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在五四时期这一短暂的文学繁荣景观中,涌现了诸多的文学流派、文学创作方法。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小说集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核、鲜明的时代特色、独特的审美意象而为世人瞩目。鲁迅先生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而旧中国的妇女是这病态社会的不幸者中之尤为不幸者,她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精神与肉体均倍受摧残、踩路,且为生存而痛苦地挣扎着。鲁迅先生为揭出社会的病根,解救妇女子水火,对妇女的生活处境及命运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研究,满怀同… 相似文献
2.
史百水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3)
人们常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是讲修改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在谈到修改文章时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从不相信“文不加点”的所谓文坛“佳话”,总是不惮艰辛、字斟句酌地修改自己的作品。从他的大量手稿和初次发表与汇集成册后的文章看来,他的修改不仅见之于作品发表之前,而且还见之于发表之后。 相似文献
3.
罗淑芳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65-67
在鲁迅的小说中,儿童或染病、意外事故死去,或在家庭中被喝斥、受压制,或成为继承了父母劣根性的麻木的小看客.通过儿童形象的塑造,可以看出鲁迅对中国人民的未来命运的关注,对祖国前途的忧惧,也隐含鲁迅某种绝望的情绪. 相似文献
4.
杜运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赵树理是写农村的“铁笔”、“圣手”。他的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农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塑造了一大批活脱脱的农民形象,是透视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不仅是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也是人物描写的名工巧匠。认真研究赵树理小说人物描写的技巧,对于繁荣我们今天的小说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0,(3)
由于历史使然,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现象:一些人本身既是文学家,又是编书刊办报纸的能手。郭沫若、茅盾、巴金、郑振铎、赵树理等是如此,鲁迅先生更是这样。从1906年在日本筹办《新生》,到1936年逝世前主编《译文》,历时三十年。除他自己的著译和辑录整理的古籍外,他主持编辑和参与编辑的各种书籍有76种、各种文艺刊物20余种、丛书11种,自费印行13种,为“相识与不相识者”书作序跋43种,校阅并介绍出版的40余种。可以毫不夸饰地 相似文献
6.
舒耘华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37
本文从社会、婚姻,性格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揭示了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原因,同时指出妇女要有自己独立的生活,不把婚姻当作自己的唯一归宿是妇女解放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杨芝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
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祖”.《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写成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发表于同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后由鲁迅收入《呐喊》小说集.鲁迅将这篇小说的主题概括为“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并说《狂人日记》同《孔乙己》、《药》等一起,因“内容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震动了当时的文坛,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最初实绩”. 相似文献
8.
詹行锋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
一谈到鲁迅的第一篇小说,几乎所有的鲁迅研究者都异口同声地说是《狂人日记》。这种说法,差不多已成为定论的了。我认为,这个“定论”值得商榷。因为这种说法,有一半说对了,但也有一半说不对。说对的,是指《狂人日记》在形式上用白话写,这在“五四”时期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中,确是第一篇。说不对的,是指《狂人日记》在内容上却是 相似文献
9.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人类由男女两性组成,所谓人类的历史不过是一部男人和女人的生活史。在人类的英雄史诗中,主角一直由男性充当;而在人类的悲剧舞台上,女性则始终是主角。这一历史现象被古今中外的作家在小说中加以反复表现。中国古代小说也不例外,众多地、性格各异的女性现象,重复地述说着自己的悲剧。《红楼梦》中“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便是对封建时代女性整体命运的高度概括。无论皇后嫔妃还是丫环婢女, 相似文献
10.
柳晓枫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8):79-80
通过分析鲁迅小说线索,试图揭示线索在鲁迅小说中的功能,如反映时代背景、深化主题思想、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线索在小说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等。 相似文献
11.
董达姿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4,(3)
鲁迅的一生,无不始终贯穿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硬骨头精神,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其思想也有个发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恰如他自己早年所奉行的进化论规律一样,遵循着循序渐进、由低级到高级进化的一般规律。鲁迅之所以伟大,最关键的是他能够时刻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一个具有强烈超前意识的革命家严于律己的精神解剖自己、分析自己,从而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在不断的斗争中提高,其思想动态无不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多年来,关于鲁迅小说的研究进展很快,成果颇丰,这是个好现象。不过,在众多的研究领域中… 相似文献
12.
