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殷周宗教的时代特征张荣明目前,在中国的学术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在意识形态领域,宗教从多神教过渡到一神教”①;具体地说,随着殷人步入阶级社会,在殷人的思想中同时发生了一个“蒸馏”过程,并最终产生了“一神教的唯一的...  相似文献   

2.
卜辞取祭考     
卜辞取祭考彭明瀚殷人特别迷信,信鬼而尊神,先鬼后礼,奉行多神崇拜。据甲骨文反映,殷人有繁杂的祭谱和祭仪。笔者已考订出殷人用人牲的祭把在卜辞中称为“伐祭”,用毛(兽)牲的祭祀为“兽祭”①,那么,用羽牲的祭祀是否有特殊的祭名呢?我们认为有,那就是“取祭”...  相似文献   

3.
丁双双  魏子任 《河北学刊》2003,23(6):151-155
佛事消费习俗是唐宋时期一项重要的丧葬消费习俗,这一习俗的形成受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与时人的心态观念密不可分;反过来,该习俗又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唐、宋丧葬中的佛事消费习俗既有相通之处,又因佛道二教的发展等原因而各具特色,但总起来看,佛事消费习俗在唐宋时期的丧葬消费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的生死观、价值认知、社会崇尚等一系列追求倾向和消费倾向,影响后世深远。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态是社会主体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心智状态,是由一定的社会取向、社会理智和精神支柱所构成的精神结构。社会心态有着自己的本质、结构和功能。这些内容已有专文论述。在此仅就社会心态的变化和调节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社会心态的变化1、社会心态变化的特征。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心态的变化过程。社会心态变化过程的总特征是,性质上的相对稳定性和表现形式上的变动性并存。由于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决定了社会心态的相对稳定。在人类历史上的五大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了五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心态,这就是原始社会的社会心态、奴隶社会的社会心态、封建社会的社会心态、资本主义的社会心  相似文献   

5.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9世纪中叶—13世纪中叶)是西域历史和维吾尔族历史上大放异彩的时代。840年,漠北回鹘汗国灾亡以后,西迁的一支回鹘人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西迁的回鹘人在由游收转入定居的过程中,与当地原有居民逐渐融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时代、民族特色的社会习俗。本文拟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对高昌回鹘人的各种生活习俗进行论述和勾勒,探究其来源和影响,以便更全面、深入地认识高昌回鹘人的社会生活形态。。中、外文史料和考古材料为我们考察高昌回鸡人的各种习俗提供了众多依据。我们发现,当时高昌回骼人的社…  相似文献   

6.
殷代的日始     
日始"即一日的起始点。古今中外,人们采用的日始点有夜半、晨、正午、昏等多种,殷商时期人们是以什么天象或什么时辰作为一日的起始点的呢?目前见到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是以天明为日始①,另一种认为是以夜半为日始②。殷人以夜半(或正午)为日始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殷人的一个干支表示一个完整的昼加一个完整的夜(即一日),还单独表示一个完整的昼或一个完整的夜(详待见另文),我们从未见到用两个干支表示连续的一昼一夜(即一日),或用两个于支表示一个黑夜或一个白昼的现象,这说明殷人的一昼一夜是不可分的,也说明殷人…  相似文献   

7.
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后,周王朝统治殷人的策略,对西周社会性质的确定和周武王的评价,有着决定意义。对此,古籍有记载,前人有论述。但在历代统治者和儒家的控制下,一些不利于其政治主张的古文献被刊落,删改;一些“疑古”学者王充、刘知几、王夫之等的论著被封锁、贬低;而那些按照“圣王仁政”理想裁剪历史事实的论述,却成为两千多年来公认的“史实”。现行的历史著作,虽然也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可是,除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和王宇信编著的《西周史话》外,都没有把武王克商后统治殷人的策略,与周公东征、杀武庚、管叔、伐夷践奄后统治殷人的政策,加以区分,具体论述,脱离了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8.
所谓国民文化心态,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和认同,并由此表现为以感情、风俗、习惯乃至道德观念、审美意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倾向(谢泽生:《民族文化心态的失衡与调适》,《兰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与时代历史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定历史时期的国民人格价值意识、道德观念意识、文化社会心态与审美心态等的综合。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人们都会深深地感到我们社会的国民文化心态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标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从经济基础上摧毁了国人传统社会心态赖以存在的现实基石,使我国的国民心态与传统  相似文献   

