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TRIZ理论与计算机辅助创新集成已成为目前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研究热点,运用TRIZ理论,对当前“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应用TRIZ理论中的矛盾矩阵和40条创新原理对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善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TRIZ促进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人们曾尝试了很多种创新技法,但一直缺少有效的工具支撑。在分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TRIZ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试图通过TRIZ的扩展应用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以期从总体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分析了TRIZ系列工具的弱点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简要介绍了一种创新设计理论—TRIZ理论,提出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开展TRIZ理论教学的方案及存在问题,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于TRIZ理论的建筑技术创新团队认知过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团队进行技术创新的认知规律,并用于指导创新实践,是提高团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基于实验方法,以熟悉TRIZ理论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为被试,收集在TRIZ理论指导下团队进行技术创新的口语报告数据,并利用质性分析中的扎根理论方法及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口语报告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构建团队技术创新的认知过程模型。研究成果为建筑业利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丰富了建筑业技术创新认知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TRIZ研究的历史,阐述了TRIZ发展的4个时期,即:萌芽时期、初建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分析了国内外TRIZ研究的现状,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法、瑞典及俄罗斯、日本等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国还处在TRIZ理论的引进、宣传与推广阶段.目前,TRIZ发展已进入成熟期,TRIZ原理不仅应用于发明创造,还可用于企业管理、社会政治、经济、商贸、建筑、教育等非技术领域.今后TRIZ的发展趋势为TRIZ自身的完善及与其他方法的集成,经过20q0年的时间,将进入衰退期.20—30年以后,将会出现更高级的“TRIZ”来解决五级(重大)发明问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创新,方法先行,科学的创新方法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TRIZ作为科学的创新方法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仍有其不足。本文在深入考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六西格玛(6σ)管理模式可以与之相互补充。由此,文章分析了TRIZ与六西格玛(6σ)集成的依据;构建了TRIZ与六西格玛(6σ)集成的框架;探讨了TRIZ与六西格玛改进(IFSS)的主要模式DMAIC的集成,以及TRIZ与六西格玛设计(DFSS)的主要模式DMADV的集成;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创新方法的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对其中的九屏幕法、40个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物质一场分析进行说明,运用TRIZ理论提出了牧草干燥装置的概念设计方案,为牧草干燥装置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基于TRIZ理论与CAI技术的机械创新教学模式及教学案例,并以机械创新教学"链"的模式,探讨了TRIZ理论的推广路径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RIZ理论是通过对人类创新活动的高度概括,形成了具体求解创新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创新思维到创新能力的转变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而需要一套复杂的转换、传递机制。基于TRIZ理论,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形成一个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系综合框架。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可从创新认识、创新方法、创新活动流程等多方面切入。  相似文献   

10.
主要对概念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TRIZ创新理论原理、功能技术矩阵,提出一种的基于TRIZ、功能技术矩阵的概念产品开发模式,并阐述具体的实现技术,以期降低概念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设计成功率,提升设计品质。论文选取了轮椅为典型产品进行案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TRIZ(俄文TeopriHpemeHHaHa06peTaTenbCKHX3aRaq的英文音译缩写)是由前苏联发展起来的一种解决发明创造问题的理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诸多领域,但尚未被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engineering,BME)领域广大科研人员所普遍认识和接受。TRIZ是否对BME的发展有促进作用?BME的哪类问题可以借助TRIZ解决?TRIZ的哪些部分可以用来解决BME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实例来证实。文章简述了TRIZ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提出了TRIZ原创发明、再创发明和“再创发明”三个概念,并制定了判定TRIZ原创发明的三个标准。依照该标准,从BHE领域中选择出三个案例加以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揭示出TRIZ理论解决BME领域问题的高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12.
TRIZ理论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和主要目标,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引入到工科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思考和提高创新的能力。文中介绍了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并通过案例形式说明TRIZ理论能很好地应用于纺织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从而为高校工...  相似文献   

13.
为避免产品创新设计成果受到专利权因素的限制并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布置理论(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与专利知识挖掘(PKM)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以QFD理论为基础获得创新设计的目标功能,结合TRIZ理论确定其领域解,在领域解基础上挖掘已有专利知识,建立专利特征矩阵指导设计者合理避开已有专利,实现快速有效的创新设计。最后以CR安全装置打火机的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公理设计(Axiomatic Design,AD)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以 概念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指导完成AD中的功能一结构映射,得出设计矩阵;若不满足独立公理,又用TRIZ中的 技术法则将AD中的耦合问题转换成TRIZ的标准参数,用TRIZ工具消除耦合,使其满足独立公理,建立基于AD与 TRIZ组合的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方法。最后,将其运用于自动切片机的设计和改进。该设计方法可优化产品概念设计流 程,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5.
机械产品的设计一直注重于市场需求和产品功能的开发,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环境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 提出一种基于功能一环境一结构分析( FESA)与TRIZ的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机械产品结构之间的功能要素 以及功能要素与环境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确定机械产品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根原因模型图,寻找结构设计上的不足和 缺陷,利用TRIZ创新理论来实现机械产品的改进创新。通过污水处理系统的创新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拳击设备的创新设计问题,运用TRIZ理论,设计了一款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电玩拳击靶。通过技术冲突分析,找出适用的发明原理对电玩拳击靶的框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利用物 场模型分析对靶头结构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样机实验,新型电玩拳击靶的设计方案可行,也为娱乐设备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管理问题的情景依赖性和复杂性,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管理问题也就成了一种创新性问题。基于这一思想,利用TRIZ理论,通过构建管理系统的技术参数和创新原理,引入一种管理问题特定解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复杂管理问题求解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机制问题.在对“理论创新”与“理论创新机制”进行了基本说明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经验论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机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这一创新机制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TRIZ方法在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首先概述TRIZ的核心思想,并提出基于TRIZ改进的求解步骤框架,在此基础上应用TRIZ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克服了已有模型中主观赋权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相比已有的模型,更易于理解和操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区委对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的工作要求,湖熟街道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不忘拓展思维.做好自选动作.突出实践,彰显街道特色。湖熟社区作为区惟一一个民族村.着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建成了民族产业发展基地.帮助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业.切实实践“人民群众得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