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元文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民族集团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里,这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早已存在。但这种现象在以移民为主的国家里则更为明显,如北美、南美、澳大利亚都有100多种民族集团居住。英国由于历史上侵占过许多地区,而这些被侵占地区的居民,由于种种原因移居英国,也使英国成了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国家。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里被称为文化的多元主义,或文化的多样性,或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  相似文献   

2.
邢婧 《理论界》2010,(4):142-143
传统民族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民族精神,也是民族文化和众多民族艺术——艺术人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的承载者。目前传统民族节日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传统节日文化的延续和保护仍然存在种种问题。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在遭遇消逝抑或变质之后,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民族文化基因仍未被有效保留或修复。本文拟从中国艺术人类学的视野考察当下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意义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观被集中生产并展示于主题公园,它集中体现了当下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云南民族村的个案表明,其村寨文化景观、民族歌舞艺术景观、民族节日景观、民族手工艺景观四方面都体现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较好保护。因此,在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次生文化生境下的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仍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唯一标准,只能是"激活民族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民族文化遗产真实性判定及诠释的权力,还在于少数民族文化持有者自身。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化,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都日趋西化,甚至连与国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也有被洋节日取代的危机,这直接威胁到我们民族文化的保持与传承。在这种背景下,重视与继承中华民族积淀数千年的节日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在居住着五十六个民族和若干尚未确定的族体。在他们中间,有人数众多起主体作用的汉族,有人数数百万、数十万、数万或数千的少数民族。每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致。解放以前,我国大多数民族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某些少数民族或地区却还存在着原始公社所有制、奴隶主所有制或封建主所有制。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是怎样发展和形成的呢?这是各族人民都关心的问题,也是史学家长期注意研究的课题。我国古代史学家很注意我国各民族的发展,搜集和记录了大量的和宝贵的材料。近现代的史学家,对我国民族史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解放以后,我国史学工作者对于民族史的研究也很注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个说来却是  相似文献   

6.
节日的功能及其社会学隐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节日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结构大致可分为时间、仪式、内容和隐喻等,且每一部分都能通过身体操演发挥社会记忆功能,起着促使社会秩序合法化和文化传承的作用.在传统社会,节日只是一套符号象征体系,更多的是以宗教和农令的形式存在;自民族国家形成以来,随着身体的国家化,节日逐渐成了国家、政权合法性诉求的一种工具仪式,日益政治化;但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强大,节日又呈现出新的趋势.现今人们对节日的抱怨,首先是由于社会急剧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冲击,其次是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相濡的结果,再次也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借助节日这一文化载体,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其特殊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而成为一种情感内蕴深厚的庆典的过程.传统节日丰富的民俗、庆祝活动,凝聚着这一国家或民族稳定的心理、情感和祈盼.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文化标志和民族文化情感的认同和皈依.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这四个节日都各自充满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祭祀型节日可以被看作少数民族文化的"活态"文本,节日仪式、节日功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复合、变异,但依然能从行为实践中推演出民族的产生、发展及其生存状态。溯源的目的不仅是寻找节日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找到那些隐藏在言语行为背后的民族历史与民族精神,这关乎着仪式存在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节日庆典旅游是民俗旅游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短期、限时的特性.这类节日庆典旅游往往有大规模的群众参与度,并与政府支持、媒体宣传相关.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节日庆典活动逐渐向旅游开放后,复杂的节日场景、多重力量干预下的文化语境便产生,民族节日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遭遇变迁.  相似文献   

10.
节日文化与民族意识徐万邦我国有丰富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对节日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使我们的民族意识适应时代前进的潮流,是十分必要的。一、我国节日有多少?我国节日之多,在世界上数一数二。56个民族自古至今到底有多...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节日的相互渗透是难免的。在中华民族中各民族的节日渗透,像春节,原汉族传统的节日,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中,早已被我国壮、苗、布依、蒙古、满、朝鲜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所接受,成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有外来节日的渗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外国人交往的增多,民间不少群众自发地参与一些洋活动,形成外来节日的流行。渗入的节日,较典型的例子是圣诞节、母亲节、国际护士节等。本文仅以圣诞节的流行为例,来了解中西方节日文化的相互渗透:圣诞节始于公元4世纪,是纪念耶酥“诞辰“的节日,在西方,圣诞节不仅是宗教节日,也是民  相似文献   