9.
珠江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文化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时代特色的区域文化。它反映了珠江三角洲人的精神风貌、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形式、审美情趣、习俗风尚、社会心态和文化风格等方面。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珠江文化形成、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即古南越文化阶段、移民文化阶段、传统珠江文化阶段)的主要过程及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概括,从而阐明珠江文化是由古南越文化、中原文化、外来文化,经过不断的扬弃、拓展、融汇、创新聚合而成的,因而具有开放性、兼容性、重商性和进取性的传统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0.
张亚南 《兰州学刊》2010,(5):202-204
干宝以史学家的身份写《搜神记》,使得小说与历史互相掺杂,增强了《搜神记》的真实性,同时《搜神记》一书也真实地保存了当时民间的一些古代礼仪习俗的资料,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作品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是影响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生态对人类社会的诸多事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态对秦汉时期的北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不同的生态条件是长城以北、关中、关东等地不同风俗形成和流行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透过秦汉时期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习俗,我们又可洞窥生态的差异。从生态的视野透视某一时期或地区的民俗是我们研究社会历史之客体时应予以引入的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12.
在后人追述殷人的历史时,因周人距殷不远,所以一般说来,周人述商史应是较为可信的。不过,周初的文献资料辗转流传至今者,已所余无几。当然,仅存的一鳞半爪的资料,却也成为我们今日研究商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商代的巫与巫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殷商是神权强盛的时代。殷人和“神”打交道,主要靠贞卜和蓍筮。除了和“神”联系之外,殷人还要和“鬼”打交道。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鬼”,指的是旱魃、魍魉之类的给社会带来危害的厉鬼,井不包括祖先在内,因为在殷人看来,祖先是进入神灵世界者,并不步入厉鬼的区域。殷人驱附除厉鬼,主要靠巫术。施行巫术单靠人力不行,还得神灵佑助,所以说驱除厉鬼与眼神联系又是有密切关系的两件事。殷人跟神联系,要有贞卜记录,以示对于神灵的忠诚,故我们可以从大量的卜辞资料中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然而,殷人施行巫术,则没有多少记录,因为并不需要向“鬼”汇报什么,因此后人对商代的巫和巫术知道甚少。今不揣浅陋,勾稽一些相关资料,试图对商代的巫与巫术的某些情况进行探讨,以求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在与之相对应的文化转型中如何增强各民族的文化自觉,端正文化心态和正视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民族文化与民族习俗的关系、增强文化自觉和端正文化心态以及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传承民族文化入手,对促进民族传统习俗移风易俗的步伐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5.
传统家风与现代化王守恩家风俗称门风,它是家庭中占主导地位的风尚习俗,为家庭成员共守并世代传承。所谓传统家风,就是传统农业社会中宗法家族、家庭的风尚习俗,其部分内容至今仍有传承。传统家风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发挥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今天,当我们...  相似文献   

16.
殷商时期中叶,殷人在前人青铜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了令后世叹为观止的青铜文化;同时,亦是在前人创造的符号、文字、绘画等文化基础上,经过总结、发展后,殷人又创造出一个彪炳千秋的文化——甲骨文。  相似文献   

17.
朱丁 《人文杂志》2001,(5):135-138
本文从殷周宗教信仰的变迁入手并以几则具体神话为例,探讨了上古神话发生历史化现象的契机.本文认为,周人对殷人在宗教上的改革,使上古神话资料在整合的过程中过早地被赋予了社会历史意识和伦理色彩,于是在还未来得及形成首尾一际的神系时,就参与到历史化、古史化的伦理运动中.  相似文献   

18.
浅谈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刑事法律变通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民族是一个复杂并且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社会体。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独特的反映其民族心理特点的习惯、风俗、传统和宗教,而用民族习俗、传统、宗教干预和裁决犯罪案件,几乎与民族形成的历史同样久远。司法实践证明,在我国某些少数民族中,目前仍然沿用自己固有的习俗、传统、宗教来影响甚至决定某些刑事案件的程序及实体问题。这种习俗、传统、宗教以不成文的形式形成了“两法”之外  相似文献   

19.
李合堂 《河北学刊》2003,23(6):98-100
本文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及社会结构的发展特点出发,反思了社会逆反心态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对社会意识在社会转型进程中的过渡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社会逆反心态产生的社会意识背景;通过分析社会负面现象对社会心态的影响,解析了社会逆反心态产生的社会现实原因;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社会逆反心态进行理性疏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起誓习俗是藏族古老的风俗习惯。本文从起誓习俗的定义和历史入手展开论述,进而探讨了它经久不衰,不断传承的原因所在,并总结出它独特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