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李庆新<明代海外贸易制度>是"东方历史学术文库"收录的最新专著之一,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出版发行.该书的主旨在于勾勒出明代海外贸易的体制,并历时性地考察其演变的脉络.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的做法与以往研究中国海外贸易和商业的著作截然不同,它们通常关注的只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要么遵照机械的编年史方式来写作,要么强调的是贸易的不同地缘背景、活动网络、商人群体和商品流通.反之,作者将目光集中在制度的架构上,试图考察这个架构如何与整个明代行政体系的全局发生关系,以及它为何能够适应或者不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明初是我国海外贸易的转折点,政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取代私人贸易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这一措施的实行有其政治原因,也有深刻的思想因素,即儒家思想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宋海外贸易发展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嘉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0,17(4):35-41
宋代是我国海外贸易大发展的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阻塞 ,手工业的蓬勃发展 ,造船业的迅猛发展 ,指南针的使用和宋王朝对海外贸易的鼓励政策 ,种种良好的社会基础使宋代的海外贸易空前兴盛 相似文献
4.
进入近代以后,以棉纺织业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工业,经历了从家庭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从传统民族工业向进口替代工业转型的时空变革。其核心内容,又可体现在中国近代棉纺织品海外贸易网络与贸易结构的演进两个层面。进口棉纱在推动传统棉纺织业原料市场化的过程中,亦改变了中国传统棉纺织业地理格局,以棉纱贸易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在中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值得肯定。同时需要意识到,中国近代棉纺业在海外贸易中的竞争力不能被高估,近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5.
张乃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4)
15世纪末至 1 7世纪中叶 ,随着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中英两国政府都力图把海外贸易纳入国家总体发展的轨道。一般认为 ,这一时期中国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 ,西方包括英国则盛行重商主义 ,但两国海外贸易政策之间的异同及其根源、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这包括海外贸易政策的总体取向、具体进出口商品贸易政策以及国别或地区贸易政策。两国海外贸易政策的变迁不仅影响了海外贸易的兴衰 ,而且进一步影响到两国现代化因素的成长以及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古代屯门包括今香港和深圳南头等陆地及附近海域,历来是"全广门户"和贸易要区。明朝设置官军,重兵镇守,在粤海海防中占有十分显要的位置。明中期南头贸易一度形成与广州相配合的运作机制,可名之为"南头体制",在广东海外贸易转型与管理制度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慧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9,26(3):99-105
宋朝与高丽通交的时期堪称中朝两国历史上最为和睦的阶段。双方外交往来政治属性较弱,其中一个阶段基本上完全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高丽对宋频繁开展了朝贡贸易。丽宋朝贡贸易的航路和基本方式及交流的物种等,归纳了高丽共68次来宋朝朝贡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8.
李金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7):73-77
海禁与朝贡贸易是明初对外关系的两件大事。明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倭寇,它对于加强海防、维护新生的明王朝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海禁相辅相成的朝贡贸易包含着相当大的商业成分,它首先考虑的是贸易,其次才是政治。因其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引起地方官员和民众的不满,加剧了朝廷与地方的矛盾,因此难以长期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9.
程皓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4):33-35
元代沿袭宋代制度,在东南沿海各主要港口设置了市舶机构,履行对海外贸易监管的职责.市舶机构对海外贸易的监管主要体现在对出海贸易的监管、征收进口税、违禁品检查、优待中外客商等方面.元代的市舶制度在规范海外贸易的同时,其封建本质也限制和削弱了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清朝前期对东南亚的贸易政策可分为朝贡贸易政策、海洋贸易政策、陆路沿边贸易政策三部分。总的来看,清朝前期对东南亚实行的是较为友好稳定的开放贸易政策。清政府一直开放与东南亚国家的朝贡贸易。虽然在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曾短期禁止中国商民前往南洋贸易,并在乾隆二十二年后实行广州一口通商,但一直准许东南亚商船来华贸易。虽然在乾隆中后期曾短期关闭与缅甸、安南的边境贸易,但在多数时间里允许中外商民自由往来。清朝制定对东南亚贸易政策的初衷不是裕国富民,而是从属于封贡秩序的维系与重建。 相似文献
11.
