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普尔关于科学哲学、认识论问题的奠基性的著作是《科学发现的逻辑》。这本书最初以德文在1934年秋在维也纳出版。原来的书名是:《研究的逻辑》。1959年译作英文出版。在这本书的第一章《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考察》中,波普尔提出了他认为是“几乎所有其他认识论问  相似文献   

2.
彭泽润的《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以下简称《词和字研究》,引用说明中的“p.”表示这本书的页码),2005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第1版,2007年出版第2版。这本书是作者最近10年来,围绕词意识问题思考的结晶。它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紧密联  相似文献   

3.
近日。沈志华教授主编,集老中青三代俄罗斯研究者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中下三卷)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使用俄国最新解密的相关档案文献。把档案文献作为史实描述和判断的主要根据。在本书的出版座谈会上,多位专家一致认为,本书代表了相关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不久前,沈志华教授的专著《苏联专家在中国》也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苏联的三次改革为什么失败?中国的改革为什么成功?中国和俄罗斯的改革模式各自的优缺点何在?就这两部书的出版以及书中涉及内容。新京报记者张弘采访了沈志华教授。  相似文献   

4.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张培刚教授撰写的《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一书,最近由湖南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反映了作者对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最新观点,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5.
1588年,范礼安在澳门出版了玻尼法爵的《基督教育》,这是在中国用西方技术印刷的第一本书。40余年后,意大利传教士高一志在山西出版了《童幼教育》。本文试图研究这两本书的关系,证明《童幼教育》受到了文艺复兴教育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此书来源的分析来阐明它的结构,并且在西方与中国文化相遇的背景之下研究《童幼教育》的意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区学者在研究桂林抗战文艺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先后编篡出版了《桂林文化城概况》、《西南剧展》、《桂林抗战文艺辞典》等一批专著。这些专著,为读者了解桂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李建平同志数年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曾参与了上述部分专著的编写,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并有着新的发现。这些年来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最近由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桂林抗战文艺概观》,只是他研究成果中的一个部分。这本书的篇幅虽不算大,但却把这一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从理论上了解桂林抗战文艺,又提供了新的窗口。 本书采用“概观”的写法,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它既不是单一的史的描述,也不  相似文献   

7.
李志和同志主编的《警察道德学》(以下简称《道德学》)一书,已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紧紧抓住人民警察道德建设中的根本问题,系统地阐述了警察道德的内容,并且深入人们内心的善恶世界,阐述了道德的“警察”,即评价、教育、修养和理想诸问题。在职业道德的园地中,这是一本视野宽、立论新、意境高的著作。较之一般职业道德小册子,这本书在思想内容和理论观点上,我认为有三个明显的提高和突破。  相似文献   

8.
拙著《达赖喇嘛传》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几年来,有许多同志和单位,向我索要此书,使我感到为难。因为经过“文化大革命”,我自己连一本也没有保存下来。这本书为什么现在要公开出版?这有许多原因。当然广大读者需要这本书,是重要原因之一,但还有别的各种原因。限于篇幅,我只想着重讲其中的一个原因。 1967年,原西藏地方政府的仔本(官名)夏格巴·汪秋德丹在国外写了一本《西藏政治  相似文献   

9.
由程必定同志主编的《区域经济学》,今年4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近年来从事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和深邃思考的一个成果。一、富有新意的学科理论体系框架。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建树首先要解决理论体系框架和结构安排问题。本书的结构已明确显示了富有新意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凤凰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王华宝先生点校本《诗集传》,是通行本中点校质量较高的一个本子。据该书"整理说明"所言,本书以《四部丛刊三编》本所收的宋代二十卷本《诗集传》为底本,同时也参校了《诗集传》的其他版本,以及中华书局版的《十三经注疏》[1],使得该点校本为当今学者广泛使用。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小问题,虽说是大醇小疵,但终究不便学者使用。本文特对本书的校点疏失加以纠正,以使本书精益求精,亦是为了便于学界更好地利用本书。本文揭出其中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关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家两派各自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特别是对于现代新儒家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瞩目。但在后一个问题上即两者之间关系问题上却进展不大。 由方克立,李锦全教授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中,李毅所著《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现代新儒学》一书,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这一问题。这本书的出版,使我们  相似文献   

