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和途径、培养条件和环境及教育管理等方面 ,较详细地介绍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成果。为水利水电专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途径 ,也可供水利水电类本科教育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对21世纪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的分类定位,水利类本科人才培养在其内涵、规格、模式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已不再是单纯的继承和传播知识。本项目依托丰富的教改课题及雄厚的学科支撑条件,围绕造就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深厚的人文底蕴、宽广的国际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利用工程手段解决我国水问题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提出了强基础、重实践,大类培养,分类指导的水利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校企合作与学科资源共建稳定持续的创新人才实践平台与基地,产学研互动与国际化教育共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个突出”与“两委三制一例会”共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践成果丰富,效果显著,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美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课程教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逐一比较,论述两国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及成因,探讨我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工程观是以综合理性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是将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生态、文化以及审美艺术、伦理道德等价值观整合起来指导工程实践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此理念下培养的工程人才要具备深厚的工程素质、广博的综合知识背景、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要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等途径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正在逐步深入。构建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但因社会需求不同,各高等工程学校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也应多样化。本文就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特点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内容和方法陈旧、管理改革失范的客观现实却使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本文认为,明确培养目标、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是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本文针对21世纪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探讨了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专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以期有助于我国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工程教育体系。但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如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问题,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对策,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地质工程实际为背景,探索基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地质类卓越工程师本科教育方案,引导并推进我校工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精心设计、协同推进并进行实践检验。宝鸡文理学院省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从培养目标、培养体系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创新性的形成了"335-AOC"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并扎实推进各项实施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高校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合肥工业大学"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的办学特色,从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等方面提出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探索具有合肥工业大学特色的复合型拔尖人才本科培养体系提出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大众化阶段,在注重追求量的扩张的过程中,忽视了质的内涵的深化与提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普遍不够,影响和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引起我们全方位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竞争的核心动力,自主创新关键在人才,高校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人才具有知识结构复合、能力多样化、身心成熟化的特征。本文总结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提出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以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应用型新闻人才的成功模式为例,分析其适时调整发展战略,采取一系列与时俱进、合乎全球化时代新闻传播需要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综合化与工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综合化发展趋势对工科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工科研究生教育要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应在六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一是加大教育机制改革力度,二是学习创造学理论和方法,三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应着力于定位"基本要求加特色",四是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培养模式发展,五是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六是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同时就如何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所处不同环境和拥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完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 ,提出应加强人文与艺术素质及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还应重视体现职业精神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竞争与协同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