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一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一场呼吁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一直为人们所铭记。然而它又是一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向传统挑战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重建是这场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而就文化的批判与重建来说,最显实效的则是维新派发动的文化革命。所谓文化“革命”,实际是一场旨在使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文化革新、重建运动。自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产生资本主义、诞生资产阶级之后,一些先进分子就萌生了文化革新的意愿,但文化革命的全面展开还是从戊戌时期开始。维新派的理想是在中国进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运动是 2 0世纪 5 0~ 70年代我国用以塑造革命化社会权威与秩序的重要方式 ,作为影响此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 ,其本身又存在着自身的发展走向和惯性 ,即从革命到后革命状态的历史变奏。运用口述史和田野调查的方法考察某一村庄政治运动的历史 ,场景化地展示这一走向和惯性在微观场域中的演绎 ,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国家权威性政治话语与具体历史事件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拨乱反正、继往开来,取得举世瞩目辉煌业绩的20年,国家和社会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的变迁,这是一场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引发的规模空前的思想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它带来了物质世界的振兴。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将以崭新的姿态,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新业,这是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的指导,是物质与精神的互变。一、从理论原则的高度,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列主义、毛…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伟大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同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革命运动一样,它需要一批站在革命运动最前头领导革命的领袖人物,它也就创造了这  相似文献   

5.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开端时期的两场意义重大的社会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目的是迥然而异的:一个要申张人的感性权利,另一个别要重建人的神性(信仰)权威。然而尽管动机相异,二者的矛头却指向同一个对象,即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而且事实上也摧毁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由于种种非学术方面的原因,国内学界以往一直有一种重人文主义、轻宗教改革的倾向。本文试图说明,在这两场运动中,人文主义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感性化特点,而宗教改革却对西方近代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更加深刻和持久的影响。质言之,人文主义是阿尔卑斯山以南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富丽浮华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虔诚深刻的思想革命。  相似文献   

6.
民政部机关的机构改革去年已经顺利完成,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的机构改革也将陆续展开。这次机构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对对世纪初的民政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各级民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抓住转变职能这个关键,精心操作,确保机构改革高质量地完成。转变职能是一场革命最早把机构改革上升到“革命”高度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指出,“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是对体制的革命”。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那么,笔者认为转变职能同样是一场革命,是革命中的革命。我国现行的政府机构是建筑在计划经济基…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大会中,曾经先后四次从不同角度提到改革是一场革命或新的革命。第一次是就改革“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第二次是高度评价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又一次伟大革命”。第三次是将  相似文献   

8.
乔治·勒菲弗尔这位法国革命史权威在《法国革命的起因》中对这次革命做出这样一种细致的划分:一场失败的贵族革命(君主政体的改革尝试);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由于受到普遍的城市革命的支持而获得了成功;一场被资产阶级镇压了的农民的乡村革命,所有的参与者都是通过政治改革或起义来行动的社会等级。然而,贯穿始终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试图把它的优势强加给政治结构和贵族等级制度。  相似文献   

9.
席卷全球的团体革命一场有组织的志愿运动和创建各种非赢利的及非政府的组织运动,正方兴未艾,席卷全球。从北美、欧亚的发达国家到非洲、拉美和前苏联集团的发展中社会,民众正在创建各种团体、基金会和类似组织,开展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环境退化,保障公民权利,追求国家先前所未曾实现的或压根忽视不管的种种目标。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的“团体革命”(associationalrevolution)中,历史将证明,它对20世纪晚期的意义,也许如同民族国家的兴起对19世纪晚期意义一样重大。一个遍及全球的第三域(globalthirdsector),…  相似文献   

10.
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划时代的革命,这一革命标志着十九世纪出现普及学校以来教育领域中最根本的变革.这不是一场流血的革命,而是一场社会革命.这一革命包括许多因素,例如瞬息万变的技术发展,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七十年代的大规模移民以及为争取全社会平等的不懈斗争等等.本文则要探讨其他几种因素.教育革命的第一个因素是大众电视的兴起.电视具有进行正规教育的惊人的能力.七十年代末,儿童电视台制作了称为"3-2-1讲座"的节目,向中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每次半小时,共13集.每一集的内容都有某些交叉学科的概念,例如"通  相似文献   

