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情感小故事     
陈永江 《社区》2013,(19):53-53
他向她求婚时,只说了三个字:相信我;她为他生下第一个女儿的时候,他对她说:辛苦了;女儿出嫁异地那天,他搂着她的肩说:还有我;他收到她病危通知的那天,重复地对她说:我在这;她要走的那一刻,他亲吻她的额头轻声说:你等我。这一生,他没对她说过·次“我爱你”,但爱,从未离开过。  相似文献   

2.
王昭煜 《老友》2012,(2):24-24
1968年11月.我当时所在单位被宣布撤销。我的母亲那时是县机关保育院的教师。因为他哥哥的社会关系问题在接受审查.于是我“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下放”对象。在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我找来一辆拖拉机.栽着我的母亲、妻子和仅3个月大的小女儿.携带着坛坛罐罐回到距离县城60华里的“老家”——吉水县尚贤公社桥头生产大队。  相似文献   

3.
一个老板在商场上春风得意,可教育自己的儿子却非常失败。他的儿子在学校里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十分厌学,门门功课亮红灯。这天,这个老板找到我,请我在暑假期间做他儿子的家教。老板说:“听说你上课时让学生们自由发言,  相似文献   

4.
教女有方     
刘娟 《社区》2005,(2):52-52
女儿的一本日记足足让我破译了好几天。记得那天女儿放学回家,一改以往先看电视、吃零食的习惯,一声不吭地跑入自己的房间,直到吃晚饭时,三唤五请才出来,匆匆扒了几口饭又躲进了自己的房间。女儿怎么了?第二天,女儿阴着脸上学了。我不顾丈夫的劝阻决定偷偷看看女儿的日记。谁知,女儿日记的第一页就给了我当头一棒:“日记属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偷看者,请悬崖勒马。”女儿早已做好准备。死丫头,就是万丈深渊,我也要跳下去。怀着为女儿着想的心情,我继续翻开日记。天啊!丫头的日记不是英文,便是符号、数字:“她带着她的恐龙GG(哥哥),在我面前…  相似文献   

5.
MBA教女方案     
宋宁 《可乐》2010,(5):18-19
我是一家跨国企业的CEO,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的我却对女儿的教育束手无策。为了教育好女儿,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尝试用HBA的理念对她进行培养。 学会规避风险 2003年3月,我赴美前几天,备战中考的女儿突然宣布放弃报考重点高中,去学动漫。我一听,就蒙了。女儿从小喜欢美术,最近又迷上动漫,我曾提醒她:“这只能作为业余爱好,不能作为专业,否则有饿肚子的危险。”女儿固执地说:“爸,现在是民主社会。我已经被你专制了15年,该自己做一回主了。”我和她争论了半天,也没能说服她。  相似文献   

6.
仲哥哥有一根茅竹赶牛鞭。这是上次村委会举行牯牛比赛,他评上了养牛模范,村长爷爷奖给他的。这根牛鞭有五尺长,比我的大拇指粗。上面还用红头绳系了个铃铛。只要动一下牛鞭,铃铛就会“丁当”“丁当”地响起来。那声音可好听了。仲哥哥赶牛时,不用吆喝,只要甩一下牛鞭,大牯牛就会乖乖地朝前走。嫩麦苗碰到嘴边,也不敢舔吃一口。德爷爷说,仲哥哥有一根“神鞭”。我很想用仲哥哥这根“神鞭”去赶一次牛。可仲哥哥摸都不让我摸一下。不赶牛时,他把牛鞭高高地倒挂墙上。让我看得到摸不着。有好几次,我哀求仲哥哥,把牛鞭借我用一下,只一下。可仲…  相似文献   

7.
给女儿写信     
周三的黄昏,我接到女儿从学校打回的电话.她无比激动地告诉我:“妈,我收到你的信啦!”听着她欢快的声音,我仿佛看得见她眼睛里透着闪亮的兴奋。“我同学都抢着看,有的同学竟然看哭了。”电话那头。还听到一群女孩在叽叽喳喳地应和着:“你妈写得太好了!”  相似文献   

8.
贝丝丫头     
早餐的时候,妈妈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贝丝,你今天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满脑子都想着那个叫霍尔的男孩儿。”菲利普·霍尔真的很厉害,可以说他是杰提威廉学校最可爱的男生,在班级几乎样样都拿第一。有一天上课时班主任强森小姐告诉同学们,在她的教学生涯中遇到了最优秀的学生,结果她指的不是霍尔而是我。霍尔听后不但没有失落感,反而跑过来向我道贺。  相似文献   

9.
1963年5月,侯小英出生在河南省唐河县苍台乡一个贫穷的农家,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她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家人全靠几亩农田来维持生活。侯小英自小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很好,哥哥、姐姐为了给她“让路”,都早早地辍学在家务农,这样,她才得以读到高中。  相似文献   

10.
女儿的国庆     
又到国庆节了。往年,女儿早早地就盼着这一天了,因为她的生日是国庆前一天,过完生日接着过国庆节,让她开心极了。可今年,女儿却不高兴了。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小脑瓜里似乎有了不少想法。离国庆还有一个星期,她的问题就来了。“爸爸,我为什么要叫霖霖?”“因为爸爸希望你一辈子都沐浴着甘霖,健康幸福地生活。”我说。“可是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女儿嘟起嘴。“那你想叫什么呢?叫小白兔好不好?”我对她说,因为女儿以前特别喜欢兔子,也随口说过让我叫她小白兔的话。“不!”女儿很坚决,“我要叫国庆!”我一听笑了,“傻孩子,这是个节日名,是祖国…  相似文献   

