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书讯     
《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年鉴》第1卷问世,恰逢民主德国第三次社会学大会召开.正如该书前言中所强调的,《年鉴》旨在"阐明新的科学认识,报道研究现状和成果,有助于开展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方法论和方法问题的论争".鉴于民主德国缺少社会学方面的专业刊物,我国科学院社会学和社会政策研究所的这一新刊物是很值得欢迎的.第1卷刊登的首先是一些纲领性的文章.G.温克勒的文章《论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更紧密的结合》表明这一卷的整个主题安排.温克勒指出马列主义社会学和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着重陈述了迄今为止,由于对有科学根据的社会政策、对社会过程的领导和规划作社会学的研究而取得的成绩,并列举这一领域所应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他认为,社会结构的研究和探讨阶级和阶层的社会积极性以及分析它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作为社会市场化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构成要素,是经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歧视与种族歧视研究的来龙去脉,希望能有助于学界拓展对该领域的前沿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天津市社会学学会、江苏省社会学学会、江苏省社科院咨询部、徐州市社会学学会(筹)联合举办的社会学基础理论讲习班于五月二十日在徐州市开学。讲习班历时二十天,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几门主要课程,并开设“经济社会学的几个问题”、“关于人口理论问题”、“社会学与现代化”、“应用社会学在国外”、“家庭、婚姻、恋爱问题”、“社会学与民政问题”、  相似文献   

4.
劳动社会学成为一门科学是社会学分化的结果。劳动社会学的内容就是确定劳动作为社会的和人的生活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各种规律和范畴,指出研究的方法和提出实际的建议。劳动社会学是马列主义社会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近年来劳动社会学、工业社会学、农业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家庭社会学、青年社会学、教育社会学和医学社会学等作为社会学的部门学科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些学科的建立是因为它们既有科学理论性,又有实践性,既有可供探讨的科学原理体系,这一体系又可有机地成为专  相似文献   

5.
1979年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我国的社会学研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社会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相当艰巨的任务。而任务的艰巨就在于我们要创建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因此,我们开展的社会学研究不但在任务和性质上与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和旧中国的社会学有着根本的区别,而且在学科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上也有着自己的许多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家祥 《社科纵横》2010,25(12):68-70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应当关注中国法学的具体问题。梳理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域有助于清晰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社会分析模式。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域可以是社会中的法,也可以是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还可以是社会中的法同法律社会互动关系并重的存在状态。在当下中国语境意义中,审视以上三种对法社会学研究范域的模式化认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实践研究路径的清晰化。  相似文献   

