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文章基于五个维度构建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30个省份2008—2019年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的地区异质性、空间集聚程度和分布演进规律。结果表明:(1)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造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第一来源为区域间差异,其次为区域内差异,超变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2)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分布表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模式逐渐从以低低-低效型集聚为主向以高高-高效型集聚为主转变。高高-高效型集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部分省份,低低-低效型集聚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地区。(3)东部、西部地区和全国整体的工业高质量转型绩效的空间差异呈发散趋势,而中部地区的空间差异呈收敛趋势。考虑空间滞后的影响时,邻接省份的高水平会提高本省向上转移的概率,而邻接省份的低水平则会提高本省向下转移的概率。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区域差异、差异来源及空间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福利绩效水平较低,且存在显著的区域非均衡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整体的相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区域间差异是生态福利绩效区域总体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黄河中游、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生态福利绩效存在σ收敛,而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综合经济区则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同因素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章构建包含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质控制与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以及水生态修复等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测度2010—2019年长江流域各省份水资源管理绩效水平,利用ArcGIS软件对结果进行时空分异的可视化,采用核密度曲线刻画2010—2019年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绩效水平动态演进趋势,同时引入泰尔指数与莫兰指数分析其区域差异与空间分异,研究表明:(1)时序发展上,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绩效总体提升,且经历阶段下降、加速上升、稳定提升的发展过程;(2)空间分布上,水资源管理绩效呈现自东向西阶梯推进的特征,水资源管理绩效高值区呈“分散分布—组团分布—连片分布”的发展格局;(3)长江流域各省市水资源管理绩效存在空间集聚效应,各省份水资源管理绩效受相邻省份的辐射与扩散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轴。厘清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整体性进展、地区发展水平和变化趋势特征,对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思想和深刻内涵,紧扣“有内有外、以内为主、内外联动”的发展宗旨,从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内外资一体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的TOPSIS模型测度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双循环绩效,并基于SDM模型和SARAR模型对双循环绩效的空间收敛性进行系统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双循环绩效整体呈上升趋势,东部和中部省份双循环绩效提升速度快于西部省份,且省域间地域性差异明显,领先地区主要集聚于东部沿海省份。全局双循环绩效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且空间集聚程度逐渐增强;从局域空间自相关来看,双循环绩效高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均相对集中稳定。省域双循环绩效水平在增长中呈现收敛态势,即落后省份的双循环绩效增长率高于发达省份。因此,中国在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充...  相似文献   

5.
在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大背景下,文章通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和莫兰指数刻画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时空演变特征,进一步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自回归模型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居民社会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水平不断上升,且在空间上具有正自相关性,并以东部地区省份的“高-高”集聚和西部地区省份的“低-低”集聚为主;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居民社会福利绩效提高,且该促增效应主要通过经济和社会层面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地区和低城镇化地区产生更大的边际效应;考虑空间因素后,数字普惠金融同时对邻近地区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绩效的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s I指数可以看出我国城市经济绩效与金融集聚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运用SEM模型和SDM模型对2012年我国345个城市的空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城市经济绩效和金融集聚对相邻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对城市经济绩效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政府作用不仅对所在城市经济绩效的提高有正向影响,而且对周边地区有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聂斌  杜梦莹  廖丹 《统计研究》2012,29(9):88-94
 在统计过程控制的第I阶段,准确识别运行状态发生漂移的时间点是决定控制效果的关键。本文以多维空间的数据离心程度作为判定变点规则的标准,通过概率密度轮廓将单一观测值序列转化为多维空间中的数据点,运用数据深度技术构造特征变量,并建立变点定位规则。仿真性能分析的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在不需要假设过程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对变点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在比较研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魏鹏  李莉  李润  郝雪纯 《统计与决策》2022,(22):164-169
文章选取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地方政府竞争和环境规制对生态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生态福利绩效呈现“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滞后1期的生态福利绩效对当期具有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外溢作用;地方政府竞争在短期内促进了生态福利绩效的增长;环境规制在短期内抑制了生态福利绩效;产业结构有利于提高生态福利绩效,对外开放程度、城市化率、研发投入水平、绿化水平和人口密度对生态福利绩效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技术考察了研发投入强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联.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强度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呈显著的倒“N”型非线性特征.进一步基于空间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的双重视角考察发现:一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门槛效应,东部地区表现出边际效率递减的正向非线性特征,而中西部地区则和全国情况基本一致;二是研发投入强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门槛效应表现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均呈现倒“N”型关系,节能环保、新材料和生物等产业均存在“U”型关系,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则表现为正向非线性效应.因此,实施差异化的研发政策,兼顾研发资源投入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活动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系统评价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将有助于深入把握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格局。基于此,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模型对上海等50座骨干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将50座城市划分为领先城市、核心城市、重要城市、节点城市与一般城市5个层次。从空间视角观察,江浙沪地区呈现以上海为引领的"多极均衡"空间模式,其余省份呈现以各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单极突进"空间模式。一级指标方面,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与科技创新载体指标呈现高度分化特征,均倾向于向省会、直辖市以及经济发达城市集聚。在科技创新绩效方面各城市之间表现相对均衡,一些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城市,由于其产出的边际值较大而获得较为良好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1.
