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赫哲族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黑龙江边的街津口、八岔乡,乌苏里江边的四排乡和松花江边的敖其镇,人口约4200余人。阿伊努族(史称虾夷)是日本列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到今仍居住在北海道的千岛群岛、叶索群岛等处,人口约20000人口。 近几年来,笔者在对这两个不同国籍的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和研究中,惊奇地发现他们的文化有着许多共同点。本文拟从原始信仰文化的角度,对这两个民族的“飞由合”与“伊纳乌”的崇拜现象进行比较,揭示民族与文化的关系,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日两国交往的不断加深,两国人民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相互交流的机会也不断增加。作为交流工具的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双方各地都存在各自的方言,北海道虽然位于日本的最北部,但是那里使用的被称为北海道方言的语言却与东京地区使用的普通话十分相似。本文以研究日本北海道方言的产生和发展为主线,结合北海道的发展史和地理位置,解说了北海道方言产生的原因以及特征。通过分析各种群体做出的北海道方言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北海道方言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以单一民族构造著称的日本近年来的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走向21世纪日本必须正视的一个重大课题,多年来沉浮未定的日本阿伊努问题也随着日本国内多元种族、多元文化意识的高涨而变的引人注目。  一、日本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1.揭开日本单一民族国家的神话面纱日本作为世界上民族构成相对简单的单一民族国家,近年来随着在世界政治、经济方面的影响力加大,吸引的外国移民愈来愈多。除大部分在日本长期工作、定居外,与日本人通婚的外国人也呈逐年增长态势,对以血统主义为基础的日本国籍政策也开始产生冲击。随着在…  相似文献   

4.
一、日本北方史研究的源起关于日本北海道及其周边地域的古代史研究,早在1968年(昭和43年)即已开始.当时,作为北海道古代史协会的支部长三森定男先生带领六名青年研究者开始了这一领域的探讨,从而也开拓了从日本的北方研究日本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5.
1996年 9月 2 4日 ,由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山根幸夫教授推荐 ,应日本学术振兴会招聘东赴日本 ,旨在对《中国东北地区历史与文化———明清时代东北亚丝绸之路与虾夷锦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学术交流 ,历时 2个多月 ,先后于东京的筑波大学、东洋文库、青山学院、京都的京都大学、奈良的天理大学等进行学术交流。 1 1月 2日 ,又飞抵札幌 ,对北海道开拓纪念馆、北海道大学、札幌星园高等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其后 ,对北海道开拓纪念馆、函馆市北方民族资料馆、函馆市立博物馆、北海道立北方民族博物馆、钏路市博物馆等珍藏的“虾夷锦”进行考察。在上述…  相似文献   

6.
自公元前3世纪或从更早的时期,东亚大陆居民数次从朝鲜半岛集体移居日本列岛。关于这些移民的民族成份,目前,日本、韩国学界有很多研究者认为他们属于朝鲜系民族。然而,经过仔细考证可以认为,4世纪末至5世纪初在日本出现的社会群体“汉人”,其主体部分是两汉魏晋时期移居朝鲜半岛的中国人的后裔。“汉人”对日本古代国家的形成和文明进程的飞跃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社会对儒学的认知和实践看,日本儒学可以划分为对中国儒学的全面接受和儒学本土化过程的两大阶段.随着汉字、汉文化的东进,儒学以大化改新为标志在日本得到全面认同和接受,在日本列岛上扎根并成为日本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经过千余年的传播与发展,儒学不断地与本土文化融合,以朱子学的出现为标志,成功地完成了日本儒学本土化的过程,成为日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孕育了日本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8.
中国赫哲族信仰的“飞由合”,和日本阿伊努族信仰的“伊纳乌”十分相似 ,归根结底是出自同源——通古斯语族的萨满教 ,说明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为传播  相似文献   

9.
日本列岛上的土著民族究竟有哪些,他们与昔日大和政权关系如何,等等问题国内学术界研究不是很积极,甚至可以说是个空白。本文以日本史料为中心,对日本列岛上的土著民族与大和政权的关系做一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民族文化素质的含义涉及到以下四个问题(1)对“民族文化素质”研究对象的认识。研究“民族文化素质”,它的对象应是研究“民族群体的文化素质”呢,还是研究民族文化的“自身素质”?学者们对此有不同认识。有的指出,两者是不相同的,不是一回事。前者是指承载着“民族”文化的“民族群体”,后者突出的是依附在“民族群体”身上的“民族文化”;前者主要通过教育、文化事业的普及、发展和社会风气的改良,即从认知水平上去提高,后者则主要依靠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方面的合理优化,人文精神的建构方可解决。由于双…  相似文献   

