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发展是一种正向的政治变迁,晚清中国社会曾出现过一个艰难的后发外源性政治发展的实践过程,历经洋务运动、戊戌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立宪运动,但由于当时中国特殊的社会形态、统治集团陈旧而狭隘的统治意识和统治心态、及国内政局动荡失控等政治阻滞因素影响而失败。研究总结这一历史实践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更可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这是1906年9月1日,一道"预备立宪"的上谕从天而降,清廷决定"仿行宪政"。两天后,上海各大报刊登了上谕全文,民间社会从北到南,到处一片欢呼,北京、天津、保定等地工商界、报界、教育界纷纷开庆祝大会,保定师生高呼"立宪万岁"口号,大唱新编的《庆贺立宪歌》。反响最热烈的还是上海,9月9日,上海城  相似文献   

3.
1900年代前后,中国社会处于空前的危机之中,自洋务运动到戊戍维新到清末新政,清政府推动的改革运动艰难运行,成就不彰;革命党之暴力革命已在酝酿之中,而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关头,留日学生创办杂志,致力于"输入文明学说",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制度变革、制度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案,此既体现了他们勇于面对社会现实,寻求救亡图存之路的激情与抱负,也展现了具有此一时期特色之翻译的"政治"。  相似文献   

4.
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过程中的特定历史现象,即表现起落干“维新”与“革命”之间,也表现兴起和话动地域的特定社会环境。而特定的社会和地域环境,孕育了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一特定历史内容。因起落于“维新”与“革命”之间,规定了义和团运动的特定历史作用,就是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从此中国人民由自发反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结合,发展成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独立、民主、富强新中国的自觉斗争。  相似文献   

5.
论洋务运动的兴起翟国璋洋务运动作为“运动”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的一次。作为历史事件,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也是最有争议的。我们认为,在评价洋务运动的时候考虑到以下几点也许是十分必要的。其一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向性,也即是说,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6.
从一八六四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到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的三十余年,是以清朝统治阶级“办洋务”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时期,即通常所称的洋务运动时期。关于洋务运动和洋务派人物的性质与作用的总的评价,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意见认为:“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始终是历史的主题,而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则是近代中国争取独立和谋求进步的根本道路”;洋务运动“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表现了中国社会进步不可  相似文献   

7.
一、张之洞在清末全国性教育改革中的作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的教育制度沿袭宋明以来的传统,以四书五经为基本教材,以科举为取士之法.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国家面临“世变之亟.论者谓科目人才不足应时务,毅然罢科举,兴学校.采东、西各国教育之新制,变唐、宋以来选举之成规.前后学制,判然两事焉.”自同治元年(1862)京师同文馆开办起,清代开始创设近代教育,但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地只有零星的新式学堂建立,尚没有全国性的系统的新学制.这可以看作清末近代教育的“萌芽期”.“庚子国变”以后,以慈禧为首的清廷为了修补濒临崩溃的统治机器,发布实行“新政”的上谕,而改革旧式教育制度是这个“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类  相似文献   

8.
刘坤一任封疆大吏几达四十年之久 ,与中国近代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晚清社会多变的特点也深刻反映在他身上。洋务运动的头十五年内 ,他倾向于保守 ,自光绪初年开始逐渐热衷洋务。他于戊戌政变之后 ,以疆臣上疏 ,力保维新以来成就。晚年倡导新政 ,使近代化的发展轨迹继洋务、维新之后的断点上再次向前延伸。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其不无功劳。然而刘坤一虽逐渐与传统有所离异 ,但其程度又极为有限。他一生以稳健自居 ,守成甚于创新。重义轻利的特点 ,限定了他只能成为一名开明官僚而不是投身实业的资本家。  相似文献   