11.
我女儿慧慧上小学四年级时,是个戴“三道杠”的班长。有一次,我见一个孩子给她买零食吃,就问:“你为啥给她买吃的呀?”那孩子说:“我爸爸在单位是个头儿,好多叔叔、阿姨给他送烟送酒。我想,这不是和我们在学校一样吗?我给班长买了吃的,以后要是淘气犯了事,她就不会去告诉老师了。”  相似文献   

12.
柏辰 《百姓生活》2012,(11):60-60
故事要从1986年讲起。当时,5岁的印度男孩萨罗·布赖尔利和在火车上当清洁工的哥哥离散。萨罗回忆说:“深夜走下火车,我实在太累,就在火车站椅子上坐下,结果睡着了。”这一个瞌睡改变了萨罗的人生道路。小家伙认为哥哥会回来唤醒他,结果等他醒来,到处找不到哥哥,“我见前面有一列火车,想着哥哥一定在上面,于是我爬上去,希望找到他。”  相似文献   

13.
家有好闺女     
廖锡麟 《老友》2012,(5):40-40
老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认为这一封建说法不妥当.不能一概而论。我有一个女儿,我和老伴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她。她长大后成了我们家的顶梁柱,对我和老伴格外孝顺,是我俩的贴心“小棉袄”。  相似文献   

14.
因为工作的原因,生下女儿悠悠之后,她一直由外婆和阿姨照顾。和外婆还有小姨在一起的时候,她总是很听话,可是每次我下班后去接她,她就会千方百计地和我作对,要么是缠着我不肯好好吃饭、睡觉,要么就是故意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变成了“两面派”的问题儿童。害得我经常抱怨母亲说:“这孩子这么不听话,都是你惯的!”母亲宽容地笑笑说:“她还小呢!”  相似文献   

15.
女儿闹独立     
<正>过马路时,我习惯性地将手伸给女儿,对她说:“宝贝,把手给妈妈。”女儿走过来,却将手伸到我的腰间,另一只手则拉起我的手放在她的肩上,然后说:“妈妈,我们像不像哥们儿。”我为女儿可爱的举动哑然失笑,但心里却有一种无法描述的失落。似乎是不经意间,女儿便长大了,每当我以母亲的口吻命令她做什么时,她总是有意识地用她得言行弱化我的权威。可在我的眼里,她一直还是昨天那个蹒跚学步、向我伸出小手嚷“妈妈抱”的小不点儿。我不甘心。于是,母女之间的矛盾便时不是暴发。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社区》2010,(2):36-36
你家妞妞长得可真漂亮 五岁的妞妞让老爸帮她做某事。老爸:“爸爸很累啦,你夸我两句吧,你夸我两句我就又有劲了。” 女儿:“老郑!” 老爸:“哎!” 女儿:“你家妞妞长得可真漂亮啊……”  相似文献   

17.
禾子 《社区》2010,(30):56-56
今年夏初的一天,我和妻子及8岁的女儿到野外郊游,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女儿很兴奋,看到那些开得鲜艳但又叫不出名字的野花儿,她甚至蹲在那儿,对着那些花朵说着什么。我很诧异,问女儿:“你对花儿说些什么?”她回答:“我对花儿说,你们今天开得真好看。”  相似文献   

18.
我爱上课了     
姚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上课时,她总是把我们从愁眉苦脸的悬崖中带到快乐的顶点。我爱听语文课了。因为她总是在语文课中让我们活学活用,还加入许多成语典故、传说、中外名人故事,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再加上她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们仿佛进入到了书本中的“又一村”。有一次在课堂上讲“争先恐后”这个词的意思时,他突然问:“10+10=?”这时,同学们刷、刷、刷地都把手举高了,还惟恐老师不叫自己,拼命地举高,小声地叫道“我!我!”。老师突然笑了,然后用体会的目光看着我们,说:“同学们,现在知道‘争先恐后’的意思了吧?”我也爱上数学课了。她用做…  相似文献   

19.
徐娴  魏小琴 《社区》2010,(31):42-42
一大早,居民韩大姐送来一个花篮,她握着社区书记和我的手,哽咽地说:“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我和女儿能有今天,全亏了社区!我得怎么谢你们呢……”两年前,韩大姐的丈夫因病去世,给她留下了数万元的债务和一个正在念高中的女儿,她既要承受失亲之痛,又要背负生计之难。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4日,成都伊顿国际学校校长Carol Hutchinson在学校中接受笔者专访。 “我有两个硕士学位,我大女儿也有两个,除此外她还即将拿到一个博士学位。”来自英国的“天才妈妈”Carol Hutchl RSOD,2012年8月刚到成都工作,担任成都伊顿国际学校校长。说她是“天才妈妈”,是因为她的大女儿Simone在9岁的时候,智商就达到了145。在教育自己女儿的同时,Carol还从事了教育工作数十年,现在她来到中国,希望把她的经验带给成都的年轻父母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