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悲剧理论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是肯定历史正义的存在,另一种类型是否定历史正义的存在。而肯定历史正义的西方悲剧理论又因为寻找悲剧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走向。西方悲剧理论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走向,一是由亚里士多德所开创、中经席勒到黑格尔集大成的悲剧理论,二是由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到马克思、恩格斯完成的悲剧理论,三是叔本华、尼采的悲剧理论。前两大走向是肯定历史正义的存在,后一大走向是否定历史正义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包含了外在悲剧观和内在悲剧观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内在和外在悲剧观之间的关系 ,以及人物的性格、人格对悲剧的产生所具有不可忽视的甚至巨大的作用等方面 ,来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内在悲剧观 ,即在强调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对悲剧有重要影响的同时 ,也肯定了人的内在因素对悲剧形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悲剧美探索     
历代美学家都就悲剧这一重要美学范畴作出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在悲剧理论史上竖起了新的丰碑.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悲剧,这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原因.要认真研究悲剧艺术规律,总结新时期创作经验,充分发挥各种类型悲剧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即将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维度有三:(1)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领域;(2)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3)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所蕴含的文化批判精神指向一切既有的和将要生成的事物,它最主要的批判维度有三:一、指向尚未生成的可能性的疆域;二、指向现有的造物(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的造物)的自在性和异己性;三、指向主体自身,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觉醒。由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从悲剧与政治、经济、历史的多重内在建构关系中来阐明悲剧的本质,建构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揭示人的存在具有自相矛盾、二律背反的悖论性质,显现社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空间,从外在的价值批判转向历史的自我批判,实现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德国诗人、戏剧家和美学家席勒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悲剧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席勒的悲剧观是在克服当时德国文坛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历史的进步。我们把握席勒的悲剧观,不但对认识西方悲剧的审美特征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建立当代中国悲剧理论也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席勒的悲剧观是在克服当时德国文坛存在的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寻找悲剧快感产生的原因,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是从悲剧人物自身寻找悲剧产生的原因,这开创了西方悲剧观的一个源头,也和中国悲剧观区分开来。我们清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不但可以梳理出西方悲剧理论发展的线索和源头,而且可以比较中西悲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黑格尔都认为济金根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在揭示其喜剧性的同时也揭示了他的悲剧性。拉萨尔认为其悲剧根源是“理性的狡计”,不但遭到马克思的反对,也违背黑格尔的本意。在黑格尔那里,所谓“理性的狡计”包含着对片面性冲突的悲剧的深刻认识,其“具体-整体”思维也为马克思所肯定和吸收。马克思主张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道路决不只是思维的辩证法,而且也是充满了生态精神的历史运动的规律。用这样的生态思维看待历史悲剧,有助于认识黑格尔的片面性冲突悲剧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悲剧作为艺术形式,决非空洞干瘪的外壳。它是一种预成的范型,是对人类艺术实践中所积淀和储存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经验的抽象化凝结,是审美规范与社会历史的规定性的有机统一。这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悲剧的一系列论述中所显示出的深刻内涵。马恩的悲剧观来自于他们高度重视形式,强调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相互转化的思想。而迄今为止被看作马克思主义正统的关于内容决定形式的那一套理论,实际上是列宁提出,斯大林发展完善的,与马恩的观点有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