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小产权房合法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产权房虽为现行法律所禁止,但受我国经济、法律因素影响,小产权房并未消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小产权房合法化必要性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小产权房应当为法律所认可。并从对现存小产权房的分类处理以及修正我国农村土地法律制度两个方面,提出了小产权房合法化的路径安排。 相似文献
2.
“小产权房”应理性看待和恰当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产权房”问题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目前在关于“小产权房”地位的论争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对“小产权房”的合法化不应一概反对,应具体分析,恰当处理与疏导“小产权房”问题,从农村内部、城市内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二元土地制度及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巨大的经济利益、居民较强的购房意愿以及法律漏洞和执法监管上的不足是小产权房现象蔓延的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先堵后疏、依法依规、区别对待、先易后难、公平合理的思路和原则来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小产权房”现象看我国住房保障出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38-41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房价昂贵,针对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住房严重不足。顺应市场需要而产生的农村“小产权房”房价低廉,又有便利的交通与大中城市相连,因而能进入房产市场并迅速发展。“小产权房”虽有其不合法之处,但也预示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大中城市逆城市化时代的提前到来。统筹城乡规划,效仿新加坡建立科学合理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各级城镇乃至中心村规划,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管理体系和住房保障,既能消除小产权房存在的基础,又是解决我国住房保障问题的合理出路。 相似文献
5.
“小产权房”交易火热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红丽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47-49,54
从市场上"小产权房"交易火热这一现象谈起,分析了"小产权房"交易是供需双方共同利益驱动的结果.其交易火热的直接原因在于"小产权房"的低价,而深层原因则在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为此,不合法"小产权房"交易的遏制应从供需双方同时进行:一方面,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保障城市居民住房;另一方面,打破城乡二元土地制度,改革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通过土地渠道让农民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缩小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小产权房问题愈演愈烈,蔓延全国。很多人不顾各种风险与警示去购买小产权房,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纠纷和社会问题。本文在界定小产权房的基础上,分析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制度根源和经济原因及其带来的风险,主张通过小产权房合法化来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希望能够对小产权房问题的妥善解决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城镇商品房房价的不断攀升和城乡土地二元制政策等多种原因催生了所谓“小产权房”问题。“小产权房”的出现和交易量的扩大其实具有法理基础和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不应简单处理、一律叫停。应当加快农村集体用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立法。进一步完善城乡土地管理法律制度,才能正确妥善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泽勇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76-80
小产权房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变革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产物,其数量众多,并且多是违法建筑,因而治理难度大。这种小产权房对国家经济建设、土地和房屋交易市场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笔者认为,现行的以没收为主的治理形式和放任地方自行处置的方式都不太合适,而采用国有化的方式,则可以兼顾国家、集体和购买者等多方利益,有效治理小产权房问题,这是维护土地和房屋交易市场长治久安的根本之策。小产权房应该国有化并切实实施。 相似文献
9.
龙御天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50-152
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小产权房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面对目前小产权房数量巨大、遍布大中小型城市且难以治理的现状,如何整治已成为了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在保持社会稳定性的同时,区别对待各种不同情形,兼顾农民、中低层收入者的切身利益与国家利益,标本兼治,有条不紊的解决小产房方是上策。 相似文献
10.
梁麒长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3(1):32-33
2009年6月国土资源部针对深圳市小产权房转正再次强调指出,小产权房是违法建筑,不受法律保护,小产权房再次成为社会的焦点。小产权房折射出了中国现行法律、体制的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小产权的法律地位,进而建构小产权房未来发展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代物权理论,分析了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目前我国有关法律中关于土地使用权期限的规定对房屋所有权完整性的限制,指出由此影响到房屋产权的自由让渡。最后,提出了如何完善土地使用权期限届满后有关续期申请制度和房屋所有权完整性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及开发商权衡城中村更新的经济成本后形成以家庭人口或农房初始 面积为基底的补偿策略.两类补偿分别侧重村民的成员权和住房资产累积量,相对获益群 体及村民政策满意度存在分化,识别其差异及关联性可为缓解补偿纠纷及后续政策优化提 供参考.本文在武汉市开展城中村更新的典型调查,比较住房补偿基底选取对村民住房资 产及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按家庭人口补偿的村民家庭户均还建住房较初始农 房面积减少129.80m2,而按住房初始面积还建的村民家庭住房面积与更新前变化不大,仅 减少14.74m2.(2)按人口补偿城中村更新还建后村民家庭之间的住房资产趋近,相对剥 夺指数从0.41降至0.10;按住房面积补偿的城中村村民的住房资产相对剥夺指数则从0.51 提升到更新后的0.54,家庭之间的住房资产差距略有增强.(3)按人口补偿使城中村原农房 面积低于400m2 的村民家庭住房面积有较大增加,其政策满意度高;而按住房初始面积还 建的城中村,原农房面积在200m2 以下的村民家庭相对受损,还建后住房资产相对剥夺指 数增加,其政策满意度低.(4)人口补偿方案考虑到原农房面积较低家庭宅基地的空间发展 权,同时避免对抢建加盖等形成的超额面积过度补偿;按住房初始面积补偿则有利于原农房 面积较大的村民家庭,但忽略了原农房面积较少家庭参与城中村更新宅基地增值收益分配 的权利.关键词 城 相似文献
13.