12.
"反节日"与节日是一组相对立的概念。"反节日"具备节日的某些要素,比如节日狂欢、象征符号以及需要被纪念和庆祝等。但它的存在却违背了节日的精神。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构设了节日的文化政治隐喻,同时写了北平市民的节日和侵略者的"反节日"。在街道上,节日与"反节日"相对立,二者都把街道当作庆典空间,北平市民日常的节日庆典与侵略者暴力政治的"反节日"庆典节庆交替呈现,最终侵略者的"反节日"狂欢占据了街道,象征着城市、国家乃至民族文化在战争中被驱逐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土耳其民族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对外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问题是因民族文化差异、民族群体利益或者阶级不平等的延伸等原因造成的复杂的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一个极其重要和敏感的问题,它与宗教问题一起被喻为政治的两座活火山。地跨亚欧两洲的土耳其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感情、文化特征、宗教信仰、地缘联系、历史渊源等因素在历史诱因的催化下,使土耳其的民族问题复杂多变。民族问题不仅造成土耳其国内局势的长时期不稳定,暴力恐怖事件频发,也使土耳其卷入多个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之中,对土耳其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杨 《理论界》2012,(3):158-159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信息载体,传统文化更融入了无数先人的智慧和实践经验,因此,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工作、生活都潜移默化地作用着,无论我们意识到与否。而文化在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都存在着,作为文化组织或文化产业的传媒,文化在其组织运营中更是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面对一个文化群体的受众,作为信息"介质"的传媒人人需要有和受众相同的文化认同,并运用传统文化,带动并提高该传媒组织的整体文化格调和高度,同时引导受众提升文化修养和对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了和受众共同的甚至更高的文化认知,受众也会给予正反馈,这样的文化产品则更容易被接受和喜欢,也更长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变迁的调查研究,使我们对新疆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加深了对新疆少数民族的认识,这对新疆各民族团结、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采取“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对待我国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文化因子的同时,抛弃其落后、愚昧的文化因子,使少数民族节日习俗文化在发展中求精、求团结、求稳定、求繁荣。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人类生产实践与日常生活中思想意识和娱乐体育取向的积淀,是人类区别于物的本质特征;文化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各种不同的划分相互交叉与相互渗透;先进文化一旦被族群或国家认同,便会成为国家、民族的盛大节日,发生巨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持续地恒定地推动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不断发展;要想使一种文化获得各民族的认同,就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持久而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王慧勇  雷鸣 《中州学刊》2022,(8):150-155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断地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小说文本中,被赋予多重文化内涵。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的作家从自身的价值立场出发,不断对春节的文化价值进行重构。他们或持启蒙立场将春节纳入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视野中,或用革命话语把春节改造为革命活动的表意空间,或在抗日战争视角下表达对春节期间个体生存境遇的关怀,或秉持自由主义的立场把春节看作民族身份认同的民俗节日。中国现代文学对于春节复杂多样内涵的重构,既凸显春节独特的叙事价值,也透视出现代文学场域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惯习的潜规则——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学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潜规则在静态意义上可以界定为未被察觉或不具备正当性的规则,它同时还指不按明文规则或违背公认、应然理念的行为或行为倾向,其后果是造成社会多元规则的并存与名实分离的出现.潜规则的产生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潜规则的盛行却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与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行动惯习息息相关.传统文化的深层气质塑造了中国人的行动惯习,使得严格依照一元规则行事的方式难以成为社会的常态秩序形态.现代性的深度入侵虽使传统规则迅速失去正当性,但仍无法短时间内改变民族心理结构中的行动惯习.传统惯习与现代规则体系间的互不协调与搓揉震荡,是造成当下社会潜规则盛行的重要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9.
共同编辑了这组“民族建构的困境”的专文,再来写这篇引言,需要对学术框架做番介绍才是。主流的观念认为,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是“民族国家”(nation-state)。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地理边界应能大体对应一个“民族”,而“民族”的成员以共同的族群、宗教、语言和文化加以界定。当然,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统一化的人口早已存在,于是自然成为一个主权国家。但也有其他情况:  相似文献   

20.
分布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门隅和上珞渝地区的门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人数不超过四万。门巴族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与藏族有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因此在民族文化方面,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某些“藏族文化”的特征。有人说门巴族与藏族同属于一个文化系统,在一定的意义上讲,这一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但是,门巴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们既不能否定藏族文化对门巴族的影响,也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无视和抹煞门巴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在民族关系中探讨门巴族的民族文化特征和门藏两个民族之间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对于贯彻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试图用民族学实地调查、观察的方法所获得的材料和部分历史资料,就门巴族和藏族的民族文化特征作一初步比较,对门藏之间的历史关系提出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