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今年是太平天国建都天京的一百四十周年。早在金田起义之初,洪秀全就提出了“小天堂”这一理想社会的目标。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他感到建立人间“小天堂”的诸条件已经具备,便颁布了他所设计的“小天堂”的蓝图——《天朝田亩制度》。  相似文献   

2.
公元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的最后一道营垒陷落了,数万英勇的太平军将士抱着与天京共存亡的决心,高呼着“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的誓言,在同清军决战的刀光剑影中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谱写了太平天国革命史上最壮丽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领袖,他的历史功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洪秀全在太平天国革命中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负有重大的责任。本文对他所犯的错误,作一浅论。太平天国初期,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群众、号召群众,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太平天国革命不断发展。然而定都天京后,情况就起了变化。本来打下南京后,形势极为有利。太平军“既众且整”、“直望无际”。清军则是“望之夺气”。(汪士锋《乙丙日记》卷一)但洪秀全一进入南京城,就“直入两江总督衙门,以为天王府,改南京为天京,正式于此建…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月十九日是太平天国建都天京130周年纪念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苏省历史学会、南京大学、南京市历史学会和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学术讨论会,于3月15日至19日在南京举行。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4篇(其中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总论方面的4篇;定都天京与政权性质问题的13篇;军事斗争方面的18篇;“天京事变”方面的8篇;人物评价方面的12篇;各项政策和制度的19篇;有关史料、遗迹考证的10篇。)来自北京、广东、广西、四川、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江西、贵州和江苏等十六个省市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一百多人,济济一堂,就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决策的得失,天京事变的真相及其历史教训,太平天国政权性质以及定都后的  相似文献   

5.
王明前 《江淮论坛》2006,(6):136-142
“照旧交粮纳税“政策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随着战略任务的转变很自然采取的社会经济政策,与《天朝天亩制度》和天京粮荒并无关系。所谓“石达开安庆易制”并不是石达开主导意识下的创造性政策,而是杨秀清主持的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照旧交粮纳税”政策的具体执行。太平天国1853年到1861年的安徽农村政治,表现为太平军贵族习惯的非制度性征贡行为,不断破坏着制度性传统农村社会经济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天京保卫战是太平天国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战役。胜负,关系到太平天国的存亡,意义十分重大。太平军和清军双方都非常重视,攻与守都投入了尽可能多的兵力,对攻守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进行探讨,对于了解天京失陷的原因,是很有必要的。天京保卫战始于1862年5月30日(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四月十八日,同治元年五月三日),止于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甲子十四年六月六日,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这一天,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整个天京保卫战历时两年零五十天。1862年3月15日(同治元年二月十五日),曾国荃由安庆出发,沿长江北岸东进,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战争 ,它纵横十八省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然而从 185 3年定都天京到 186 4年天京陷落短短十一年就覆灭了。究其原因的确很多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腐败”。天王深居宫中 ,尽享荣华。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以天王为首的领袖们进取心减退 ,洪秀全从 185 3年进入天京到 186 4年在天京病逝 ,十一年中他僻处深宫 ,把精力集中于宗教神学的著述上 ,从未迈出京城一步 ,严重脱离了斗争实践。史书载 :洪秀全“深居天王府” ,“足不出户” ,“人罕识其面” ,只有一次坐 6 4人抬大轿出宫去看…  相似文献   

8.
略论天京事变中的洪杨是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渐衰的转折点。弄清天京事变中孰是孰非,特别是洪杨的是非问题,对于总结太平天国的兴衰教训有重要意义。近年史界在讨论天京事变时,多有就“逼封万岁”为中心进行探讨的,我认为若仅仅围绕杨秀清称万岁是否僭、篡来定杨之是非,这并未抓到天京事变的本质。只有弄清杨称万岁对太平天国运动是否有利才是判别洪杨是非的根本标准。天京事变是一场太平天国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也就是一场太平天国选择哪一个领袖的斗争,不能以谁先发动来定是非,也不能用篡位与否来论功过,更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洪杨二人谁更有能力领导太平天国运动走向胜利,谁就更有权利登上天王宝座。  相似文献   

9.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标志着这次革命的由盛转衰。一些小说家、戏剧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远的不说,仅仅在最近几年就产生了李晴的《天京之变》,顾汶光、顾朴光的《天国恨》等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10.
所谓洪杨矛盾,就是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领袖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之间的矛盾。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出现洪杨矛盾,这是不足为怪的。但是,钻入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北王韦昌辉,利用了这一矛盾,于一八五六年九月,在天京发动了一场反革命暴乱,杀害了东王杨秀清,屠杀了天京城内的太平天国的优秀将士达两万多人,给太平天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这样,就使得“洪杨矛盾”这一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芜湖会议考辨--对"围魏救赵"战略决策的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太平天国芜湖会议,实际上是一次由忠王李秀成创意的战略决策过程,应称作“芜湖战略决策”。太平天国在天京并没有制定“围魏救赵”的战略决策。李秀成起初仍想沿用以往破解京围的经验,从皖南调兵直接援京。只是在芜湖期间,他通过综合分析敌我态势后,才决定向宁国广德机动。  相似文献   

