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生为本--高校德育新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为本"的观念认为,大学德育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生存、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而确定的,德育的过程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过程,更应该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在参与各种教育和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的过程;在德育评价中,学生不仅是评价中的对象,也应是这一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探索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要做到: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新观念,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课堂,在实际生活中延伸德育课堂,坚持德育的可持续发展,养成终身德育、修身为本的良好道德习惯。  相似文献   

3.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把"灌输"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模式。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模式不能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相应的行为品质,更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完善的人格。相比于其它教育活动,幼儿的德育有其特殊性,故对幼儿德育的开展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的隐性德育教育或显性德育教育。幼儿园德育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统一则势在必行。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克服各自的局限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幼儿德育的实效性,让幼儿德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提升德育理念是德育深层次改革的需要,是德育改革的最高境界.创新观念,加强高校德育的理念建设是改进高校德育,提高高校德育成效的首要选择.高校德育应不断创新德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个性发展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本文在德育视阈下详细阐述了高校德育工作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提出"主动型"与"实践型"两种德育模式,强调高校应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模式,重视个性发展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强国先强教的战略部署公布于全国,告知于全民,上海更将人才和智力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一所学校,必须努力建设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学校,不断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意识,遵守道德规范;要研究和把握独生子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教育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下形成了全面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态势,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模式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德育教育的滞后。鉴于学生素质尤其是政治思想素质对其成才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务必要做到教育的综合化与社会化德育融合、教育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德育融合、教育的民主化与规范化德育融合以及教育的创新化与立体化德育融合。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体制的大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新的变化,德育教育的难度增大。解决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要求德育教师加强自身道德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9.
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以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育人。高等教育不仅要大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德育资源是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高校辅导员若能以学生干部为主体、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以两课教学活动为介体、以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媒体加强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能得到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谈新形势下高校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中教师、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进行了分析 ,就高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高校的德育应以政策为导向 ,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以先进模范为典型 ,教师言传身教 ,加强学生的道德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德育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德育载体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因素,是承载并传递德育内容或信息的媒介,也是数字中国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新资源。在智慧教育背景下,利用数字时代新的要素,使数字技术全面融入日常德育教育,促进德育教育载体运行方式的科学选择和创新运用,构筑德育智慧教育,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和吸引力的迫切要求。高校要强化德育话语权,创新活动形式,完善管理平台,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德育载体的有效作用,以实现高校德育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之路中的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修养;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环节达到全面发展。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和落实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如何有效推动德育工作的落实,效率是目前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目前各小学已经开展并落实了德育教育工作,并安排专门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们展开德育教育;除了把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重心之外,家庭也是学生们德育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要想使德育教育工作发挥最高的效率,就需要和家长联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错位,德育内容脱离现实,德育评价重知轻德,德育方法过于简单等。对此应构建新的解决思路,在德育目标上,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在德育内容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德育评价上,要把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寻求新的复合式德育评价模式;在德育方式方法及手段上,显隐结合,体现多元,创建贴近现实、具有亲和力的德育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之路中的重中之重,这个阶段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能够提升学生们的修养;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环节达到全面发展。小学德育工作开展和落实阶段,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开展和落实德育教育工作,如何有效推动德育工作的落实,效率是目前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心所在。目前各小学已经开展并落实了德育教育工作,并安排专门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们展开德育教育;除了把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重心之外,家庭也是学生们德育素质培养的重要场所,要想使德育教育工作发挥最高的效率,就需要和家长联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中的高校德育,渗透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先在地位的不平等性、对受教育者所居情境之忽视和对受教育者弱势和缺陷的标签预设.秉承高校德育的创新诉求,借助于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通过人在情境、关系培育、优势为本三个层面的思考,注重受教育者的人生需求满足、生活能力培养及情境资源开发,倡导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并以优势视角开展德育工作,是提高德育实效性,开创德育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必须强化三大措施:坚持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突出实践至上的教育方式,强调师资为本的教育示范。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新问题,认为德育生活化的新目标须遵循德育与生活相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德育教育双主体性原则;提出了建构教师主体、提升教师师德形象,建构学生主体、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建构校园环境、创设优良文化氛围等途径以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古代的家庭德育承担了更多的德育责任,在长期的家庭德育教育实践过程中,古人从德育内容、方式、原则、环境等方面都为后人提供了无数宝贵经验和建议,例如德育内容坚持以"仁义礼智信"为本;德育方式重在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德育原则坚持慈严相济以及优化德育环境等。这些都为推进当前家庭德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利于家庭德育目标的实现,促进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入世以来,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特别是教育将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国际背景之下,所有这些使得德育工作面临一系列的挑战: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西化"与"分化"的挑战;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社会公德教育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德育工作要应对入世的挑战,必须充分运用传统德育教育的优势,融入时代的特点,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南,德育理念更新、内容创新、模式出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