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案例1) 《古井》这课刚刚教完,我请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我觉得这对老人很幸福。”“我也希望家里有一口这样的井。”“我将来也要像古井一样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2.
普列汉诺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一位著名理论家。对他曾经提出过的“象形文字说”,人们历来都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苏联学者福米娜的《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观点》一书指责普列汉诺夫“保卫唯心主义的象形文字论”。罗森塔尔和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辞典》也称普列汉诺夫“支持了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的象形文字论。”敦尼克等人主编的《哲学史》则说普列汉诺夫“向不可知论作了让步”。我国哲学  相似文献   

3.
《纳西象形文字谱》和《么些象形文字字典》是研究东巴文必备的工具书。通过对这两部东巴文字典在收字、释义和体例编纂的特点进行考察,可以为编纂更加科学完善和实用的东巴文字典及其有关的少数民族字典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距成都100余公里的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只要揭开井盖就会下雨,盖上井盖雨就会停。为了求证此事,我和气象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与普通水井相比,此井上多了一块雕龙的石盖。当地人说,盖井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原因是此井神奇无比,一旦揭开井盖,就会招来大雨!《名山县志》记载,此井叫古蒙泉,又名甘露井。关于此井“呼风唤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古时天上孽龙撞破天宇,四处兴风作雨,女娲炼五彩石补天,并捉孽龙囚于蒙山井中,上盖大石以镇之。后历千秋万代,孽龙虽困于井中而不得出,但若有人揭开井盖,孽龙必张开龙嘴,呼风唤雨,企图乘大雨…  相似文献   

5.
"象形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字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东汉学者许慎将其定义为"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我国学界对图画文字与象形文字在术语方面的刻意区分,理解上的含混模糊,以及把圣书文字(hieroglyph)视为象形文字等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误将"hieroglyph"译为"象形文字",从而与我国传统文字学术语"象形文字"相混同而导致的。象形文字只是人类文字的初级阶段,或者只是某文字体系的一种文字类型。因此,我们不可以简单地把古埃及文字称为古埃及象形文字。  相似文献   

6.
通过探索长沙城中“井”的民俗功能的变迁,揭示城市社会的转型。在传统社会,古井帮助构建了古代城市社会的基本结构,反映了城市社会传统秩序。作为现代文明标志之一的自来水在城市出现和普及,以及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古井的民俗功能开始弱化并进而全面退化。然而,当自来水水质受到质疑时,人们重新唤起古井情怀。  相似文献   

7.
从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谈“指事”在“六书”中的次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书次第,古今论者数十家,纷歧不一。”①而争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乃是“指事”第一,还是“象形”第一。这一争论,关系着汉字起源的问题。尽管古今大多数学者都同意《汉书·艺文志》所列次弟,即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艺文志》列“象形”为第一,认为汉字首先是由象形文字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通行的文字学著作也  相似文献   

8.
罗塞在达石碑铭文不仅是研究埃及托勒密王朝的一篇历史文献,而且还有其更重要的价值。公元三世纪以后,古埃及象形文字逐渐被世人遗忘。到了近代,由于在埃及的罗塞达发现了刻有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古希腊文字的三种不同字体对照的石碑,使得欧洲学者有可能利用石碑上的古希腊文译读象形文字成功,从而给近代新兴的埃及学奠定了基础。鉴于有关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国内少有涉猎,特译此文以作介绍。本文据大英博物馆1976(1913)年版的《罗塞达石碑》一书翻译,省略了其中的《译读的方法》一节。原作者为 E·A·W·布奇。  相似文献   

9.
斗是一种量器。《汉韦·律历志上》:“十升为半……斗者,聚升之量也。”斗也是古代的洒器。《吕氏春秋·长攻》:“先其大金半,代君至,酒酣,反斗而击之。”高诱注:“金斗,酒斗也。”在古代文献资料中,以斗的形制为喻,说明事物为状之小的,几乎俯拾即是。试看下列例句: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相似文献   

10.
在《周易.井》卦的阐释史上,一般都将此卦作政治化、伦理化的解读。《井》卦在阐释者笔下一般具有以下四种象征意义:养而不穷、井有常德、中正高洁、举贤任能。苏轼在《苏氏易传》中对《井》卦的阐释极为独特,其围绕的一个中心就是在士人成为"弃井"之后,如何保持心性修养及独立人格;并且在苏轼以"井"为象的几首诗歌中,"井象"都具有《周易.井》卦的一些寓意。  相似文献   