9.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在不断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清朝末年先后掀起了三次中国现代化运动高潮,即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和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这三次运动从温和到激进,改革探索前后相继,继承和发展相结合,虽然后两次运动具有激进性特征,但总体上逐渐深化呈现为渐进式的发展路径。这种快速而渐进的现代化探索对此后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中国早期对外开放、进行改革的革新运动,它是在变落后为先进、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变贫弱为富强的变革思潮下发生和发展的。中国当时新兴的近代都市上海,以其包容的姿态迎接了这场中国早期的近代化运动,从而在洋务新政的推动下,获得了长足发展,城市景观从内到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心地区,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的进程中,城市是近代化的先驱,而城市社会心理则是城市的最有生气与活力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在清末上海城市发展中表现得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11.
论晚清的改革与社会变迁黎仁凯晚清实行的改革,从道光、咸丰问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的“自改革”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及实行的点滴改革算起,历经平天国内的革故鼎新,洋务新政,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等重大改革运动。虽然这些改革均以不同程度的失败而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清末五大臣在出洋考政归国后,所提出的仿行宪政的主张和方案,系统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上层部分人士对宪政的认识和谋划,从而推动了清廷“预备立宪”的实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不失为一种开明之举.但由于五大臣的根本目的是为封建皇朝“起衰救危”,因而他们的主张和方案得不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拥护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能当大任者”之一。他的大任,主要是总理福州船政局。微观分析沈葆桢创办船政之举,对于宏观认识福州船政局、乃至于整个洋务运动,大有裨益。 一、出任总理船政大臣的动机 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是否重在防内,并无对外的意图?还是重在御外,并无安内的考虑?沈葆桢接替左宗棠赴马尾莅事,一方面是由于左宗棠的力荐,左宗棠曾一再疏言,福州船政局之总理,“非葆桢莫能任”。一方面是清廷赏识,早在1861年,咸丰帝就称沈葆桢“德望冠时,才堪应变”,以后慈禧太后则称其为“办事素来认真,人亦公正廉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忱葆桢本人对清廷的忠勤,以及对清廷自强新政的热心。当然,沈葆桢对船政与海防、船政与自强诸关系的总体  相似文献   

14.
八国联军侵华之后,清政府开始施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但满洲贵族不愿意失去既得利益和特权,对立宪派采取了高压态势,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立宪党人逐渐寻求新的出路。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立宪和革命这两种力量终于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社会发展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这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围绕“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的“全球发展论”、经济与社会整体推进的“全面发展论”、“要发展自己”的社会发展主体论、改革是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论以及洞察纵横、空间,全面布局的发展战略论,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理论体系,为我国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安徽新型高等教育的开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型教育始于洋务运动,是被动的应急措施,旨在救亡图存。安徽的新型教育发端于维新变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暴露了洋务教育“囿于一材一艺”、“不明大体”。由此由“西艺”而及“西政”。1897年成立的求是学堂,是安徽第一所新型学堂,属大学预科,是安徽省新型教育的萌芽。这种新型教育从高等教育开始,而后普及中、小学,是不正常的逆势发展,它是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但它仍象征着新阶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7.
经济所研究员、著名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在讲授“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这一专题时提出,历史研究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历史研究工作者应该坚持破“四旧”、立“三新”,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富有创造性。所谓“四旧”,是指四种不正确的研究倾向,即不管外国,而就中国论中国,不管古代,而就近代论近代,不管政治,而就经济论经济,忽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而就事论事。有了这“四旧”,就不能把经济现象放在  相似文献   

18.
光绪末年,为应对内外交困的政治局面,清廷先后宣布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两项改革均以官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相应地带来了官制立法的较大变革.历经七年,传统官制的形武特征逐步淡化,机构设置和职官选任均有较大突破,但是,受自身既得利益的羁绊,清廷的官制立法改革多流于形式,官吏选任当中的等级特权、中央集权以及民族歧见仍然未得改变,...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的东亚,曾发生了两次以推行近代化为主要内容的运动:一是由封建官僚发动,以“求强”、“求富”为口号的中国洋务运动;一是“指明了日本历史今后应走的方向”,并从此成为“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明治维新。虽然两者发生的时间、社会背景大体相同,内容和形式也有颇多相似之处,并都成为两国近代化的起点,但它们的结果却“南辕北辙。”笔者以为,就这两个历史事件作一比较,有助于我们弄清为什么中国未因洋务运动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指导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是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的起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和魂洋才”.这两者颇多相似之处,但产生的实际效果却大不一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洋务运动后中国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中越陷越深。这不能不令人潜心思考. (一) 鸦片战争失败后,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率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过这一思想当时并未发生实际的效用.时过二十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最初表述。此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推动洋务运动,基本上也是循着这一思路.于是,“中体西用”便成为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