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写意派情爱小说热衷于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目光,观察剖析人物的言行以及支配这种言行的深层意识特别是性爱心理意识,或展示人物性爱行为的随意性,或渲染人物性爱关系的变态性,来着力表现本能生命特别是性本能与自我伦理意识的冲突过程,着意描摹这一过程的心理演变轨迹及冲突的层次感,显示出了作品强烈的反道德倾向。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叙体小说发展管窥─—从两部自叙体小说谈起朱琳美国作家塞林格的自叙体小说《麦田的守望者》(1951)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开篇即告诉读者:“你要是真想听我讲,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我倒霉的童年是怎样度过,我父母在生我之前...  相似文献   

3.
试论劳伦斯小说与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的小说 ,因其对性本能和性关系的着意描写 ,曾被认为是色情之作 ,也曾被誉为性解放的先锋。劳伦斯对性本能意识的复苏和觉醒过程的描绘 ,特别形象地体现了柏格森的非理性的直觉主义在人生命创造活动中的根本作用。同时表明直觉和本能在劳伦斯笔下 ,不仅成为批判工业文明的锐利武器 ,而且还对近代本质主义的人本主义思维进行反思和批判。劳伦斯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 ,构筑了与现代西方哲学思想同构性的小说文本 ,从而表明劳伦斯小说独具一格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4.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巧妙地通过设定饥饿艺术表演这一荒诞情节,暗含了艺术创作 中两对无法回避和调和的矛盾:一是用饥饿艺术与身体的关系寓示艺术和“物”的矛盾,二是用饥饿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寓示 艺术和大众的矛盾。由此表达了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努力,也是卡夫卡创作生涯的写照。《饥饿艺术家》因此可 看作是一部卡夫卡人生的寓言。  相似文献   

5.
生命状 态小说 表现的是 非人类生 命的 生存 状态。 小说 通 过对 非人 类 生命 生存 状 态的 展示 ,给人一种 全新的 心理体验 ,使读者 从一个新 的角度 和较高 的层 次上 ,审视 生命 的本 质,领 悟生 命的 价值 和意 义,进而 观照人类 自身,思 考人的生 存和发 展。生命 状态小说 创作,要 遵循小说 创作的一 般规律 ,同时还 要遵循生命状 态小说创 作的特殊 规律,表 现非人 类生命的 生活方式 、生活轨 迹和性格 逻辑  相似文献   

6.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小说巧妙地通过设定饥饿艺术表演这一荒诞情节,暗含了艺术创作 中两对无法回避和调和的矛盾:一是用饥饿艺术与身体的关系寓示艺术和“物”的矛盾,二是用饥饿艺术家与大众的关系寓示 艺术和大众的矛盾。由此表达了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努力,也是卡夫卡创作生涯的写照。《饥饿艺术家》因此可 看作是一部卡夫卡人生的寓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与方方的《暗示》两部女性成长小说为对象,分析两位女主人公曾芒芒与叶桑的女性成长经历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笔者以女性反抗作为突破口,通过对两位女性在成长中面临的束缚,她们反抗束缚所采用的姿态及反抗的最终结果的阐述,对小说中突显的女性成长问题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晚年所作的一部得意之作。文本中饥饿艺术家与庸众之间存在着相对静止的微妙的矛盾关系 ,矛盾双方彼此敌对又彼此陌生 ,而这一矛盾又是建立在小说构建复性的双线结构上 ,具体表现为庸众对饥饿艺术家的“权利”关系以及饥饿艺术家的“自愿”承担。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在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宣言中,体现了一种十分明确的“乌托邦”精神。一方面是运用各种文学手法,寻找一种“超现实”的“精神点”,实现生命重塑的“自救”;另一方面是运用这种“超现实”方式,在历史社会层面实现人类的解放。这种乌托邦精神是20世纪人面对现代文明的压抑所寻找的某种自我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从"一出戏"到"人生趣剧"--徐志摩与哈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代是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最重要的西方作家之一,徐志摩的诗歌在哈代那里汲取了丰富的创作营养.我认为,如果无视徐志摩对哈代的崇敬、仰慕和偶然模仿,就不能认识他诗歌生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他的忧郁.翻开他4部诗集中的任何一部,人们都会发现,在他那想象奔放、才思焕发、恋情炽烈的诗篇中,还夹有一类诗,充满惊人而深刻的哀怨.哈代把人生比喻为"一出戏"(a show),徐志摩由此激发了"人生趣剧"的概念.本文从对生命的描绘、对情爱的妙思、对入世的追寻以及悲喜剧的差异等方面,探讨徐志摩与哈代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血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徐讦对生命意义的执著必然地联系着他的宗教情怀,但他对宗教的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从他的小说创作我们能清晰地看出他日益深厚的宗教情感,特别是后期的<彼岸>、<时与光>展现的宗教对于生命的神圣救赎意义,更昭示着他力图追寻终极关怀,渴望精神超越的生命情状.  相似文献   