张威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51-56
青少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脊梁,承担着国家未来发展壮大的重要使命。城中村是我国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产物,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对之解决如何事关国家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研究的现状,找出城中村青少年存在的社会问题,并从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个维度进行思考,探索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城中村青少年教育问题的解决途径,以期通过政府监管、社会参与、高校帮扶等措施更好地对这一群体进行教育,践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4.
著名的“自有住房陷阱”假说提出:购买房产会降低劳动者的流动性,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经济活力下降。借鉴国外学者对“自有住房陷阱”的经验研究,考察当下的中国城市发现:大城市自有住房的高资产属性会帮助希望流动的购房者获得更多金融、财富的支持与保障,不会给购房者带来“锁定”效应,同时给城市发展带来正外部效应。反之,在有收缩风险的中小城市,自有住房的低资产属性确实会导致购房者和城市发展陷入“自有住房陷阱”。基于以上结论并结合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为住房调控因城施策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国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5(6):79-82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经过一系列社会变革形成的 ,现行制度本身存在很多弊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应是全体农村集体成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处分权应能得以实现。同时 ,要搞好农村集体土地的登记 相似文献
16.
刘应宗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1):15-21
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费用的政策灵活性和地方特殊性很强 ,它的正确估算的前提是估算原理科学。文章以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说为指导 ,借鉴发达国家的土地管理经验 ,从我国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出发 ,对我国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使用费、征地拆迁费、场地开发费、土地税收和管理费的估算原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住宅经济呈现的问题及其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卫球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28-31
分析房地产经济主体的住宅经济所呈现泡沫的成因 ,趋利避害提出一系列措施。依据房地产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 ,提出现实发展机制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宅基地权属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使用权制度的不完善,集中表现在使用权分配制度不明确、取得制度不合理和监管体制不完善。H村在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上出现的加建、改建、扩建宅基地房的违章问题,体现了南方都市城中村向城市化转型的特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健全法规,加强监管;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城中村宅基地的确权登记,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妥善处理宅基地使用与管理中的混乱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和改进城中村宅基地管理与服务工作。通过典型示范,结合城中村改造建新居的试点来规范宅基地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村规民约视角下的农地制度: 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106-113
文章考察和分析了村规民约中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呈现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农地制度变迁的可能启示。研究发现,村规民约中的土地制度呈现强化村庄集体对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与村庄其他制度交织和镶嵌在一起、既遵守又规避国家的法律法规等三个特点。研究认为,我们对土地集体所有制以及这一制度形塑下的小农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现在如果盲目取消和抛弃这一制度,是否能得到好处是未知的,而坏处已经产生了;在制度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村民委员会的角色冲突已不是问题的关键,而集体缺乏经济基础以及村庄内部土地分配不公平已成为主要矛盾;当作为习惯法的村规民约与国家法相冲突时,不能公式化地强调以国家法同化习惯法,而应当寻求两者之间的相互妥协和合作。 相似文献
20.
商品房小区人防工程权属及其限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平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5):103-106
本文探讨了人防工程能否为私人所有,如何确定归某个主体所有,其所有权应受何种限制等问题。笔者认为人防工程可以为私人所有,可以依照约定或法律推定的方式确定其所有权归属,其所有权应受使用、处分等方面的限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