市场分割是具有空间属性的概念,但是已有市场分割指数的测度方法普遍忽略了关键的空间因素。鉴于此,基于广泛使用的相对价格法,融合地理空间距离、经济空间距离和产业空间距离三个因素,提出了空间距离法测度市场分割指数。为检验空间距离法的测度效果,以扩容后的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应用示例研究对象,采用地理空间分异可视化、箱线图离群点侦测和散点拟合曲线等方法,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市场分割动态以及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等,并与价格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距离法能够较好地测度市场分割程度及其动态特征,相较于价格法更具准确性和稳定性。长三角地区的市场分割程度总体在下降,一体化水平在上升,但同时区域市场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愈发显著,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虚拟团队的绩效进行了界定并对虚拟团队的评价特征进行了分析,借鉴平衡记分卡的思想构建了虚拟团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阐明该指标体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运用基于因子判断法的多层次模糊评价法,对虚拟团队绩效进行评价,从而为虚拟团队绩效管理提供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对创业者特征、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相关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者特征、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概念性框架.该研究不但全面总结了创业者特征、创业环境与创业绩效的相关理论,也将为相关的实证研究奠定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借助DEA方法和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全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沿线地区硬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及其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空间效应.研究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硬性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较高的技术效率水平;区域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与全国比较,硬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对经济带的效应明显,尤其是对西北地区产生的本地和溢出效应最大;软性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虽然明显提高整个经济带的集约化水平,但对西北地区产生负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5.
知识管理策略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章针对影响企业绩效的不同知识管理策略间存在互补性的特点,根据互补理论和超模函数的特征,构造了一类超模函数,定量分析了组合知识管理策略对企业绩效的互补影响作用,并通过实证检验了该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为企业决策者分析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传统产业经济绩效评价中的平均赋权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法获取产业经济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并实证分析了某地区六个产业的经济绩效水平.采用群组专家评价数据的均值作为评价数据和统计分析样本,降低了评价过程中不确定性.采用因子得分定权法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给出了产业经济绩效评价模型和提升产业经济绩效的对策.实证结果显示:影响产业经济绩效的关键指标为产业经营效果、投入产出比和产业经济规模.产业经济绩效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各产业的绩效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选取2007-2009年浙江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浙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从薪酬一公司绩效敏感性角度,验证了浙江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粘性特征,即公司绩效上升时薪酬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绩效下降时薪酬的减少幅度.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力军。文章基于2009—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集聚、空间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与城市创新绩效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曲线关系;分区域来看,制造业集聚对创新型城市创新绩效存在非线性的促进作用,与非创新型城市创新绩效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曲线关系;无论是创新型城市还是非创新型城市,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绩效都存在显著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即制造业集聚不仅会对本地区城市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而且会通过知识空间溢出影响周围其他城市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重庆市2003~2007年的579个地价样点和1233个房价样点数据,以GIS为工具,运用地统计中的三维变异函数,分别建立城市地和房价的变异函数,绘出了其变差图,分析了不同区位上地价和房价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地价的变异幅度和程度较房价更为显著,地价和房价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20.
以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为框架,构造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对中国2006—2019年城市碳排放治理绩效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含义、跨期动态变化、区域均衡等层面对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进行多维分解,检验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样本期内全国城市平均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各地的平均碳排放绩效水平不断改进,创新效应对其贡献逐年增大但赶超效应贡献不足;第二,空间分异方面,珠三角、长三角、粤闽浙沿海、长江中游等东部地区城市群不仅平均碳排放绩效水平普遍较高,且碳排放绩效的增长速度较快,中西部地区仅成渝城市群碳排放绩效表现较好,中原、京津冀等城市群近年来碳排放绩效的改善速度较快;第三,基尼系数测度及其分解显示,近年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指数的分异程度逐步加深,分异成因主要为城市群组间差异,城市群内部差异贡献度较低;第四,Lasso分析及双固定面板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展水平、清洁能源使用、金融发展、绿色环保和科技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城市层面的碳排放绩效,能源消耗强度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对碳排放绩效具有负面影响;最后,城市群因子探测结果显示,各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