7.
李伟 《社会工作》2016,(1):42-49
纵观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史,无论是最初的引入,中途的取消,还是之后的恢复与快速发展,都与社会学"如影随形",渊源极深.社会学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广泛的智力支撑,尤其是米尔斯所说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不可或缺.这种想象力具体包括结构分析和历史分析两个方面,即横向的、静态的对于社会结构的分析和纵向的、动态的历史过程的考察.结构分析和历史分析辩证统一,不可分割.前者可以使人们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结构性因素,后者有助于认识社会现象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两种分析视角有助于社会工作准确界定案主困境的根源,进而保障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一、马列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管理二重性的理论是生产责任制的理论依据生产责任制是社会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也是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因此,研究生产责任制的理论依据与研究经济责任制的理论依据是基本一致的。马列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管理二重性的理论,是生产责任制的理论依据。马列主义关于社会生产管理二重性理论,简单说来就是一切社会的生产管理都是社会化生产过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早期著作中指出,人们为了生存首先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进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社会学受知识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和人种志方法论的影响,把研究重心转向学校知识(课程)方面,形成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课程社会学(The soiology of curriculum)应运而生。其实,早在50—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对课程就有了一些研究,只不过局限在宏观层次上,着重探讨课程与学生社会化的关系。而新教育社会学则首次立足于微观层次,从课程系统内部(知识的选择、分配、传递、评价等)入手进行社会学分析。其后的新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试图整合宏观与微观研究,探讨课程所蕴含的意识形态问题。本文拟就后两种理论流派,结合其代表人物,对当代西方课程社会学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对七十年代后半期——八十年代初西方出版的著作的研究证明,资产阶级社会学中正在发生具有明显特征和深远影响的变化。虽说我们这里讲的是一般理论方面的重大转变,然而这场转变的发起人今天主要不是社会学理论工作者,而是在社会学具体部门中工作的学者。他们从事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同时,通常较直接地影响着与确定应用研究的战略有直接联系的过程。因此,从西方社会学远景趋势的观点来看,他们的一般方法论和社会哲学的探索更加值得注意。对这些趋势的分析,有助于对今天整个资产阶级社会学(包括研究的应用领域)向什么方向发展的问题作出有充分根据的结论。在分析研究社会学著作时,下面一些可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学不再是新奇玩意了。经济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晚期,在20世纪70年代复苏,已经产生了令人激动的研究成果和充满前景的未来。世纪之交,正是回顾我们所积累的重要经验研究,重新评价结构的经济社会学(structural economic sociology)要追寻的理论日程,以及在什么地方这个日程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主要关怀一致的时候。 在如此做时,我们应当记住,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只是一种制度化的行动复合体,而且有关适合它们的论述,与我们可能发展用来解释政治行动、科学和知识、家庭和宗族以及其它持久社会模式的论述,具有某些普遍的相似性。想一想经济的社会学是如何相似和不同于其它制度的社会学,有助于我们看到什么类型的论述最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2.
苏联《社会学研究》1982年第1期刊载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科学社会学研究室主任A.兹沃雷金的题为《资产阶级社会学论人及其行为》一文,这是作者正在撰写的一部专著的一部分。作者指出,本世纪后半期社会学思想发展的特点是人道主义倾向的加强。首先是马列主义关于人的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李磊 《社会工作》2009,(24):25-27
社会问题课程是指以认识和分析当代社会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一门课程,既是高校社会学、社会工作等专业广泛开设的专业课,也是颇受各专业大学生关注的公选课。问题观是指在认识社会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密切联系。社会问题的课程特点要求教师在知识传授之外,尤其要注重引导学生确立理性的问题观。  相似文献   

14.
消费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第二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学是为解决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整体危机而诞生的一门学科.这决定了社会学关注结构与秩序、寻求社会与政治整合的学科"品格".国家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群体化生活方式之一,其本质属性在于塑造和维持一定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秩序;而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指的是国家之外的非政治领域.经由洛克、黑格尔等人的发展,国家与社会两者的关系被认为是社会结构与秩序的重要来源.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相关的市民社会、法团主义等理论契舍了社会学的"品格",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与秩序,但需要保持一种本土化警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概论》一课追求科学取向和人文取向的统一,也就是注重将理论专业知识与价值化知识通过有效载体和路径有机链接起来.我院针对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学概论》作为专业必修课,有助于民航高校的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公民责任、价值取向、人文素养等.该文从课程思政的改革建设视角出发,以教学实践为依据,分析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探析民航高校的《社会学概论》课程在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中切入点以及实践方略.  相似文献   

17.
超越嵌入性范式:金融社会学的起源、发展和新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氚 《社会》2011,31(5):207-225
金融处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可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自M.韦伯开始,古典社会学已论证了社会学研究经济和金融领域的正当性。随着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兴起,社会学学者在新经济社会学框架下,以“嵌入性”为理论起点,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建构两个理论维度研究了金融现象。欧洲学者则挑战了美国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范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金融现象的新视角。在新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学能从更多角度对金融领域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社会》1981,(1)
社会学在香港的历史颇为短暂,始于五十年代初期。然而三十年来,社会学在香港的发展速度,却不逊于其他学科。在五十年代初期,一些中国和英、美的社会学者移居香港,在一些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学课程,六十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学在香港迅速发展。时至今日,社会学已成为香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也发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作为一门进行有组织的研究和教育的学科只有几代人的历史。但是人类探索和改善社会生活的活动已有好多世纪了,现代社会学是那些曾经致力于研究如何看待社会的工作和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哲学家和学者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成果在现时代的继续,简单讨论一下在社会学思想史中的一些主要论点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学。  相似文献   

20.
1.法律社会学不是法学和社会学的相加,而是有它的特定的含义和内容的。一般说来,法律社会学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社会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在制定、颁布、实施和守法的过程中所涉及和包含的各种社会问题;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现象,把法律当作社会学的一个范畴,强调法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或效果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习俗、宗教、道德等)同法的相互影响;二是认为法或法学不应象十九世纪那样仅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应强调社会利益和“法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