17世纪,中国东南沿海率先展开了由传统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向以海洋经济为导向的商品经济过渡的结构性转型。郑氏海商集团依傍这一得天独厚的社会环境,得以发展为私人海上贸易的龙头。其发展虽与西方新兴资本主义海上贸易势力的发展特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其发展轨迹来看,走的是一条完全中国式的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由于历史条件和机遇等原因,郑氏海商集团无力改变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走向,但为台湾地区的开发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及抵御外敌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应在中国史中给予其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嘉庆十年,在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口岸广州出现了两艘不明国度的外船,这便是俄国精心策划、在环球旅行中从海上来华的"希望"号和"涅瓦"号,两船侥幸成功贸易后离粤,由此突破了中俄交往一直在北方进行的历史记录,引起了嘉庆朝内的波动。这桩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中俄政治经济立场的矛盾和中俄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英国中世纪曾长期被认为是以庄园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经济. 随着对庄园账簿资料的挖掘和对庄园管理的深入探讨, 自给自足只是中世纪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 12—15世纪, 领主和农民普遍卷入了广泛的市场交易, 交换经济取得迅速发展. 究其原因, 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分工获得了较快发展, 非农产业从农业中分离, 为交换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提; 二是形成了完整的货币体系, 为交换提供了便利的中介工具; 三是市场和集市的广泛建立, 马代替牛成为了主要运输工具, 减少了交易的距离和时间, 降低了交易成本, 是交换经济发展的助推剂; 四是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交换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4.
参与"新航路开辟"的西班牙通过一系列殖民活动,建立起庞大的殖民体系,成为十六世纪的世界霸主,世界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它那具有封建专制特色的殖民统治对拉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成为了世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1843年上海开埠后,不仅很快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也成为东亚近代转型的枢纽.19世纪50年代日本开港前后,上海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并且已出现以上海为中心的种种商业资源向日本的流动.由于上海已成为欧美洋行的据点,其进出口贸易及种种商业模式业已成型,日本开港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大量重要的进出口贸易经上海转运欧美,成为上海国际中转中排名第一位的对象国,上海亦成为日本多重含义的中转地.随着明治维新后日本的飞速发展,上海对日中转地向外输出的意义逐渐减弱,转为由日本向内输出,成为另一层意义、另一种本末的中转. 相似文献
16.
17世纪末至19世纪中前期,中西贸易就其参与者、商品的规模、结构等方面来看,都经历了相当大的改变.这期间,1780-1800年的变化尤为显著.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中西贸易中渐渐取得无与伦比的地位,欧洲大陆的诸多公司则逐渐退出;在折抵法案出台后,中国进出口商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同时,美国对华贸易日见繁盛. 相似文献
17.
金永寿 《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3,20(2):18-23
以《楞严经 (卷十 )》为主要分析材料 ,《金刚经》为补充材料 ,从当时佛经翻译中出现的汉字词和固有词 ,直译和意译 ,翻译技巧的使用状况和朝鲜语语序排列的特点 ,分析 1 5世纪朝鲜人的翻译思想、翻译原则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8.
十六世纪东南中国与东亚贸易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勾勒了 16世纪中国东南海区与东亚贸易的大致情况。作者认为 ,随着海洋交通事业的发展和相互间的贸易往来 ,打破了原来洲际阻隔的局面。这一时期以漳州海商为先锋的东南海洋力量突破明朝的海禁崛起 ,同时 ,葡萄牙和日本倭寇的海洋势力也相继进入中国东南海区 ,一向由中国主导的海洋社会经济圈出现了动荡的局面。作者认为 ,国际环境的变化使东南海区的贸易出现了重重风险 ,但至 16世纪 ,还未形成现实的危机。可以说 ,在月港开放后的四十余年间 ,是漳州海商主导东亚贸易网络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晚期的伦敦,受到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生产导致的空气、噪声、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困扰。究其原因,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导致人口过渡激增、作为英国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为此,王国政府和市政当局通过颁布法令条文、强制有污染的工业场址迁移出城、增设政府机构和职官等多种方式,对城市环境污染予以整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