12.
行龙的《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中国近代人口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关系等一系列历史问题的学术专著。它不仅填补了有关这一方面研究的空白,而且将近代人口问题的各个方面勾划出了一个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轮廊。本书有如下一些特点和贡献。对近代中国人口过剩问题,本书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近代中国同样存在着严重的过剩人口问题,甚至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过剩问题。作者认为,与资本  相似文献   

13.
<正> 本书原题《中国史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写于抗日战争中期,即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关于当时全国和翦老所在的重庆的政治形势,以及撰写本书的背景,我在翦著《秦汉史·校定本序》中已做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1944年4月,本书由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抗战胜利后,上海生活书店又以“新中国大学丛书”之一种于1946年10月、1947年5月两次再版。解放后,北京三联书店又于1950年3月再版。关于本书的内容,翦老自《序》说:“这本书上起开天辟地,下迄殷周之世,其所论述的范围,是秦以前的中国古史。”这次校定本书,既考虑到本书的内容,亦考虑到《中国史纲》第二卷的校定本已改题《秦汉史》,因之将本校定本改题《先秦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从《心灵原稿》谈凡人日记的出版问题李保平承储瑞耕兄见爱,将他的厚厚的《心灵原稿》一书赠我一部,此书内容别开生面,是作者三十五年日记的选编。花山文艺出版社不久前推出的这本书,足以使出版工作者认真思索凡人日记可否出版,出版日记给谁看,人们究竟喜不喜欢见到...  相似文献   

15.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12,33(5):4-I0002
《中国新时期学术热点研究》是我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第三本书了(前面2本分别是2005年7月出版的《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和2010年1月出版的《南湖藏书楼》)。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一样,是我心中的学术圣地乃至精神家园(我的南湖藏书楼专门设有北大版典藏室,北京大学哲学系杨辛教授为此挥毫题书“燕园翰墨”),本书能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到特别高兴和荣幸。  相似文献   

16.
由张允熠博士撰写、张岱年先生作序的《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下简称《中国》)一书,最近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的具有独创性的著作。张博士的这本书是他所承担的国家课题的结题成果。在张著还没有出版之前,我就初读过他的书稿,那时的题目叫《会通与超越》,内容也只有现在的二分之一强。我当时就发觉这是一本难度很大、份量很重,然而却是立论正确、意义深刻的学术专著,曾向有关出版部门推荐过。今日得见全豹,诚属可喜可贺。我之所以看重这本书,在于它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国文化与…  相似文献   

17.
1973年底至1974年初,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其中《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等四种古佚书。1976年,文物出版社将这四种佚书单行出版。《出版说明》指出:“这四种佚书,本来各有名称,即是《经法》、《十大经》、《称》和《道原》。因《经法》是其中的第一种,内容也比较重要,所以这次出版,就以它作为本书的书名。” 关于《经法》等佚书的书名问题,学者们作了有益的考证。高亨、董治安两位同志认为,第二种佚书《十大经》可能就是《汉书·艺文志》里的《黄帝君臣》十篇;唐兰同志认为,这四种佚书就是《汉书·艺文志》里的《黄帝四经》四  相似文献   

18.
喜读孙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姜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孙健的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问世了。这是作者继198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以后的又一本中国经济史巨著。两本书先后出版的时间仅隔4年半,前一本洋洋60万言,后一本也有56...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建立自己的经济学体系,怎样建立这种体系?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我在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运行和发展》(最后定名为《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过程中,曾对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本文试图结合这本书的写作,就社会主义经济学建设的若干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以期引起学术界的同仁和广大读者的关注。 一、先从社会主义经济学科的划分谈起  相似文献   

20.
李弘祺 《船山学刊》2006,(4):221-222
邓洪波先生最近为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写了《中国书院史》,作为研究成果出版。这是他长年研究的成果,先以简体字在大陆出版。现经修订及扩充,正式用繁体字在台湾大学出版。我相信这本书会很快成为书院研究的里程碑,将来要引用的人会不计其数。邓先生这本书最大的长处就是它丰富的资料。《中国书院史》是我到目前所见到引用有关基本史料最为丰富的书。范围广及正史、文集、书院志、地方志、甚至于笔记、小说、以及近、现代档案。用力之勤,无出其右者。这本书的第二个长处是它对书院理想的新看法和广义的见解。邓先生固然承袭二十世纪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