1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理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教导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①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过程,也是寻找革命理论的过程,而只有寻找到正确的革命理论,才能获得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党自身的成熟。列宁曾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谈到俄国革命者找到“唯一正确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化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经历了闻所未闻的痛苦和牺牲”。中国共产党也是如此,本文只论述中共成立初期对革命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冯雪峰同志踏上文坛后,特别是当他成为共产党人,担负起我国左翼文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以后,一直忠实执行党的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且作出了自己的独特的贡献。1927年“四一二”蒋介石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中国革命处在极端的危险中。这时,雪峰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毅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我国新文学运动中,发生了一场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这场论争是由创造社和太阳社发起的,不幸的是它  相似文献   

13.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并从各个角度反复阐述的重要思想。“改革是一场革命”,其核心是揭示这场改革的性质,能否准确把握改革的性质关系到改革的得失成败,至关重要。结合伟大的改革实践,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对改革性质进行再认识。一、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把社会主义制度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改革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邓小平同志“改革是一场革命”理论的重要前提。以前,人们往往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同具体制度混为一…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背后隐匿着资本逻辑,资本逻辑的空间化布展不仅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灾难,而且威胁着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只有经历一场生态革命,同时也是一场社会革命,才能与地球言归于好。这场必要的全球性生态革命,要求一种文明上的转变。这是福斯特抵抗资本主义的生态反思之核心观点。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十八世纪的欧洲,继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后,在法国出现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伏尔泰以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第一个登上历史舞台。“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共和民主思想,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唯物主义哲学……,百家争鸣,群星璀灿。启蒙运动者为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反动势力而顽强奋斗,把资产阶级思想发展到顶点。哲学革命作了政治变革的先导。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在亚洲的中国,时值清朝“康乾盛世”。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时期的浙江,蕴蓄着无限生机。辛亥革命运动在浙江的全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密切联系的阶段,或者说是三个层次民众的觉醒,构织出的一幅绚丽多姿的革命交响乐的三部曲——整个辛亥革命运动的璀灿一翼。这个过程的阶段性正是辛亥革命运动在浙江兴起的规律性的反映。首先,学界的觉醒,一部分知识分子最早肩负起反清救亡的时代使命。学界的觉悟为辛亥革命团体光复  相似文献   

17.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事件,决不是孤立的。它既有前史,也有后史。对它前后分期的争论,一直持续至今。此外:它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它对现代社会的重大事件还能发生作用吗?它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吗?它的成就是否只经过一场理性的改革而不必经过任何流血冲突就能得以实现呢?其实,诸如此类的问题均来自对法国革命的简单理解。另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法国革命是一场伟大的革命,但它没有完结,因为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只有5年时间(1789—1794)参与了社会管理。还有学者认为,这场革命不具必然性,它是由知识阶层发动的一场文化大革命,这些知识阶层受错误理念的引导,他们奠定了以后中央集权统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具有革命性的行为主体,是决定中国革命和现代化道路的决定性力量。近代中国革命有其自身特殊性,从革命的力量来说,中国革命是一场依靠农民的革命;从革命的组织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革命型政党的领导;从革命的方式来说,中国革命具有强大的动员型特征;从革命的历史逻辑来说,中国革命本身蕴含了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农民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新时期国家解决农民问题的政治前提。  相似文献   

19.
历时十四年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革命光辉的一页。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最后终归失败了。对于失败的原因,后人曾经作了种种有益的分析。然而有一点人们似尚注意不够,即存在于这次革命运动中的家族矛盾。我认为,这个不大为人们所重视的因素,恰恰是天国革命的严重隐患。 一副沉重的精神枷锁 社会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320页)。当我们考察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时,必须认真地考察构成这种政治关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但是,任何事…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抓好干部理论教育的几点思考杨永铭一、不断提高对学习理论重要性的认识学习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其重要性在于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革命导师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非常重视革命理论对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