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爱华在其第一本散文集《孤独女子》中展现的孤独是多层面和多成分的。这种孤独肇始于作者孩提时在动乱年代被动形成的心理学层面的性格“孤僻”,但作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将性格上的孤僻升华为哲学和艺术层面的“孤独”品格,从而对人生共同关注的诸多主题产生更为自由与深邃的领悟与关照。  相似文献   

2.
现实的孤独和人在宇宙中的孤独、寂寞、渺小构成了屈原精神及其诗歌的丰富内涵 ,这些势必影响到作者对诗歌形式的选择和运用。屈原的孤独形成了“骚”体风格 ,体现了人的认识的深化 ,对了解战国时人的心理有一定的“史实”作用 ,但也存在历史的、文化上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绘丹 《新少年》2010,(5):37-37
原本幸福的母狮卢比,在一场变故中不幸落单。她的丈夫狮王因为势单力薄,被一对孪生兄弟篡夺了王位。卢比为了不让自己刚生下的三个孩子丧命,趁混乱带着子女逃离厮杀战场,躲进了草丛。  相似文献   

4.
鲁迅是我们民族是孤独的思想者.他的孤独是先觉者与民众的隔膜,是最先锋的战士对战友的超前.这种孤独源自他对民族、对同胞的深切的爱.这种爱不可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然而他仍然愿意在孤独中坚持他的爱.他的一生都在与孤独扭打,也与孤独为伴.鲁迅的孤独是一个人间至爱者的孤独.  相似文献   

5.
我欣赏孤独     
小时侯,我性格内向,与朋友交往自然不多,因此,我便与孤独打上了交道。  相似文献   

6.
日本崎玉大学医学院的能村哲郎教授认为:“伴侣是长寿的一大要素”。  相似文献   

7.
孤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它与人的现代性进程紧密相关。孤独意识是人的基本意识,而现代性孤独是孤独意识的现代性表达,是现代人对孤独意识把握的产物。现代性孤独问题产生于人的自我意识的构建过程,它是一种文化想象物。正确认识现代性孤独是自我意识构建的关键课题之一,对现代性的进程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孤独”的矛盾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文坛史上极具才华的女作家,她的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是最具代表意义的一部作品.表达了人类的“精神隔绝”和“终极孤独”主题。本文通过对《心是孤独的猎手》中“孤独”主题的分析,突出“孤独”双重性本质的特点:孤独是残酷和决绝的,但最终所指并不是消极和阴郁的,而是充满积极色彩的爱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完备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建立是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重要前提。一方面,通过严密的司法制度保护未使成年获得应当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等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以正当程序保护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权利。但是,我国少年司法制度还很不完善,尤其对青少年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的处置,至今尚未建立正当严格的程序,随意性较大。因此,无论从青少年权利保护的角度看,还是从国家法制建设角度看,建立和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少年观,是人们对于少年属性及少年问题的总体认识,中国近代以来少年概念和少年观的演变,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近代中国的少年认识产生于对国家危亡的忧虑,经历了社会大环境的更迭与统一国家的建立,并在政治文化运动的熏陶下逐渐深入,最终形成反映社会变迁以及对新一代年轻人的培养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系统性认识,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02,(12):43-44
当人步入了暮年,固然需要生活上的关心和照料,但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 老人——最怕孤独 无论是生活条件好的,还是差一些时;无论是离休干部,还是退休工人,几乎所有的老人,都有同感:怕孤独。他们认为,影响和威胁他们身心健康的主  相似文献   

12.
孤独心理是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它与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和交际技能缺乏有关,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应对策略,可以有效改善孤独感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孤独龙应台     
龙应台有太多的标签。作家、思想家、社会批评家、学者、教授。这个台湾女子,既彪悍,又温柔,有大抱负。年轻时活得像唐朝女子,热烈丰富;今天,完成新书《目送》的她又宛如步入了宋代,风轻云淡,重重沧桑在脸上,遮不住。  相似文献   

14.
面对世界范围内少年犯罪日益严重的形势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并努力研究、制定控制和减少少年犯罪的法律制度。通过对美、英、德、日、中等国少年司法制度的比较研究 ,以期望能推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孤独的孩子     
李显坤 《今日南国》2014,(12):27-28
遗书我和海子在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一起工作了五年。教研室里面靠墙搭了一个硬板的架子床,用一个五合板与教研室隔开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屋,由胡老师和我住着。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有着因理想追求和恶浊社会现实相背离、对情感的期待和期待实现程度之间相差太大,以及对时间和死亡十分关注却又无可奈何而产生的孤独。同时,陶渊明又以“自然”、“顺化”的思想来超越孤独;具体的方式有:引古代贤哲为知音,借酒排遣并超越孤独,以诗书自娱,在躬耕劳动中体验人生并超越孤独。  相似文献   

17.
弗里达的艺术是孤独孕育出来的花朵.其孤独是命运造就,18岁那年的一场车祸及车祸留下的后遗症注定她终生都要品尝这种滋味。她得不到丈夫全心全意的爱,也无法实现当母亲的愿望。所有的苦难都只能独自承受。她的艺术是她孤独的明证。  相似文献   

18.
李碧华作为当今炙手可热的畅销小说作家,她的小说无论在宣传推销方面还是在电影改编方面都非常成功,在通俗文学界占有一席之地。但各界对她的评价不一一,有人说她的作品低劣不堪,也有人说她的作品带有丰富的寄寓性,“是一般言情小说所不能比拟的”。她小说中的情境多是孤寂冷清的,人物多陷于孤独的人生困境,充满了生命存在的孤独感。李碧华...  相似文献   

19.
刘亮程的散文中有一个并非全部"人化"的孤独者谱系,他们是作者与世界的纠葛关系中体验最为真切、自然和随性的那类孤独感受的具化形象。孤独者最终体验的向度是死亡。在作者的心目中,不仅生者的灵魂是孤独的,甚至连死者的灵魂也是孤独的。对自然生存的思索,契合着刘亮程心灵中关于反抗孤独的主题。刘亮程散文以"注定孤独"的理路和"反抗孤独"的意识凸显了其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20.
孤独不可言说,诗歌却用了整整十四行来强言:以鱼筐、泉水、爱情设喻,煞费苦心地构筑了一个精致的圆形结构,以二重奏的方式,从在昌平的一己一时之感触切入,直抵存在本身,道出了人的不可避免的命运:孤独乃存在之无法治愈的顽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