12.
阐述陶渊明存在方式的特征——“委心”与“委运”,即一切听凭造化因任自然,率性而动了无矫饰,任情而行不待安排,任其真性流行,还人生以自在。能“委心”且能“委运”就做到了“任真”,“任真”是其内在性与外在性的同时完成,并因之使他成为一个本真存在的人。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日常生活”因素及其凸显是中国当代社会转型的结果,文学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具有选择性、指向性和策略性.新写实小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重复性、“再生产性”、功利性和实用主义的推崇,对日常满足的平庸化、一般化叙事,确立了日常生活在新写实小说中的本体性地位.新写实小说中“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性,包括“日常生活”的现代性诉求、大众文化属性和“日常生活”的多元性,既要从下而上地参与不断变动的日常实践,也要从上而下地以理论建构“日常生活”的多维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作家获取日本文学经验的自觉努力体现在小说创作之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专注于异域"文学经验"的"革命"却付出了规避生存实感的沉重代价,于是,在近代"小说界革命"的热烈场景之中,中国小说艺术本身却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一文学史的重要事实提示我们应当重新估价生存"体验"之于中国现代文学发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的本质和"不完整主体"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人的"本能"是为了活着而具有的先天能力,由此,人的"本能"决定人的"本性"是"自私"。个体的"自私"本性只能在群体的竞争关系中才得以实现。个体对集体既依赖又抗争的态度,决定了"自由"是人类的本质。个体无法脱离群体以实现"自我"的特性,使任何意义上的个体都是"不完整的主体",都必须在与他者构成的关系中确立自身的主体性。关于人的"本能、本性和本质"的新认识和关于主体的新的"不完整主体"理论,对于阐释宗教、文学等文化现象,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德、戴圣为从叔侄关系,戴德年长于戴圣,早于戴圣师从后苍学《礼》,有弟子徐良、桥仁;阳朔二年前后,先于戴圣而亡,桥仁改师戴圣。后苍弟子中,戴德、萧望之、冀丰差不多同年,而戴圣则与匡衡为同年人。两戴的学术活动应历汉宣帝、元帝、成帝三朝。就学术地位和影响而言,戴圣较戴德要高出许多。  相似文献   

17.
安妮宝贝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借助网络迅速成长起来的富有个性的作家。她的小说善于分析现代都市人生活混乱、情感淡漠、价值观扭曲等心灵病态,揭示了人性的萎缩与堕落、生存困境的挤压是导致都市人心灵病变的深层原因。告知都市人,倾诉和回归自然是精神自救的良药,只有在放弃和平淡中才能找到救赎之路。  相似文献   

18.
《到灯塔去》的情感拯救主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伍尔芙在其代表作品《到灯塔去》中,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深入揭示了情感与理性的对立,指出了情感的价值,认为情感使生命具有尊严。同时指出了理性崇拜对人性的践踏,认为情感是拯救干瘪的灵魂、抵制异化及无所不在的物的暴力的重要途径。伍尔芙的目的不是批判理性,而是旨在揭示被忙碌的人们所忽略的情感真相,让工业社会中被异化的人们从中得到启迪,以镜鉴生活。  相似文献   

19.
"逍遥游"是中国艺术创生的关键词,更是艺术家生活状态的生动写照,它不是"形器"之游的物质生活方式,而是艺术家心灵"神游"的精神生活方式和生命放歌。在这样的精神"逍遥游"中,"深情"提供不竭动源,"童心"是其生命本体,"神游"呈现精神内核,"大美"是其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万宁以空间叙事的方式,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展示了现代人新的空间体验及其与传统生活经验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在新的空间生产中存在的心理焦虑,并在城乡生存空间的对照性描写中表现出逃逸的浪漫想象与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