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叔青历时8年创作出的小说“香港三部曲”(《她名叫蝴蝶》、《遍山洋紫荆》、《寂寞云园》),以妓女黄得云起伏的一生写就香港百年的沧桑历史,显示了作家的匠心独运与不凡的驾驭能力。文章运用东方主义、后殖民理论以及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对小说进行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施叔青在长篇小说<香港三部曲>中,从多个维度展开对香港百年历史的叙写.殖民和物质是施叔青看香港历史的两个关键词,在对历史进程的把握中,又从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拓展开来,增加了历史叙写的厚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金庸小说大多完成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香港,香港的时代文化、地域文化使其在书写中国传统武侠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融入了对香港这一独特的都市文化的认知。而80、90年代改编金庸小说而拍摄的影视剧中,同样也包含了诸多这样的香港本土文化内涵。在这文化内涵中,非常引人注目的就是金庸小说及改编后的影视剧中所显示的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是大众文化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就是通过对金庸作品及改编后的影视剧中体现出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个案,来探讨身份认同在全球化的后工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土著作家马都鲁创作的第一部澳洲土著小说《野猫下坠》描绘了土著在殖民社会的孤独感、幻灭感和逃遁感.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马都鲁不仅试图探讨土著混血儿的身份认同问题,突出土著文化传承的意义,还试图通过模拟欧洲白人的文学形式、语言和后现代创作手法,动摇殖民话语的稳定性,解构白人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5.
《红色的火星》是美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罗宾逊最负盛名的小说,于1993年在 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当年就获得美国最佳小说星云奖。《红色的火星》是罗宾逊所著火星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是《绿色的火星》和《蓝色的火星》。这部小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最完整、最令人信服的火星画卷,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未来人类在火星上殖民开拓那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是迄今为止有关火星探索和殖民开发的最成功的科幻体小说。小说因其独到的视角、故事情节的多样性、时空的大跨度、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众多的人物以及不断变…  相似文献   

6.
《河湾》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在小说中塑造了两个典型人物——费尔迪南和因达尔,在后殖民时代背景下,他们为消解身份困境、寻找文化认同做出了方向迥异的尝试,但最终都走向失败,这些失败的尝试折射出奈保尔对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的探索和态度。  相似文献   

7.
周小英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7):36-39,123
从文本的词汇、主题结构和故事情节三个方面着手,探讨《大地》三部曲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中国形象。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发现《大地》三部曲以人和土地的对等关系为基点,通过认同和差异性词汇相融合和混杂两种文化因素的故事情节,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既不是"乌托邦"的也不是"意识形态的",而是在中西文化相互映射出的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变化中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亚细亚的孤儿》是台湾作家吴浊流的长篇小说,小说揭露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境遇,还展示了主人公胡太明在这种情境下的“孤儿意识”.这种孤独、迷茫的“孤儿意识”是自我认同危机的一种表现,是自身的身份遭遇不承认而产生的一种内在体现,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的表现才得以呈现显性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他者的多方面不认同和个人化的矛盾认同.胡太明外在的孤儿表现,体现了这种自我认同危机的原因,主要包括殖民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外在影响,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制约.  相似文献   

9.
《寡妇赞歌》是葆拉·马歇尔的第三部小说,也是她自传型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为加勒比裔移民后代的美国黑人妇女,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下面临着文化选择困境与身份认同危机.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分析女主人公艾维丢失文化身份的原因和寻找文化身份的过程,指出只有尊重过去,认可自己的民族文化及其传统仪式,才能成功建构黑人女性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0.
《玫瑰门》、《大浴女》、《笨花》为铁凝创作成熟期的作品,铁凝将三部小说的女主人公置于不断变幻着的历史场景之中,展示女性与他人、女性与社会以及女性个体与历史、文化、民族间的内在联系与纠葛,使这三部小说具有女性成长史的意味。三部小说如同女性成长三部曲,展示了女性从深陷生存和精神双重困境无法自拔到最终走出自身窘境、获得女性身份和社会身份双重认同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11.
在人数不多而作品异彩纷呈的台湾女作家中,施淑青表现出不凡的才华。她青少年时即在小说创作上崭露头角,跻身于女作家之林,享誉台湾文坛后又移居香港,开拓了新的视野,创作题材逐渐拓宽,语言风格日趋成熟,推出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作品。 施叔青的家乡,在台湾西海岸一个古老的小镇——鹿港。从遥远的年代起,鹿港就是与大陆对渡的重要口岸。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和商业活动给小镇带来繁荣。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里产生了巨大影响,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女作家施叔青正是在浓郁的中原文化传统的熏陶中长大的。  相似文献   