11.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出了本国所需的科学技术人才。本文试就他们的产生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贡献作一些探讨。 一 日本民族具有善于吸取外国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它曾系统地学习和接受中国文化,将其移植于自己的土地上,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在“锁国”条件下,日本人通过荷兰语接受西方文化,被称为“兰学”。至十九世纪,随着英、美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崛起,便主要以英语接受西方文化,被称为“洋学”。  相似文献   

12.
神谣与神歌——中国赫哲族与日本阿伊努族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赫哲族的神谣与日本阿伊努族的神歌,含义相同,特点相似,语言古老,与神有关,萨满演唱,充分体现了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融合与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日文化交流,一般认为始于公元前二、三世纪。也就是我国秦代,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即绳纹文化的晚期。其主要证据是秦汉之际,大陆上的水稻种植、丝麻纺织、铜器铁器铸造等的先进生产技术传入日本列岛,带来了日本文化的黎明,对于具有划的代意义的弥生文化的展开,起了极其重要的催化剂作用。这已成了日本学术界的通说。不过,也有持不同见解者,如栗山周一氏早在三十年代就认为铜铎民族进入日本,应上溯到公元前四、五百年,比前说提早了二、三百年。  相似文献   

14.
徐玲 《学术论坛》2007,(1):139-142
今天的日本文化,是传统的日本文化和外来文化在不断接触、交织、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日本民族在选择性兼容外来文化的同时,对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又保持始终不变的尊崇与虔敬,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这种兼容与传承的双重性使日本文化具有了东西方汇流文化的“和洋结合”的特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有关民族精神问题的研究日益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课题。近二、三年来研究民族精神问题的论文不断面世,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年至今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的直接论及这一问题的文章就有70多篇。不少学术刊物还专门辟栏目对此展开讨论。如《浙江社会科学》(原《探索》)的“民族精神与伦理建设”栏目,《山东社会科学》的“关于中国精神的讨论”栏目,《学术研究》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专栏,《哲学研究》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哲学探讨”栏目等等。一些出版社也纷纷组织出版有关民族  相似文献   

16.
杨主编的《明清东北亚水陆丝绸之路与虾夷锦研究》一书是国家九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经多年刻苦钻研 ,终结硕果 ,该书已于 2 0 0 1年 9月 ,由辽海出版社出版 ,在东北史研究园地里又增添了一朵鲜花 ,可庆可贺。全书共十二章 ,附有珍贵的图片和交通路线示意图。另外还附有杨到日本北海道进行考察和讲学的专题论文。书中对丝绸之路的交通路线、贸易的地点、贸易的内容以及贡貂赏乌林的盛况、虾夷锦文化现象等均有详细的论述。历史证明 ,东北亚丝绸之路 ,是中国黑龙江下游土著民族和日本北海道虾夷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共同繁荣之路 ,虾夷锦文…  相似文献   

17.
现代日本已形成精神内涵更为独特、丰富的茶文化体系,古老的茶文化发源地中国在漫长的茶文化演绎过程中,并没有形成有着鲜明特点的专门的茶文化体系,而是更倾向于生活化与实用化的发展。相对于日本茶道秉承传统、自成一派、从“精神文化”普及至“实用”的蓬勃发展现状,更注重在传统文化中追求不断创新和“中庸和谐”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进入衰微停滞发展阶段。现在日本茶文化已“回流”至中国,正在生活与精神层面对中国的茶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原著 蒙古的书籍已有不少于700年的历史了。流传至今的可靠资料证实了这一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对古代民族,如匈奴、拓跋、契丹等族的语言及文字方面的专业研究,也许能把这一日期提前到公元前。但是,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对个别蒙古语民族(鲜卑和契丹)其书面文化继承性的研究情况。在现代蒙古语中,保留了与这些民族的文字及书籍有关的术语,例如:《》(“必(?)赤”,另一个名称为——手稿编篡者),(另一个名称为——译员)。从中国史料可知,契丹在兴盛时期(5- 7世纪)有了自己的文学和文字(现存有两种形式的文字——大字和小字)。非常可惜,从文学方面的文献中确实没保存下来什么。  相似文献   

19.
1989年1月7日,在位长达六十二年之久的日本昭和天皇裕仁逝世了,明仁皇太子于当天即位。1月8日,日本当局正式宣布;改年号为“平成”。也就是说,昭和天皇时代结束,平成天皇时代开始了。在这一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日本列岛掀起一场大规模的“天皇热”宣传高潮。这一期  相似文献   

20.
刘庆委 《学术论坛》2006,(10):159-162
汉字从传入日本到现在,受到日本语言、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融会为日本文化的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对中日简体字的字形比较,揭示了日本为了使汉字能够很好地表现日本文化,在汉字字形整理中不仅兼顾“初形本义”,即所谓“传统字理”,而且更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既吸收和借用了中国的汉字文化,又脱离中国文化束缚的、与中国汉字文化相呼应的日本汉字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