12.
李锦全 《学术研究》2000,7(6):14-18
《太平杂说》提出三点一、认为太平天国称号不能使用,应该正名。二、将外文标题都译成太平天国,这种称谓是错误的。三、遥想“天京”,认为太平军入南京,造成大屠杀的劫难。本文对这三点表示质疑,作出驳议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对石达开集团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熟村 《河北学刊》2002,22(6):119-124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以后 ,石达开已经是太平天国的第四号人物了。石达开集团包括知名的石姓族众 19人 ,“翼殿”属下约两千人 ,后来 ,归他指挥的多达十万余人 ,在太平天国史上举足轻重。对该集团进行考察 ,不仅从中可以看出石达开的功过是非 ,而且也可以看出太平天国兴亡得失的内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颁刻了《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制度》的性质如何看?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有的同志认为:“它是一种宗教性文献”,“不是太平天国的政策纲领”(赵德馨《重议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江汉论坛》1981年第1期。下引此文不另作注)。有的则说:《制度》“颁行于定都天京,革命进入高潮之后,不是用来破,而是用来立”,“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是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最发达的地区,这种先进的经济因素与平均主义的矛盾更大,它更加容不得平  相似文献   

15.
建天京于金陵,是太平天国的一件大事,也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今就有关问题,试陈管见。 建都地点的酝酿与选定 太平天国起义之初,就以“扫除妖孽,廓清华夏”(《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为己任,太平天国辛开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851年3月23日),在广西武宣县东乡,洪秀全  相似文献   

16.
省历史学会付秘书长沈嘉荣同志的《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探索》一书,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收进了沈嘉荣同志近二十万字的论述太平天国政权性质的文章十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对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作了剖析:他认为无论从其政治及其经济制度来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建立的就是一个封建政权”。理由是:“在新的生产力没有出现之前,不可能实现生产关系的改变”,“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不可能建立非封建或超封建的上层建筑”。《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是没有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是否有过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之事,即所谓“逼封”,一百多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者一直在不断地探讨、争论,至今仍是一个难解的“谜”。1856年秋,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一件绝大的政治事故:天京事变。在这次变乱中,东王杨秀清被北王韦昌辉杀害。杀的原因,有些人认为主要是杨秀清“逼封万岁”引起的。“逼封”这一举动表明杨秀清企图篡夺太平天国最高领导权,取洪秀全的天王地位而代之。洪秀全为保护自己而“密诏”当时督师江西的韦昌辉以“勤王”的名义回京杀  相似文献   

18.
论杨秀清的“天父下凡”与“逼封万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父下凡”与“逼封万岁”是研究太平天国宗教活动与政治活动的两个重大问题,也是评论杨秀清一生功过是非的关键。虽然“天父下凡”开始于1848年金田起义之前,而“逼封万岁”发生于1856年7月建都天京之后,二者却存在着潜在的必然联系。它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矛盾与斗争,“天父下凡”是矛盾的发源与开端,“逼封万岁”则是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在前期会有全般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包括不许自由经营工商业的企图。佚名《金陵被难记》说太平天国颁布过“百姓条例”,其内容为“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王。每年大口给米一石,小口減半,以作养生。……店铺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何时发布,未见记载。《金陵被难记》和上元锋镝余生《金陵述略》都说当太平天国初克天京传集民众听讲道理时已宣布此项政策。又都说“百姓条例”是当时太平天国所刊发的各种“书诏文告”之一,所以可能在未克天京前已经刊行。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有“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主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谓货皆天主之货”  相似文献   

20.
两篇天京内讧的洋人报导:一是《裨治文通讯》,1857年1月2日写于上海,刊于1857年1月3日上海英文报《North China Herald》。简又文译作《太平天国东北两王内讧纪实》,刊于《逸经》第十七期。一是《麦高文通讯》,1857年1月27日写于宁波,刊于1857年5月9日《北华捷报》;简又文译作《太平天国东北两王内讧详记》,刊于《逸经》第三十三期。这两篇报导,据简又文说;“当时在天京之西人事后报告是役真象”。又说:“其经过有西人报告,至为翔实。”罗尔纲说:“我们要知详细的情况,应该看布列治门和麦高文的记载。”经过两位太平天国史专家的评论,这两篇洋人报导,竟成为叙述太平天国天京内讧的标准记载。是否如此?还应仔细分析。 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美国公理会的传教士。是1841年美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的美方翻译,是商人,又是美国驻华公使的助手和替美国侵略者搜集情报的人员。他这篇报导,自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