12.
米歇尔·安东尼的小说《桑德拉大街》讲述了由英文老师代表的殖民文化和学生代表的本土经验之间的冲突。小说描写了“正统的”殖民帝国话语与殖民地现实的语言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语言的逆转、颠覆、最终弃用了殖民帝国“真实性”的话语权威,从而体现了弃用“真实性”的后殖民文学写作策略。小说发展了这种写作策略,推翻作品原有的形式和主题,将小说后殖民性的局限转变为小说的形式与原创力量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多米尼加裔美国作家朱诺·迪亚斯的小说《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以多米尼加共和国遭受的殖民侵略与独裁统治为背景,描写了多米尼加流散群体受到的历史与现实的创伤。小说中过去与现在交替、人物的"缺失"与"再现"并存,不仅重塑了多米尼加共和国历史以及奥斯卡家族历史,还展现了流散者在美国遭遇的文化冲突与边缘化境遇。种族、阶级与文化差异以及无法逾越的他者身份造成流散者的文化归属与认同陷入困境,而多元的文化背景使杂交性的文化认同成为渴望寻找自己文化定位的流散者的一种生存选择。  相似文献   

14.
《过河》是约翰·高尔斯华绥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也是继《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之后《尾声》三部曲的最后一篇。小说风格细腻柔婉,情节构思巧妙,生动刻画出了20世纪初英国女性身份认同的坎坷历程。在作品中,高尔斯华绥多次提到"河"这一意象,它象征着女性在社会、性别、文化的多次视域下,获得身份认同的渴望与现实之间无法逾越的距离;同时,这条"河"也暗含着希冀的彼岸,给了主人公"过河"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珊瑚岛》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儿童小说。从早期教育和海外历险两个层面,小说《珊瑚岛》记录了儿童英雄的成长历程。通过延续了“鲁滨孙传统”,小说《珊瑚岛》强调了白人种族与文化的优越性。它以殖民主义话语的形式,与帝国的海外殖民和文化霸权形成合谋。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二战后威廉·戈尔丁试图质疑与改写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吉卜林的中篇小说《国王迷》从各方面反映出作者的早期思想,为其后来的创作方向埋下伏笔,对读者理解彼时的意识形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出发,结合萨义德、G·斯皮瓦克及霍米·巴巴等后殖民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所构筑的东西方形象,指出《国王迷》中两个流浪汉殖民扩张行为从正面宣扬了白人征服新世界的精神,与此同时对被殖民者卡菲利斯坦人的忽视和异化又将殖民行动合理化,从反面进一步巩固了殖民者的霸权话语权。通过西方的"优越文化"与东方"低等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打破了东方的隔绝,形成一种文化混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米格尔街》这部小说集中,奈保尔深切关注了处于生存焦虑状态下的个体,描述了个体在殖民地社会下的彷徨与苦闷,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揭示了殖民文化中的普遍焦虑,表现出他对人的存在意义的深刻关注。  相似文献   

18.
莱辛小说《野草在唱歌》为读者提供了殖民时期南部非洲殖民生活的广阔图景。小说运用象征手法,以独特的视角深度剖析各阶层之间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揭示殖民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通过分析殖民时期社会经济与法律制度的演变进程,梳理出殖民地时期殖民权力在南部非洲分布的具体状况。欧洲文明迷失在非洲大陆是殖民主义者追逐私利本性驱使下的必然结果,而由此产生的殖民主义与种族制度赋予了殖民者无上的殖民权力的同时,也完全剥夺了非洲殖民地人民的公民权利,使非洲大陆与这块大陆的主人承受了无尽而深重的苦难。  相似文献   

19.
《苏格兰人的书》由《落日之歌》、《云雾山谷》和《灰色的花岗岩》三本书组成.在整个三部曲和单独的每部小说中,其象征性的框架结构、标题和人物既体现了吉本对苏格兰民族地位的寻求,也体现出他对苏格兰未来解救方法的探索过程.他在三部曲的象征意义中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主义及共产主义双重理想的追寻与寄托.  相似文献   

20.
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文化认同的复杂性和文化身份的模糊性始终是众多学者、特别是第三世界学者所关注的问题.而香港作为早期殖民地被迫更早地卷入全球化,文化认同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以香港为例,分析了香港本地文化认同形成的原因,在文化全球化的视角下研究香港文化认同和文化身份问题,进而探讨了香港文化认同的困境所在,引申出对第三世界知识分子普遍困境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