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的特征是错综复杂的,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 结果。从影响我国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的诸多外部因素入手,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零 售商业景气波动开展科学的监测预警和调节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零售商业景气波动政策调控系统的构造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针对调控我国零售商业景气波动的实际需要,深刻阐明了构建我国零售商业景气波动政策调控系统的设 计思想及其配合运用。  相似文献   

3.
宏观经济和资本结构是影响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经济体系中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企业融资成本增大.文章主要运用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宏观经济增长以及资本结构波动对企业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通过对2004-2012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资本结构波动能够助推资债务资本成本上升;宏观经济增长有利于债务资本成本降低;在宏观经济发展速度较低的情况下,资本结构波动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在当前宏观经济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将带来资本结构波动提高,债务资本成本也将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得出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存在相关性,股票价格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已成为影响货币政策的外部因素的结论。尽管目前中国的股票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异动性,但中央银行也应关注股票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研究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关系,对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制定更优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重要意义.文章构建了关于房地产投资和经济周期相关时间序列的单变量和多变量UC计量模型,运用1992-2014年的数据,对中国房地产投资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投资短周期和中周期与国内生产总值周期较为接近,其中短周期拐点先于经济周期,可以此预测经济周期波动;中周期两者非常接近;长周期上,房地产增长趋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致;短期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能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引发整个经济的波动.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当发挥房地产业的积极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的顺利转型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与宏观经济波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滤波、VAR模型等计量分析技术,从三次产业增长率波动的角度,探讨1979年到2007年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动态演进对国民经济增长短期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不仅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增长效应,还具有显著的滞后波动效应;而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短期波动影响非常剧烈。第一、二产业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是不断下降的,而第三产业的影响是不断上升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预测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不大,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短期内,出口的波动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波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解释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进口的贡献度最大,出口次之,FDI最小。  相似文献   

8.
基于1978—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在所有预测期内,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标准差不大,但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短期内,出口的波动会加剧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波动的影响方向则相反;外部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较小,但随着滞后期的延长,解释力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进口的贡献度最大,出口次之,FDI最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金融发展在最近十余年取得重要进展,大量相关文献讨论了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但少有文献注意到中国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稳定的可能联系。金融发展除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外,是否还会产生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红利?尽管存在若干金融发展平抑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机制,但相关经验证据却少见。基于中国2001-2012年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可利用含外生变量的EGARCH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的宏观经济波动平抑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宏观经济波动平抑效应。这一经验证据表明,金融发展能够从降低经济增长波动层面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进一步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从而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应该成为中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一个长期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8年1季度~2011年2季度数据,通过施加短期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本文比较了四类代表性价格水平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影响特点.研究表明:不同价格水平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房地产和消费价格水平的冲击影响作用最明显.研究认为,在进一步以稳定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控中,相对股价和能源价格水平而言,对房地产和一般消费价格水平的更多关注仍然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商业集聚对现代都市、商品集散地以及产业园区的成长与繁荣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集聚体的实体与经营价值的建立,作为一个空间结构所创造出来的整体氛围,使整体的购物环境得到改善,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基于顾客认同的视角,以实证研究验证商业集聚印象对顾客认同和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作用,并结合调节定向理论来进一步研究这一影响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商业集聚印象不仅直接显著影响顾客公民行为,而且顾客认同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调节定向在商业集聚印象与顾客认同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0—2020年年度数据,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内宏观经济和国际输入性风险四个维度选取31个基础指标,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我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CFSCI),进一步探讨金融稳定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金融稳定水平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但外部输入性风险对我国金融稳定产生明显冲击;分析表明,金融稳定性上升能够降低经济波动,使得经济增长更加平稳;相比之下,宏观经济的运行对金融稳定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从短缺经济到相对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进步.我国需求不足是国内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需求不足的原因既有外部性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出口下降,也有国内特定经济制度造成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而起决定作用的是长期计划经济和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的经济低效率和居民低收入.应将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实现两个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的波动性是制定环境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改进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探讨中国环境污染波动性问题。研究发现:一是中国环境污染的波动性是高度顺周期,与产出波动相关性较强;二是技术进步、环境规制、投资专有技术、消费偏好和劳动供给冲击可以解释大部分中国环境污染的周期波动;三是技术进步和投资专有技术对环境污染产生了持续的正向冲击,而环境规制、消费偏好和劳动供给对环境污染产生了负向冲击,其中,环境规制冲击的持续时间较短,消费偏好的冲击仅在期初为正,长期为负,劳动供给冲击的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在环境污染波动下,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引导绿色消费、增加劳动人口供给等是抑制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面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汇率变动必然会对新疆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文通过对1985-2010年汇率变动与新疆出口贸易的单位根检验、单整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论证了汇率变动对新疆出口贸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提出以人民币升值为机遇改善和优化新疆出口商品结构,提高竞争力,进一步促进新疆出口贸易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蔬菜价格的波动具有广泛的联动效应。为了探明蔬菜价格剧烈波动的共同特征,分别运用均匀间距估计方法、PANIC方法和VAR模型考察了200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18种主要蔬菜价格的联动效应、共同影响因子及其宏观决定因素。研究表明:蔬菜价格之间的联动效应主要受一个潜在共同影响因子的驱动,而影响这一共同因子的主要宏观经济因素则是货币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可运行区间"是指商品市场运行的可接受程度,由上限和下限组成。运用系统化分析方法,根据多数原则、均数原则等可以确定出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的下限为5.5%,而依据改革开放后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及物价上涨率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上限为12%,从而确定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可运行区间为5.5%~12%。  相似文献   

18.
1989-1991年,由于国内外局势的急剧变动,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陷入困境之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内政治形势的剧变,使个体私营经济在经过近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首次跌入低谷.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和理论上的困惑是造成这次经济滑坡的深层动因.随着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个体私营经济最终走出困境,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