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娄贵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3):72-81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4年的1899年,新渡户稻造用英文写作的《武士道》在美国出版后,武士道也像樱花一样,作为日本的象征而名扬欧美诸国。伴随着日本举世瞩目的近代化成就和经济奇迹,伴随日本成为东方的战争策源地,武士道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所熟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日本社会的"武士道热"一浪高过一浪,数学教授藤原正彦的《国家的品格》一书,甚至提出要以"武士道"和"物哀"来提升日本的国家品格。本文拟通过考述武士道的源流,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武士道精神。 相似文献
2.
朱理峰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1):89-92
武士道是日本特有的文化传统,是在日本庄园领主间争夺土地的激烈斗争中产生的,是日本封建社会居于主体地位的道德规范。明治政权建立后,对封建武士道加以改造、利用,把封建武士道变成了近代日本的军人精神和国民精神,成为维护天皇制和对外侵略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3.
武士道是日本民族的灵魂和象征,也是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生死观是武士道精神基础和精髓所在。武士对于死的独特认识决定了武士道精神的思想内涵,武士道至今仍然对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考察并阐述日本武士道的生死现,以进一步理解武士道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4.
武士道是日本民族的灵魂和象征,也是日本文化精神的核心。生死观是武士道精神基础和精髓所在。武士对于死的独特认识决定了武士道精神的思想内涵,武士道至今仍然对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考察并阐述日本武士道的生死观,以进一步理解武士道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5.
吴春燕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3):89-92
从平安时代中期到江户时代末期,武士在日本历史舞台上活跃了1000余年,武士道作为武士阶层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一直指导、制约着武士的思想和行为,并经历了行动、制度到理论的发展阶段。然而,到了近代,武士道不仅没有随着武士的解体而走向消亡,反倒演变成日本民族的信仰道德规范,并被军国主义操纵和利用,成为典型的“杀人之道”、“侵略之道”。 相似文献
6.
胡新祥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9,(6):80-82
切腹是日本武士独特的自杀方式,在外人看来残忍、血腥的切腹行为,却成了日本武士心中最壮绝、灿烂的死法,犹如片片飘落的樱花般凄美动人。明治维新后被军国主义所利用的武士道,也为日本的对外侵略为虎作伥。 相似文献
7.
8.
明治政府的建立标志着日本封建社会体制的终结,伴随着支撑武家统治的武士阶层的解体,武士的社会身份和思想都发生了变化。作为武士之实践伦理的武士道在明治思想史上主要表现为士魂的武士道、皇道的武士道和基督教徒的武士道,井上哲次郎则是皇道主义武士道的典型代表,他通过建构近代日本的国民道德使武士道重新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代日本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角色转换,与其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性变迁密切相关。文章从文化心理的层面,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剖析明治时期日本学者新渡户稻造撰写的《武士道》一书,以解析近代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演变过程,发掘日本近代发展的文化心理动力。提出:明治武士道是日本从古代意性文化向近代理性文化转换的分水岭。明治武士道以理性的审视,将武士道提升为一种民族精神,使其成为国民在理性文化状态下的一种普遍的自我意识。正是这种镶嵌在集体无意识中的文化意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穷兵黩武的极端方式,引领近代日本走上了强盛之路,亦形成了阻碍日本近代走上和平发展道路的文化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10.
略论近代日本的武士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良玉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近代日本武士道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形成、发展、崩溃三个阶段。明治政权建立后,对封建武士道加以改造、利用,把封建武士道变成了近代日本的军人精神和国民精神,成为维护天皇制和对外侵略的精神武器。本世纪30年代以后,武士道又与法西斯主义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具屈从性与野蛮性。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近代日本武士道也随之崩溃,但应防其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1.
李秋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与其他宗教一样 ,基督教一直强调信仰至上与信仰的绝对价值和独立价值。但由于其传播之初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 ,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采取了理论化的形式。基督教的理论化对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穆重怀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5):18-22
寻根主题是当代俄罗斯电影在艺术转型过程中的独特文化现象。它是俄罗斯民族在困境中对自己民族根性的深刻反思。在当代俄罗斯电影中寻根主题经历了自省、辩论和重建的过程。本文主要结合相关影片分析当代俄罗斯电影中寻根主题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寻根主题产生的内外动因,力求提供有关当代俄罗斯寻根主题电影的一个基本概观,同时使大家了解俄罗斯寻根主题电影的内在本质特征和基本精神诉求的表达。旨在揭示当代俄罗斯电影中寻根主题的演进脉络,阐述在社会转型期的电影艺术中俄罗斯民族精神新建与复兴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秋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文字不仅使语言从听觉信号变为视觉信号,它还是语言的延伸和扩展,打破语言的空间和时间限制,传到远处,留给未来。汉族的自源文字——汉字,不仅适用于汉族,且传播到了临近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其他国家。日本人在吸收汉字、学习汉字、使用汉文、仿造汉字的基础上,最后又创造出汉字型的音节字母——平假名与片假名。这一进程一方面见证了文化的流动,另一方面也印证了文字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日本对传统儒学的吸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淳于淼泠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2)
从儒家思想在日本的演变和发展,阐述了儒学对日本古代文明以及工业现代化所起的积极作用,旨在探讨儒学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吴建华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5)
战后初期,由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重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生产活动和消费地区分布过于集中,政府对社会福利事业和环境保护的投入相对滞后,致使环境问题愈加严重.从60年代起,日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扭转了重发展轻环境的政策基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和行政管理体系,有效地抑制了环境的继续恶化,并使其逐渐向好的方向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管一颖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7-41
关于日本的传统政治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点:一是神道信仰以及作为其政治实践的天皇制,二是源自尚武精神的武士道以及作为其最终结果的军国主义。这两点不仅在日本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日本国民的精神构造和意识形态的形成产生了十分深厚的影响,而且在国际关系的历史中释放出了巨大的政治能量。本文对从神道到天皇制进而到国家神道、从尚武精神到武士道进而到军国主义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了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5):34-39
日本各地方从1982年开始制定情报公开条例,逐渐建立起各地的情报公开制度,成为国家<情报公开法>的法制基础.地方情报公开条例一般包括立法目的、实施机关、公开的公文书、请求权人、适用除外的情报、公开程序、情报公开审查会等内容.地方情报公开立法基本上符合宪法和<地方自治法>关于自治立法的规定,但与已有法律制度也存在冲突.日本法院判例对条例的解释,对情报公开制度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条例与<情报公开法>的关系表现为地方自治与中央权威的关系,存在对应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