蒋明玳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1)
丁玲和萧红继承了新文学的传统,以女作家特有的细腻与多情,以及觉醒女性特有的大胆与狂热,亮出了中国妇女求自由、求解放的旗帜。她们以各自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和奋斗目标,反映了“五四”以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女性两种典型的心理状态和人生道路,从而构成了3D年代左翼女性文学的两大主色调。 相似文献
13.
宋建军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2):99-101
鲁迅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座丰碑 ,以人物的典型、内容的丰厚、主题的深刻和风格的独特著称。本文以鲁迅部分作品中的典型细节描写为例进行人物性格、文章主旨、章法、创作风格的鉴赏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普列姆昌德与鲁迅虽然分别是印度和中国两个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作家,且从目前所得资料看,这两位作家彼此之间也没有直接发生过影响,但由于时代、社会以及作家个人的原因,他们二人却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当然,也有不少相异之点),具有相当多的可比性。将这两位在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一代小说巨擘作一比较研究,不仅可加深我们对这两位小说大师创作的深刻理解,还可从中探寻出文艺创作的一些共同规律性的东西,给人以启发。 相似文献
15.
徐明德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
过去的批评家评论《祝福》时仅作人物分析,没有注意到对小说文本提供的意象的研究,所以本文做意象批评。小说中以雪的意象隐喻祥林嫂的清白无辜、处境艰难、留恋人间、并表示对她的挽悼;以四叔为理学的意象,揭示理学为代表的伦理政治制度是祥林嫂悲剧的始作俑者;以鬼神界的意象揭示神道设教的精神奴役,是伦理政治制度的帮凶。这三组意象构织出一幅中国封建末世的画面,作为祥林嫂形象立足的根基,深化了人物性格和主题。这篇小说证明了鲁迅不仅凭才气编故事,更是以渊博的学问著文章,所以他的作品才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林木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鲁迅曾酝酿过三部小说,一是历史小说,《杨贵妃》,一是反映红军战斗生活的小说,一是描写中国四代知识分子命运的小说。这三部作品虽因种种原因未能写成,但对这一现象的探讨,在全面认识鲁迅及其小说创作上,却有着有可替代的价值。 《杨贵妃》构思较早,大约在鲁迅小说创作进入第一个高潮的前后。为写好这部作品,1923年鲁迅曾购买《唐土名胜图会》六册,《长安志》五册,并作了大量有关考证研究。为获得更多感性知识,1924年7月还亲赴长安(西安)实地考察。1934年1月11日在给山本初枝的信中他曾说起这件事:“我为了写关于唐朝的小说,去过长安。”此外还曾多次向友人谈及此事。郁达夫说:“朋友的L先生(即鲁迅,笔者注),从前老和我谈及,他想把唐玄宗和杨贵妃的事情来做一篇小说。他的意思是:以玄宗之明,那里看不破安禄山和她的关系?所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文艺作品,其成功之处并不单纯在某一方面,而是许多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立体给读者提供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所要反映的社会问题,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跨篇人物”正是这方面一个突出的实例。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的一生始终把抨击旧势力,揭露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当作己任。他的笔端时时触及着社会现实,贯穿着始终如一的忠诚的现实主义精神。尤其是对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于被损害、被侮辱的中国妇女,他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他不仅对封建制度残害妇女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抨击,同时也对妇女自身的愚昧和弱点进行 相似文献
19.
张理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1,(3)
一《呐喊》、《彷徨》的创作,从生活素材到小说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的描写,从大的地域方面来看,都与鲁迅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绍兴和北方京城两地有着直接的联系。换言之,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他对绍兴和京城的社会生活及风情的观察和体验,成为他创作的直接生活来源,并对两个地方作了富有特征性的描写,从而形成了两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说。本文中把它们称作“绍兴小说”和“京城小说”。 相似文献
20.
孙浩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6)
早期的鲁迅受过浪漫主义文學的影响,也对象征主义作品发生强烈的兴趣。他不仅译介了《斯巴达之魂》、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等有着鲜明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而且推祟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雪莱、裴多菲、普希金为“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派。与此同时,鲁迅又和象征主义作家安特莱夫、迦尔洵发生过千丝万缕的联系,他除了翻译这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