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已经影响到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和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引致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争当"地王".这种"地王"行为,既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形象,又背离了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因此,国有企业应退出商品房市场,进入保障性住房市场,履行其社会责任,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维护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准家族化"的生发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青 《河北学刊》2004,24(1):116-121
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准家族化"的现象日益显见.文章认为,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否定家庭的经济作用是"企业办社会"的重要成因;始于恢复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元的市场化改革,为民有资本和家庭家族力量向国有经济领域渗透提供了契机,进而使国有企业"准家族化"得以萌生.国家垄断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准家族化",值得予以关注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20多年,国有资产也流失了20多年.我们曾经将政企分开作为改革目标,但只要国有企业继续维持一股独大,政企分开几乎就不可能.政资分开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实践检验.有人把国有资产流失归罪于"国退民进"的改革,实际上"国退民进"的改革不彻底、改革拖延迟滞才是国有资产流失的真正原因."国退民进"符合十五、十六大精神,国有企业20多年"摸着石头过河"改革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国退民进"改革方略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组织"已成为企业竞相采用的管理模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面对21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应当认真分析国有企业管理的现状,建立新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激励员工的"自我超越"意识,培养企业的"共同愿景",建立"团队学习"机制,搞好"系统思考"修炼,持续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颜廷标 《河北学刊》2001,21(3):89-93
"十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改革?本文对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进行了理性分析,特别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深层矛盾解决得如何,还有什么突出障碍制约着企业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方式、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法人治理结构的优化、所有者对经营者激励约束方式、企业包袱等六个障碍的思路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理论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反映的是公共物品问题."公地悲剧"是公共物品过度使用的结果,"反公地悲剧"则是公共物品被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公地悲剧"在于产权不清,所以需要明晰产权;"反公地悲剧"在于产权支离破碎,故要整合产权.我国的国有企业大都具有"公地"特性,注重两种"悲剧"的研究,积极寻找有效对策,避免发生在国有企业这块公地上的"悲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唐青生 《学术探索》2001,(11):22-24
"债转股"是我国政府为了化解国有银行巨额不良资产和降低国有企业沉重负债而不得不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主要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并赋予其特殊的职责与使命,实现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双活".从我国"债转股"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环境来看,目前"债转股"还存在着诸多不利条件甚至致命的缺陷,本文重点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郑林 《中州学刊》2001,(3):27-29
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稻草人"机制特性.造成这一现象的体制原因主要是产权所有者虚拟性、监督部门的责任和风险不对称、监督权力的异化等.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主要依靠建立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来实现;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督主要靠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高监督效率既要加强对监督者的再监督,同时必须建立对监督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虽然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规模不断扩大的高校也给高校自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紧张、资金供需矛盾等,老国有企业的问题在我国部分高校开始显现,长此以往,我国众多高校将成为新的问题"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我国"债转股"所要实现的双层次日标以及此目标对国有银行、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含义,并且提出了顺利实现"债转股"目标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一统制度"与国有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力 《河北学刊》2006,26(3):166-172
中国自秦统一以来所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度,是在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维持一个大国统一所必须的制度保障,其在经济方面的国家直接经营部分带有垄断性或高利润的工商业,具有控制国民经济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双重目的, 尤其是后者,更是一个多民族的、各地政治、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条件下维持国家统一的重要条件。鸦片战争以后,国家面临着被列强侵略和瓜分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在转型期继续维护国家统一,就必须解决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能力和保证统一的财力。因此,我们对国营经济作用的分析,不仅要看到其本身的经济效益如何,还要看到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外部效益,即在维护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延续至今的大国统一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仇书勇  陈勇 《兰州学刊》2006,(6):116-117,54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国企改革第一阶段的任务。只有该阶段的任务得以完成,国企改革才可进一步深化。然而,国企产权制度的改革能否做到卓有成效,取决于公司制与公有制能否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3.
2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 ,已经逐步深入企业体制内部 ,但是 ,由于我国渐进式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 ,国企改革始终没有摆脱国家与企业利益关系调整的局限 ,国企处在改革的被动地位 ,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加强和改进。国企管理的现状及其面对新世纪生存环境的挑战 (即经济全球化、经济知识化、市场化改革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 )已经或将带给国有企业强大的冲击 ,因此 ,国企除了加强管理 ,并不断创新 ,别无他路  相似文献   

14.
徐和 《阴山学刊》2009,22(5):86-89
近阶段世界范围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新一轮的国企高管薪酬讨论,而现行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并未对这个问题有明确的回应。当前的国企高管薪酬问题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的规范性文件效力等级低、内容不一,有必要从《企业国有资产法》的修订入手,规范国企高管薪酬的制定程序,确立薪酬的公开制度,以此推进国企高管薪酬规范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所拥有的资源以及自由流动的空间,与管理者相比较,存在较大反差。在劳动关系合作与冲突所必须凭借的权力与资源利用上,劳动者阶层处于弱势地位,其行动包含自尊与忍耐的双重矛盾。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的劳动者阶层具有深刻的双重性。在貌似矛盾与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主人翁”与“劳动者”之间,存在许多理解误区。面对国有企业内部阶层分化与社会阶层定型化的客观现实,国有企业的劳动者个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感受。国有企业改制中产权先行、劳权虚置的改革逻辑引发了劳动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劳动者作为个体面对这些结构性问题时有心态异化之虞。欲实现国有企业劳动关系格局中产权与劳权的和谐共生,政府需要对国有企业产权运行做出创造性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英国公有企业改革的绩效、问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曾经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推行国有化的典型国家。从 2 0世纪 4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末 ,英国公有企业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重大发展 ,并直接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然而 ,英国又是世界上较早大规模推行自由化和私有化 ,且成效显著的国家 ,公有企业私有化改革后 ,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都有了显著提高。英国公有企业改革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7.
1978年以来,中国国有企业的绩效呈现出U型变动模式.1992年前,在卖方市场和短缺经济的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生产率提高而利润率却大幅下降.其中的症结在于以内部人控制、软预算约束和行政干预为特征的治理机制.1992年后国有企业的绩效在谷底徘徊,并从1998年开始大幅上升.在市场竞争加剧和治理机制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情况下,国有资本向高利润行业的聚集和对民间资本的进入限制是国有企业绩效整体改善的关键.当前依然应当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的取向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减持与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股权结构与性质———公司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公司行为———公司绩效为理论框架 ,探讨了我国国有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和性质对其治理结构、治理机制、行为和绩效的决定性影响 ,得出了只有通过国有股减持的方式改变股权结构和性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结论。同时就国有股减持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分析探讨 ,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国有经济存在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经济在东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起源 ,但是 ,国有经济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在所有国家具有其共同性的理论依据 :一是提供公共产品 ;二是存在于自然垄断行业 ;三是有利于进行宏观调控 ;四是有利于国家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国有经济更是有其存在的特殊性理论支撑 :一是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的需要 ;二是作为发展中国家主导产业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民营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无论是在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上,还是在农村开发性扶贫上都有比较优势."民企帮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目前从发达地区的实践看,"民企帮村" 创造出了各具特色又扎实有效的模式."民企帮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和途径,涉及的层面比较多,需要政府、企业、商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