利用“刺激—反应”的行动机制,杜威同时结合了自然力量和社会意识,力图在开展行动力教育的过程中塑造一种“社会性个体”。社会性个体一方面保留了源于自然的神圣性,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来自社会的文明传统,以应对现代世界在人心和社会两方面的挑战。本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美国社会学的早期思想根基并反思当下的生存处境。  相似文献   

20.
吕乃基 《创新》2023,(6):108-116
知识共享壁垒指知识共享所面对的来自客观与主观的障碍。前者指知识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积累性,并且关系到知识生态。后者分别来自知识的拥有者和接受者,知识共享涉及相互间的利益、安全、控制和价值观冲突。知识共享具有双向性。灌输是一种另类的知识共享。ChatGPT在短期内获取了人类的几乎全部知识,因而“获得解放”,消解知识共享壁垒,再来“解放”普罗大众。然而,知识共享壁垒的存在有其合理性,ChatGPT克服知识共享的壁垒也带来新的问题,人作为主体有可能失去自己获得知识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在推进人工智能以克服知识共享壁垒的道路上,有必要保持和提升人类自身的知行系统,特别是提升彼此间的合作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