11.
雾都魅影     
《阅读与作文》2008,(8):4-6
这里诞生了《指环王》、《哈利波特》,这里被浓浓的大雾笼罩着,在作家笔下的世界,这里散发着神秘的气息;而在现实世界中,这里也是一个不断有灵异事件发生的地方。在英国伦敦这座交织着古老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大都市里,为什么会频频报道目击灵异事件呢?这些目击是灵异事件是真实的见证,还是人为的骗局呢?  相似文献   

12.
象形文字和图画文字是传统文字学上的两个术语,过去在指称外延上有重叠之处,在内涵上也有混淆,近来人们有意识地进行区分,认为图画文字是文字产生之后最初的发展阶段,而象形文字则是图画文字之后的阶段。在目前具体文字研究较为深入,文字类型学研究也有发展的情况下,有必要梳理这两个术语的使用历史,重新审视这对术语的使用规范。  相似文献   

13.
李碧华说:“张爱玲是一口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尽情来淘的古井。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古井无波,越淘越有。”  相似文献   

14.
人性和阶级性的对立统一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是人类的共性世界上任何事物中,都包含着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说“对立面(个别跟一般相对立)是同一的: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面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如此等等。”这里,列宁对共性与个性(即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作了极为透彻的说明。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但个性也不能脱离共性而存在。他们双方既排斥,又互相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又互相转化,个性  相似文献   

15.
明崇祯戊寅(1638),吴中久旱,十一月初八,苏州承天寺狼山房疏浚古井,发现一铁函重匮,“锢以垩灰,启之,则宋郑所南先生所藏《心史》也.外书‘大宋铁函经’五字,内书‘大宋孤臣郑思肖百拜封’十字.自胜国癸未(1283)迄今戊寅,阅岁三百五十六载,楮墨犹新,古香触手,当有神护”(明陈宗之《承天寺藏书并碑阴记》).《心史》沉于古井三百五十余年重见天日,流传于世(崇祯庚辰,即1640年,就有张国维损资刻本和汪骏声刻本二种),实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奇事.一时为之作序、跋的多达二十余人,其中包括闽人林古度和曹学佺,清代阎若璩、全祖望等人及《四库全书总目》斥其为伪书,而姚际恒等又力驳之.近代以来,认定《心史》非伪的学者就更多了,考订也更加详密.  相似文献   

16.
竹简《老子》甲、乙、丙三组虽然在内容上根据帛书本或通行本《老子》可以判定为属同一部《老子》书的统系,但在竹简的形制上应该分属为三书。两种意义上的同书或分书应该分开来看待。实际上竹筒形制上的不同,应该暗示着更多的内涵:《老子》一书的原生形态原本是否分散...  相似文献   

17.
岩井俊二是日本90年代新崛起的青年导演,他的代表作《情书》(1995)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力图通过对《情书》电影元素的深入剖析来归纳岩井极具特色的镜语风格.与北野武等其他新锐导演相比,岩井"由于精通所有影像形式",因此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情书》的出现正是被誉为"岩井美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史记》有很高的文学性,这是人所共认的。其描写人物的成就之高。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超前的成熟。在《史记》出现之后.一直到唐代传奇出现之前的九百年间.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的写人艺术能够与《史记》相提并论。有一位很有影响的评论家曾经说过:中国写人艺术有两个高峰,第一个是《史记》,第二十是《红楼梦》。这种说法并不是虚夸的。十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史记)的小说因素》,对《史记》中的许多小说特点进行过若干分析。文章最后对《史记》与我国后世小说的关系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由于那篇文章的重点不在这里,所以只能粗粗带过。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觉得对于后面这个问题还有作进一步归纳说明的必要。在这里准备从三十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报告中指出:郭店M1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前3世纪初"。发掘报告还指出:"郭店M1因被盗,随葬品不全,虽出有大批竹简,但仍缺乏可供断代的确切纪年资料,故只能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两方面作...  相似文献   

20.
鸱尾考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鸱尾,是中国古建筑上常用的一种装饰附件。最早的鸱尾形制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其造型依据是东汉《汉记》提出的“虬尾似鸱”的说法。从鸱尾形制的演变与完善过程来分析,鸱尾的原型来自于佛教中的摩羯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