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少奇非常重视报刊工作.他是读者,习惯从报刊中了解社会;他又是作者,善于利用报刊打击敌人,指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他更是报刊工作卓越的领导人,领导与支持许多报刊的创办和发展.他以其特有的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的天赋才能,在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多年中,党及其所属各革命组织,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创办了数量相当可观的报刊杂志,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报刊史料。 这些报刊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中国人民打败了民族敌人和阶级敌人,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与其它革命的政治派别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属的革命组织自身在革命斗争中逐渐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因此,这些报刊为我们保存了研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的珍贵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这些报刊的编辑和出版,是中国现代报刊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宣传内容和编辑形式都各具特色。其宣传内容,都是紧密地配合斗争形势和革命任务,为轰轰烈烈  相似文献   

3.
清末重臣张之洞广阅各种报刊获取西学知识,推行洋务与新政.他对维新报刊先助后压,又在湖北创办一系列官报,限制异己的维新、革命报刊.通过观察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的表现,仔细地梳理和分析了他与近代报刊的关系,进而达到了解晚清政府上层对报刊的反应的一般情形.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报刊出版是与当时的革命宣传与革命斗争紧密相联的。这一时期占报刊出版主流和前进方向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出版事业,在当时复杂多变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报刊出版与利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具有自己的特色,对革命起到了宣传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三十年的革命活动生涯中,孙中山十分重视报刊宣传活动:既有对报刊实践活动的直接参与,也形成了对报刊功能以及宣传策略的理性认识。他的报刊宣传思想有的是承袭他人思想而来,有的属于他的独特创造,两者共同构成他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世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所创办地报刊全面的宣传了党在各个时期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动员了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推翻三座大山,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斗争,充分发挥了党的报刊对革命工作的组织、鼓舞、激励和推动作用,始终是党手中的强有力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从事革命活动自始至终非常重视革命报刊的编辑工作,并直接编辑和指导过几十种革命报刊。他主编了《湘江评论》、《新时代》、《政治周报》等;为《共产党人》、《中国工人》、《八路军军政杂志》、《解放日报》等撰写了发刊词和社论。具体规定了这些报刊的编辑任务、编辑方针;一丝不苟地为新华社、《解放日报》等精心审阅和修改过一些重要文稿;为了使党的报刊更好地服务于党的工作,还发表了关于报刊编辑方面的重要讲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近代报刊出现了以宣传民主革命为己任的新型诗话,即革命诗话.它的产生和传播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产物.从其历史演变来看,近代报刊革命诗话以1911年为限,分为两个重要发展时期,并有着各自的诗学倾向.它的产生与传播一方面得益于报刊和文学的双向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国粹主义思潮推动的结果.这不但对中国诗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重要的文化铺垫.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的早期新闻活动对于推动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国近现代新闻业务的改进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其出国留学前,以他为代表的革命派进行的大量报刊宣传活动使上海成为国内革命舆论的中心,其参与创办和主持的革命报刊在新闻业务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长期的办报经验也为他日后推动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开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章太炎(1869—1936)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个国学大师,而且是一个著名的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戊戌前后,当他还是个改良派时,就写下了鼓吹变法维新的政论文章,而当他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后,更是以笔为武器,参加了革命思想的宣传工作,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章太炎的报刊政论和他的性格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本文试就他早期(指辛亥革命前)的报刊政论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和各个革命根据地都编辑发行过一些革命报刊。由于白色恐怖严重,斗争残酷尖锐,这些报刊常常不能按时、按期出版;保存至今的不多,完整的更少,有待进一进搜集补充。现将已知的这一时期出版的十四种主要报刊简介如下: (一) 《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第一卷(1927年10月—1928年9月)为周刊,第二卷(1928年11月—1929年12月)为半月刊,第三、四、五卷(1930年1月—1932年7月)为月刊,出至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湖南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兴办报刊,将其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爱国和革命成为当时湖南报刊宣传的主题。湖南进步报刊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要大众媒介,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进步报刊主要有《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湖南通俗报》。湖南进步报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新思想,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和进步书社联结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使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革命运动和湖南早期党团组织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与<新民丛报>围绕着革命与改良展开的论战,是辛亥革命前夕的一场引导民众从改良主义迷雾中醒悟过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论战为辛亥革命作了舆论上的准备,此外还促进了革命报刊的发展.五四时期<新青年>与封建顽固派报刊围绕着新旧思潮展开的激战,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准备.解放战争时期<新华日报>与<中央日报>、<大公报>围绕着和平与内战展开的较量,让广大人民群众看清了谁在挑动内战、谁在维护和平.有力的配合了我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并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4.
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一股“留日潮”,浙江留日学生就是这股浪潮中的一个部分.在辛亥革命时期,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并为民族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抛头颅,洒热血,奔走呼号,奋斗在民族和民主革命的前列.尤其是他们创办了大量的革命报刊,在唤醒民众,激发民族革命思想,鼓动爱国民主思潮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论近代中国留学生报刊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时期,中国掀起了留学之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留学之风盛起后,留学生在海外所办报刊──留学生报刊的内容、特点及其在近代史和报刊史中所起的作用。文章通过留学生报刊的兴衰,展示了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以及它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报刊这一平台,对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宣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借助纪念活动对巴黎公社进行宣传,是中共报刊宣传巴黎公社的一大特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利用好纪念活动这一党的传统政治资源。对巴黎公社进行广泛宣传,对于今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加强党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民主革命期间,琼崖曾出版不少报刊,它宣传革命,宣传马列主义,对推动琼崖革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根据手中所搜集到的资料,将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三一年间出版的报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创建党的报刊是建党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俄国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迫切需要。对于党领导下的报刊,列宁非常重视发挥其宣传与批判功能。在革命战争时期,主要通过宣传科学社会主义向工人阶级灌输社会主义意识,以凝聚革命力量,强力推动革命运动;在建设时期,通过宣传劳动群众的生产实践教育人民具有共产主义劳动态度,通过宣扬科学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揭露宗教的唯心主义实质,教育人民坚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列宁认为,党领导下的报刊要敢于批判“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揭露西方“出版自由”的伪善行为以及批判一切唯心主义。列宁认为,在党的领导下,报刊应遵循党性原则,坚持人民性导向,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一方面通过正面宣传革命和建设中的正确主张、成功经验和英雄事迹等,以统一思想、凝聚民心、推动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塑造主流价值观,以坚定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列宁的这些思想,对我国报刊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川陕苏区在艰苦斗争的环境中,坚持出版了数十种红色报刊,用以宣传党的思想和主张、鼓舞教育人民大众、团结革命进步力量。苏区的红色报刊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特点。针对根据地实际情况,苏区报刊做到了因地制宜与通俗易懂相结合,同时所刊文章内容丰富、目的明确。在充分发挥红色报刊的宣传革命思想主阵地作用下,苏区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红军规模急剧扩大,民众积极参加革命。最终推动了苏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项工作的开展,体现了文化宣传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作为湖北新军中秘密组织“文学社”的社长,武昌首义中革命党人的起义总指挥,蒋翊武不仅在武昌首义的筹划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革命的宣传和舆论的监督等方面,有着与他同期革命党人不可比拟的建树。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报刊传媒活动,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